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82027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30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举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
2、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请室①,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可谪削地。”上弗许。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发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征,上因迁之蜀,辎车②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霜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
3、,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③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④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乘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⑤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⑥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宿卫不谨,故病死。”于是上乃解,曰:
4、“将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注:①请室:汉代囚禁官吏有罪者的牢狱。②辎车:囚车。③代:国家名。④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著称。⑤贲(ben)、育:战国时勇士。⑥许由:相传尧要让与君位,他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其为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之A朝罢趋出,意得甚。趋;通“促”,催促B方吕后时,诸吕用事。用事:造反,叛乱C绰侯得释,盎颇有力。有力:有功劳D.今又暴摧折之。摧折:严
5、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已而绛侯望袁盎曰。B及绛侯免相之国。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C盎遂不谢。D且陛下迁淮南王。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顷襄王怒而迁之。3.对下列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如有骄主色——丞相如果对主上表现出骄矜的脸色。B刘氏不绝如带——刘氏的命脉和汉朝的命运像被捆绑在一起的带子紧紧相连。C唯袁盎明绛侯无罪——只有袁盎说明绛侯是无罪的。D有司宿卫不谨,故病死——由于官吏护卫不够严谨,所以他才病死。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袁盎指称大义、能言善
6、辩的一组是()①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②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③绛侯乃大与盎结交④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⑤上弗听,遂行之⑥盎由此名重朝廷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①②④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袁盎认为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不是国家的重臣。他认为国家的重臣能与主上祸福与共,存亡一体,而当绛侯掌握兵权时却不能匡扶救正。B袁盎认为臣下与主上不可缺失礼节,君主要有君主的威严,否则臣子就会骄矜无礼。皇上接受了他的建议,后来在上朝的时候,皇上显得较为威严,丞相也就比较敬畏了。C淮南王刘长进京
7、朝见,杀了辟阳侯,举止骄横。袁盎劝谏皇上认为淮南王太骄横,必然会发生祸乱,应给予削减他的封地的处罚。D袁盎宽慰皇上有三样高出世人的行为。一是伺候得病的太后三年,孝顺超过曾参;二是朝内混乱时,冒险奔赴京师,勇猛赛过孟贲、夏育;到了代王官邸,一再让天子位,谦恭礼让许由不及。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译文(2)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译文(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题: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颅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
8、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桓帝时,大将军辟之,五迁司徒长史。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