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故乡的榕树》-徐月燕

教育部参赛-《故乡的榕树》-徐月燕

ID:26978612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30

教育部参赛-《故乡的榕树》-徐月燕_第1页
教育部参赛-《故乡的榕树》-徐月燕_第2页
教育部参赛-《故乡的榕树》-徐月燕_第3页
教育部参赛-《故乡的榕树》-徐月燕_第4页
教育部参赛-《故乡的榕树》-徐月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故乡的榕树》-徐月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故乡的榕树》教案设计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徐月燕【教材分析】课文选自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一篇自选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对文章的感知和领会。本文是一篇触景生情、思乡怀旧的散文,作者从眼前的榕树,想起故乡的榕树及当时的人和事,抒发了对故乡深情的思念。文章构思巧妙,情景交融,主题深刻,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和情感教育的理想范本。【学情分析】内地西藏中职班一年级的学生汉语能力较差,但对散文阅读有浓厚的兴趣,且本文文字浅近,阅读障碍不大,学生完全能够读懂散文的内容。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阅读文章,正如朱光潜所说的那样,只注重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

2、而忽视文章的深入阅读。【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从文章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系,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方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了解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及本文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表现出来的人性美、情感美,体会作者的浓浓乡思。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了解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及本文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并以此联想到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浓烈的思乡之愁。【教师教法】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

3、,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阅读指导法:西藏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扫清生字词。2、知人论世法:本文是一篇思想怀旧的散文,需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才能深入把握文章内涵。3、问题引导法:我将采用问题引导法,设计紧扣行文脉络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脉络的梳理,通过问题探究文章深层内涵。【学生学法】《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我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学法指导。1、圈点勾画法。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

4、课本注释通读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概括与提要”阅读法。要求学生概括出围绕榕树发生的事,以此提高学生概括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2、讨论体悟法。本文是文质兼美的散文,反复诵读讨论,思考探究能够帮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内涵。【教学设想】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因此,我设计为一课时。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需要同学们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情感世界。根据这一点,再结合西藏学生的特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分八个步骤完成,它们分别是: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4分钟)我以具有藏族特色的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

5、》导入课文,并设计导语如下:同学们,远离家乡来苏州上学你们想家吗?看到什么时你最想家呢?(学生讨论回答)那么对于我们的海外同胞,让他们想起故乡的是什么呢?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感受黄河浪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故乡的榕树》。(板书题目与作者)二、走近作者,感受背景(2分钟)黄河浪,1941年3月27日生于福建省长乐县。1975年9月黄河浪定居香港,从事绘画工作,坚持业余创作。1979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故乡的榕树》获奖后,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课件打出)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10分钟)1、下面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带着下面两个问题阅读课文(1)

6、根据课文的标题,可以推测出作者写作的重点是什么?(2)根据作者的生平,可以推测出他会以怎样的心情来写?解决问题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请学生给生字词注音。蜷(quán)曲兀(wù)立汩汩(gŭ)镌(juān)刻苍虬(qiú)凹(āo)槽皮癣(xuǎn)饭甑(zèng)温馨(xīn)凉飕飕(sōu)荫(yìn)庇安然无恙(yàng)战战兢兢(jīng)下面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明确)(1)教师明确:作者写作重点是生长在故乡的榕树。(课件打出榕树图片及简介)(2)教师明确:由于作者客居他乡——福建,所以他很有可能会以思乡怀旧心情来创作本文。(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

7、。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本文作者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那么作者的故乡福建为何说是榕树之乡呢?——课件打出“榕城”介绍)2、作者的重点是写故乡的榕树,那是不是就写了故乡的榕树呢?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学生讨论,教师明确)香港住所的榕树眼前大陆故乡的榕树回忆基本思路香港住所的榕树眼前三个部分从时间看,分别写眼前、过去、眼前;从空间看,分别写香港、福建、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