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_教学设计2

窗_教学设计2

ID:26980699

大小:19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30

窗_教学设计2_第1页
窗_教学设计2_第2页
窗_教学设计2_第3页
窗_教学设计2_第4页
窗_教学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窗_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 散文(2)教学设计单元设计散文世界的智性光芒,照亮心灵,带给人们丰盈的快乐。再一次游览这片天地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议论散文,去享受心灵自由探胜的奇趣。这些议论散文主要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其中的议论既鞭辟入里,又趣味盎然,闪耀着鲜明的个性色彩。本单元的文体是议论性散文,兼具议论文和散文两种文体之长,于平实的事物中发掘其不平常之处,提取其中蕴涵之精妙之哲理;表达上却又从容悠游,挥洒自如,充分体现了散文特点,讲究真性情,不受拘束,自由自在,逞心而言。本单元的这些

2、散文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抒写他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同时,这些文章还言辞优美,精妙动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探究能力,在体会与感悟中,欣赏散文的文学美、思想美。《窗》以小见大,见解独到,妙趣横生,启人心智。《门》象征喻理,深刻隽永。两篇散文都以生活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隐喻人生,道出哲理。教学时,在重视引导学生以课文为出发点去感悟生活,探讨人生的同时,还应组织学生合作探讨,互动交流,学会变换视角从人们熟视无睹的平常小事中见出真知,从而增强敏锐观察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3、菱角的喜剧》是广东作家、散文家秦牧先生的代表作。作者同样以生活中常见的“菱角”来层层推进、不断拓展,最后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是复杂的、多样的,我们要懂得尊重规律,去寻找规律,解决问题。课文保持了其一贯风格“思路结构如行云流水”,知识不断闪现其中,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引导学生解读课文时,重点要组织学生理清思路,写好提纲,并且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理解课文中的道理。《渐》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有关于生命、时间的思考,用生活中不断变化的事物、不断变化的人来指出人类共犯的一个错误:大家为时间所迷惑、为“渐”所迷惑的人生

4、。“渐”既是造物主对人类的一个嘲弄,更是一个对人类的间接关怀。要做到不为“渐”所迷惑,就要有时间的整体观念,就要有豁达的心胸,纳万物和宇宙于心间。这篇课文重在引导学生能够结合一些故事和个人体验,跳出旧有的错误的时间观念,做一个真正有大时间观念的人,从而不枉此生。《鱼书》通过对书信的抒情阐发,分析不同类别的信包含的内容的差别,告诉人们信其实是人的情感的寄托,更是情感的象征,它给人们以美好的回忆,以愉悦的享受。作者同时也敏锐地指出因为人思想境界的差别,信的价值也曾被歪曲,信的功能也曾被利用,所以,信同时见证了人

5、类美好和丑恶的灵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现代环境谈谈自己对信的独特理解。《说不尽的狗》以幽默生动的语言,以叙事和议论兼有的方式,用作者宏大的视野,来慢慢阐述他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个性化理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读来令人捧腹,捧腹之余又能细细品味,从中触发自己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理解。课文如叙家常,娓娓道来,在看似没有转折突兀的议论和陈述当中完成了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面来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些差异。根据课文的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一、品味议论性散文的语言,分析这类散文的艺术手法。二、把握议

6、论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对于阐释哲理的作用。三、在朗读、品味、探究中理解人生,感悟人生与生命的价值。四、通过“平凡之中见新意”的表达交流活动,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以新的视角观察和解读生活的能力。表达交流本单元是议论性散文单元,所选散文都具有深刻的人文思想和高超的语言艺术。阅读这些作品能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极大的启迪,在写作上也能获益良多。不仅如此,这些散文还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平凡中蕴真知。几位作者都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中体味出深刻的哲理,这正是青年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为达成此

7、目的,本单元设计了主题为“平凡之中见新意”的表达交流活动,让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收集材料,并变换视角,从常见的小事中阐发出新的见解,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课时安排:(共计7个课时)《议论散文两篇》2课时《菱角的喜剧》1课时《渐》1课时《鱼书》1课时《说不尽的狗》1课时表达交流活动1课时议论散文两篇教学设计窗总体设计教材概述《窗》这篇文章是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议论性散文。作者的见解非常的独到、深刻,表达含蓄、风趣。一方面钱钟书先生的文化底蕴深厚,对古今中外的名句典故信手拈来,使

8、得文章内容极其丰富;另一方面是先生为人幽默,文句喜用譬喻,虽在字里行间透露着智慧的闪光,但对学生的现有能力来说又显得过于深邃。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大意,进而深入把握作品的内涵。教学时可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来,从中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提出见解”,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思路方法本课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致揣摩作品,联系实例研究探讨,领悟文章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