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ID:27071612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1.河南省鄢陵县马坊乡卫牛.院461200;2.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461200【摘要】目的:观察中丙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0例使用丙药水杨酸柳氮磺毗啶(SASP),治疗组42例在丙药SASP口服基础上,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0%及95.2%(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疗程均短于对照组。结论:中丙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关键词】中医药;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以反复腹痛、腹泻、解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免疫性结肠病变。我们采用中丙医结合方案治疗

2、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木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62例,其中门诊治疗20例,住院治疗病例4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病程3.5年。主要症状:下腹部隐痛,腹胀、腹泻、肠鸣,大便以黏液样稀便为主,或解脓血、鲜血便,下腹部或右腹部有压痛,舌质淡红,苔薄腻或黄腻,脉弦沉。所有患者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1.2治疗方法1.2.1分组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水杨酸柳氮磺毗啶(SASP)

3、4〜6g/d,分4次口服,根据病情逐渐调量为2g/d,3次/d,连续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汤剂与灌肠治疗。1.2.2中药口服方(自拟溃结宁)党参15g,黄芪20g,茯苓15g,炒白术10g,蒲公英30g,败酱草20g,青木香10g,白花蛇舌草30g,地榆20g,仙鹤草30g,白芍15g,生甘草6g,焦荆芥10g,黄柏10g。水煎服,每H1剂,分3〜4次服用,14日为1个疗程,病情缓解后巩固维持治疗4〜6周,巩固维持期每2日1剂。随证加减:湿热偏重,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者,去党参、白术,加苦参10g,秦皮15g;以黏液、胶冻样大便为主者,加冬瓜仁20g,生薏苡仁

4、20g;伴心脾两虚、心悸失眠者,加阿胶30g,酸枣仁20g;脾肾阳虚者加补骨脂10g,熟附片5〜10g。1.2.3灌肠方(自拟愈溃散)青黛20g,龙骨10g,冰片10g,血竭10g,三七10g,白及30g,珍珠粉10g,枯矾10g,孩儿茶10g,五倍子20g。上十味,共研细末,过1000筛,混合均匀,密闭保存,每次取7g,加温水8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1.3疗效标准按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疗效标准:(1)显效(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观察6个月无复发;(2)冇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性息肉形成;(3

5、)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病理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兑例数×100%。2结果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42例中显效3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3讨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感染性、原因不明的主要侵犯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暴发起病。西医0前多认为由于肠黏膜正常防御功能被削弱,导致免疫调节失常,影响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使一般不易通过正常肠黏膜及对人体无害的肠道共生菌群、食物等抗原进入

6、肠黏膜,激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与炎性反应[2]。本病在中医学中属“泄泻”、“痢疾”、“肠癖”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肝司疏泄,脾主运化,肝气横逆太过则伤脾,脾失健运,肠失固涩则痛泻由生。湿热壅滞肠腑则腹痛肠鸣、里急后重、解脓血便。0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SASP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由于二者长期应用副作用明显,停药或减量易出现反跳现象。我科应用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为主,配合西药治疗,在改善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口服方(溃结宁)中党参、黄芪补气扶中;茯苓、炒白术健脾利湿;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蒲公英、败酱草、黄柏消炎解毒

7、、清肠中湿热;青木香行气、宽中止痛;地榆、荆芥善治下焦肠风出血;仙鹤草涩中冇补,轻灵止泻,止中寓通,强壮强心,补脾健胃,对慢性泻痢虚实夹杂者有标本同治之功[3]。其中荆芥味辛,微温,性升浮,具有升阳止泻、祛风除湿之功,又能助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等起到补气扶中升提脾阳的作用。诸药配伍共奏补脾益气、解毒清热除湿、缓急止痛之效。灌肠方(愈溃散)由青黛、龙骨、冰片、血竭、三七、白及、珍珠粉、枯矾、孩儿茶、五倍子组成,有活血化瘀、去腐生新、收敛止血之功,采用保留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