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戏曲演员对于传统戏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戏曲演员对于传统戏曲的思考文章来源一.爱惜自己的“角儿”珍惜舞台实践机会江苏省淮海剧团作为淮海戏的省级专业院团,也是淮海戏这一地方剧种发展的领航者,多年来一直承载着淮海戏的传承与发展、演出市场的开拓与创新以及致力于青年传承人的选拔与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不俗的业绩。在这么一个偌大的专业剧团里,每一场戏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特殊的定位和功能。作为青年演员,不论角色大小,要把每一次演出都看成是难得的舞台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且要牢牢把握住角色心理,才能准确地将人物特质传送到舞台的整个空间中去。千万不要认为“角儿”小就是个摆设、戏份少便可有可无,因而就不去深刻琢磨仅有的
2、几句念白或几句唱腔。要知道每场戏里的每个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当演员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角色的塑造中时,此时正是对他们表演演唱水平极大提升之时。也正是因为有了不分角色大小,齐心协力合作演出的统一思想,才能让一场戏在剧情向前层层推进的同时,把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整个剧情矛盾、情感主线饱满丰盈地呈现在观众面前。2010年省淮海剧团排演了大型现代淮海戏《永远的红手印》,讲的是安徽小岗村书记沈浩的,沈浩是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评选人物之一。这也是首次由省淮海剧团将沈浩的事迹搬上戏曲舞台。剧中的沈浩由的张居国扮演,他每天早早起床背台词、练唱腔,琢磨主人公沈浩的心理,
3、练到了动情处,张老师把自己跟剧中的沈浩融为一体并默默流泪,这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我在剧种扮演沈浩的女儿,戏份虽不多,但这是省淮海剧团排演阵容非常之大的一场戏,每个同事都非常认真且投入,公演之初的第一场演出就非常感人。当时我在舞台上就深刻感受到,作为青年戏曲演员而言,不论在一场戏里所扮演的“角色”戏份多少,只要能做到与“角色”人物在情感上融为一体,内心紧跟着剧情主线的发展方向,这不仅对成功塑造人物、对整场戏的演出效果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对于戏中每位演员尤其是像我一样的青年演员,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磨练的机会,通过舞台上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演出瞬间,让自己的表演演唱水平不断
4、得以升华和洗礼,所以这场戏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也让我今后更加地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更加地爱惜我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二.悉听观众戏后点评小“角儿”也需反复打磨2007年,我们省淮海剧团的魏佳宁老师凭借在现代戏《豆腐宴》中对“麻叔”一角成功的塑造,问鼎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淮海戏戏迷观众都知道,该戏是省淮海剧团精心打造的一部淮海戏现代戏,历时十年打磨终成正果,而这“十年磨一剑”期间,听取了来自各方观众的意见与建议,剧中的男一号“麻叔”与女一号“刘婶”的唱词与身段都几经加工,而与此同时,剧中的乡长柳月、刘婶的儿子大水也都相应做了很多演出调整,最终给观众摆上一席“玉皇大
5、帝也流涎”的精品豆腐宴来,这与主创老师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十年来的反复排练演出,倾听并相应采纳来自观众的点评意见,对于该戏最终取得的非同凡响的舞台效果,所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再比如,由我们省淮海剧团根据传统戏《皮秀英四告》改编演出的新版《皮秀英》,从演出一开始就悉心听取来自戏迷观众的意见,诸如唱词的推敲,情节的设计方面,院团领导和相关的演员老师,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淮海戏戏迷交流群等方式,询问并听取了戏迷观众提出的各种提议。大到皮秀英一角,小到戏中的皮盾、知县戈自明,热心的戏迷朋友都逐一从专业、非专业的角度,对其身段表情提出不少建设性的观点,正如《
6、皮秀英》一剧中皮秀英一角的主演、二十一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的获得者吴玲老师讲的,新版《皮秀英》能获奖与广大戏迷的热心关注不无关系,一场大戏里的大小角色都离不开观众的关注和爱戴,正因为有这样的一种互动,也让我们青年戏曲演员看到了本剧种发展的希望。2008年淮海戏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淮海戏———这一淮海大地土生土长的戏曲种类,其保护和发展进入国家视野。如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已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而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的先后获得,也更使我们淮海剧团、淮海戏新老演员、热爱淮海戏的广大戏迷
7、朋友意气奋发。作为一名淮海戏青年演员,在增添学习信心、争取更大进步的同时,更感觉到肩膀上的一份责任,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向团里的前辈老师们不断学习、虚心请教,力争在表演演唱水平上更上一层楼,因为在我的心中有荷香四溢、乡音浓郁的三个字———淮海戏。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