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

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

ID:26961010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30

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_第1页
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_第2页
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_第3页
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_第4页
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治社会的生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对培养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是促进法治社会生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构建法治社会模式的重要思想基础,可直接反映出国家的整体法治状态与法治水平。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与生活多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对法治社会的建设工作,中国的法制社会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因此,只有全体公民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才能促进我国法治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综上所述,本文将以高中生视角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与法

2、治社会的生成办法展开探讨,以期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完善。中国2/vie  关键词高中生公民法律意识法治社会  作者简介:张心悦,山东省诸城繁华中学。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ki.1009-0592.2017.03.224  全体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据执政者的个人喜好及亲疏关系决定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公共社会事务。我认为,一个成熟、完善的法治社会,要具备精神与制度方面两个主要因素,即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映射法治社会精神的制度。简单来说

3、,在法治精神方面,是指全体社会对法律至上地位的普遍认同与坚决拥护,并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而在民主的法治社会生成过程中,便需要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规范的民主程序,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生成进度。  一、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社会内涵概述  (一)公民法律意识基本内涵  公民意识便是以公民存在为基础,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表示了,在法律面前,中国全部公民享有共同的平等权利,该权利也包含了宪法与众多法律所规定的具体范畴。而公民的主体意识是指公民意识存在的基本性意识,这种意识可以代表公

4、民对自身在国家社会中位置的设定,是一种自觉意识的表现。而公民要想获得一定权利,首先便要履行自身应尽的各种义务。法律意识作为公民意识中的关键点,主要是指公民应认可并自觉遵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应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其主要依托于我国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经济制度与法律制度。  (二)法治社会基本内涵  法治是国家治理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以民主为基础,将依法办事作为国家的指导核心,利用法治制约对国家进行有效方略的治理。民主与法治之间存在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民主作为重要的法治前提,并为民主提供

5、相应的法律保障,从而在社会中形成完整、坚定的政治基础。在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国开启了法治社会建设新时期的宏伟蓝图,并受到各个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成熟,法治社会的构建也在不停完善、优化,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治国核心便是宪法,而与其相关联的社会主义核心特色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而为形成完整的法治社会奠定法律基础。  二、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社会关联性分析  提升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前提。首先,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便是完善公民整体的法律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6、不仅需要政府来开展法治社会的建设,同时也需要公民的大力配合,只有公民不断完善自身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才能将法治社会构建的完善、科学。公民的意识是法治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法治社会意识形态。其次,公民的良好法律意识是推动法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公民只有具备法律意识,才能有助于民主立法的顺利执行。有法可依是法治社会的建设基础,因此,只有在构建法律制度的过程中,达到规范、民主的至高境界,才能让公民自愿地积极参与到立法、法治社会构建中。对于目前我国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来说,不光要加强对公民法

7、律意识的培养,同时要带领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公民共同参与到法治社会的建设中,才能利用法律制度充分表达出公民的自身意愿。只有将立法工作公平、公正的展开才能让不同阶层的公民享受到平等的权利与对待。  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现状  (一)传统法律意识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共同存在  目前,我国部分公民的法律意识还较为浅薄,且存在较大的片面性。虽然大部分公民的法律意识已经开始向社会主义法律方向逐渐倾倒,但公民对法律事件的认识程度不高,对法律事件也无法正确评价。法治社会,作为公民外部的重要制约力量

8、,主要是从外部环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外部力量必须要与公民的主观意识相互契合,因此,�魍撤�律意识还占据公民的思想,从而对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构建形成一定阻碍。  (二)不同部门的法律意识发展失衡  首先,法律意识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公民并没有对我国宪法进行充分认识、正确解读。宪法作为指导我国发展的基本法律,是确定我国法律地位的重要基础。但部分公民却无法正确认识宪法的法律地位。其次,公民具备较强的刑法意识,对于法律整体的意识较为片面、偏激,从而并不能利用法律来保障自身的相关合法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