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___赤壁赋定稿

9___赤壁赋定稿

ID:26967965

大小: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30

9___赤壁赋定稿_第1页
9___赤壁赋定稿_第2页
9___赤壁赋定稿_第3页
9___赤壁赋定稿_第4页
9___赤壁赋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9___赤壁赋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赤壁赋导学案编写者:张艳华学习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文言句式。2、赏析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背诵全文。3、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第一课时一、走进新课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苏东坡突围》,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2、,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今天我们看《苏东坡突围》认识苏东坡,学习《赤壁赋》再认识苏东坡吧,从中悟出一定的人生哲理。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其诗风豪迈清新

3、,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2、相关链接乌台诗案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

4、乌台”。元丰二年,(1079)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dǎn),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4次上书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随即下令御史台审理。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3、知识链接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

5、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壬戌()窈窕()少()焉斗()牛幽壑()桂棹()扁()舟举酒属()客苏子愀()然山川相缪()举匏()嫠妇()扣舷()而歌冯()虚御风酾()酒临江横槊()江渚()洗盏更()酌舳舻()千里肴核

6、()既尽蜉蝣()狼籍()举匏樽以相属()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溯()流光枕藉()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标题“赤壁赋”其实可以理解为“赋赤壁”,用“赋”的形式写赤壁。假设我们同学游览了赤壁,让你们来写赤壁,你们觉得可以写哪些内容?《赤壁赋》写了哪些内容?请找出相关段落。3、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找出关键句。四、作业:背诵1、2自然段第二课时一、背诵并默写1、2自然段。二、研读课文内容(一)研读第一段1、疏通句意。2、朗读课文,赤壁之景到底怎样,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3、请你用自己的语

7、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4、“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5、朗读第一段,要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二)研读第二段1、朗读,疏通句意。2、本段是过渡段。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之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扣舷而歌之”就是写照。作者不仅歌“窈窕之章”,还歌“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

8、‘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问: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三、课后检测。(一)名句默写1、举酒属客,,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