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文如其人”的价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文如其人”的价值分析“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命题,也得到了当代学界的持续关注①。综观目前相关研究,可知重点有二:其一为梳理该命题在古文论史上的生成过程与具体内容,属于以复现史实为目的的描述式考察;其二则在于结合古人围绕该命题的种种争议,探讨其成立限度或可能合理的内涵、外延,这也就表现出在当代理论视野中重建该命题的积极意图。然而除开上述思路,我们似有必要采用新的视角观照“文如其人”。因为已有研究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并没有完满地解答以下重要问题:其一,为什么屡遭质疑,“文如其人”仍得到古人的持续青睐?其二,既然从当代研究者的立场上看,该命题的可信度存在问题,那么
2、在古代文论史上,导致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到底何在?古人又是否可能自觉察知此根源?为解答这些,我们就必须对“文如其人”命题在古代文论情境中特有的思想基础与思维方式进行考察;由此,庶几会对该命题生成及长期延续的原因产生细致理解,并对其内在问题作出更为深刻的反省;进而,也可能为思考当下文学研究的方法问题提供有益启发。一在《原诗》中,叶燮有一段关于“文如其人”的表述,其思路颇引人瞩目:“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阅其全帙,其陋必呈。”②令笔者感兴趣的是,他既将“文
3、如其人”看做实然判断,又将其认定为应然判断。无独有偶,其弟子沈德潜也讲过一段相似的话:“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倘词可馈贫,工同鞶帨,而性情面目隐而不见,何以使尚友古人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乎?”③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它一则表示:文必然正确呈示作者的个性气质或思想感情。另一则实际上含有警示创作者的意味:人理应在文中呈示真实的“性情面目”,否则就不可能被他者理解、认可。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无非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其实不仅叶、沈两人,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于实然认定外尚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可谓比比皆是——翻检文
4、献,我们很容易找到这类掷地有声的陈述:“文若是心弗若是,奚以文为。”④“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⑤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便是,上述“实然”、“应然”判断何以产生?为回答此问题,我们自然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之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是在于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尚书·尧典》中的“诗言
5、志”⑥,《诗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⑦等判断,均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论语·阳货》中所谓诗“可以观”⑧,《礼记·乐记》与《诗大序》都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⑨《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云:“(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⑩这类判断至少认为:通过诗(文艺),可以认识其创作者(在某种情境中也可指吟诵者)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进而合理推断特定时代的民风与政治状况。其实“反映”与“认识”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上述两类文献的共同之处,正在于认定文之承载作者情志、心
6、理无可争议。除了这些言论,孟子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细味《孟子·万章》中“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11)这段名言,不难发现,支撑该判断的,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读解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但除此而外,则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志在文中”;倘非如此,即便读解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12)。当然,除开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
7、文的这类功能也被一再确认。众所周知,所谓“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是对文之能够承载他者情志、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13)说,则和曹丕《典论·论文》的“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14)这类判断一样,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具有一种认知工具的意义,更是异代之人感通的桥梁、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