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通络止衄灵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络止衄灵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论文.freelg,2~3次/d。中药组加用通络止衄灵(墓头回、紫草、益母草、牡丹皮、仙鹤草、生地黄、白茅根、蝉蜕、生山楂、连翘、防风、黄芪、车前草、赤芍、当归、山茱萸,庆阳市中医医院制剂室生产,批号071109,0.5g/粒)治疗,15岁以上每次服用4粒,每日3次;4~14岁每次服用3粒,每日3次。西药组:潘生丁2片,口服,3次/d;止血敏2.0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次/d,或安络血2片,口服,3次/d。有腹痛或关节痛加用强的松1mg/(kg·d),有感染者加抗生素,合用强的松者紫癜消退后逐渐减量,每周减1/3量,并根据病情逐渐停药或继续维持
2、治疗,如超过4周治疗无效,强的松均逐渐减量至停止,总疗程最长不超过2个月。治疗3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未见疗效者,判定为无效,随访3个月,以观察患者是否复发。1.5观察指标与方法①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皮下黏膜出血、便血、尿血等一系列出血症状消退时间,腹痛、关节痛缓解时间,肾炎患者尿蛋白、潜血消失的时间,每周观察记录1次;每周查尿常规2次;半月查肾功能及血常规1次。②观察不良反应。1.6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紫癜疗效标准评定。治愈:紫斑、紫点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好转:皮肤青紫斑点明显减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改善;无效:皮肤青紫斑点
3、、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医学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2结果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2组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2.22组紫癜消退时间及复发情况比较2组紫癜消退时间基本相近,平均6~7d,但中药组治疗后复发者较西药组少。见表2。表22组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后紫癜消退时间及复发情况比较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2.32组关节痛缓解及复发情况比较2组在关节痛缓解时间上基本一致,均无复发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2组过
4、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后关节痛消失情况比较2.42组消化道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比较腹痛、呕吐、便血或吐血消退时间2组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42组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后消化道改善情况比较2.52组尿蛋白及尿潜血消失情况比较中药组尿蛋白及尿潜血消退时间均短于西药组,且肾炎发病率低、治愈率高。经统计学处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表52组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及尿潜血消失情况比较2.62组用药疗程比较2组无肾炎患者疗程为1~3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紫癜性肾炎患者,中药组疗程为2~8周,平均(4.70±2.26)
5、周;西药组疗程为3~8周,平均(5.81±2.2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不良反应中药组有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腹泻,无恶心呕吐,说明该制剂药性偏凉,偶会引发腹泻,但再未发现其他不良症状。西药组用激素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向心性肥胖、易感冒等症状。3讨论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也可伴有皮疹、关节痛、腹痛、肾损害等。西医治疗一般予抗组织胺药物、维生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止血药及对症治疗,但不良反应大,尤其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过程中,对肾炎治疗易反复,撤药困难,是目前西医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过
6、敏性紫癜属中医学“血证”范畴。临床以实证居多,虚证者极少。风热毒邪是常见的病因,病理基础为“风、热、瘀”,病变机理主要有风热伤络,瘀血内阻,个别虚证可见脾不统血。故以清热凉血、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之法为主治疗。通络止衄灵是在庆阳市中医医院原治疗过敏性紫癜有效中药汤剂的基础上精制而成的纯中药胶囊剂。方中墓头回系本地特产草药,又名脚汗草,具有清热燥湿、止血止带、祛瘀截疟之功效,为君药;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益母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仙鹤草收敛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车前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以上9
7、味药,皆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兼有化瘀之功,主治血热伤络、瘀血阻络之出血。方中蝉蜕味辛、甘,性凉,祛风解痉止痒,有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以上两药取其祛风通络之功。当归补血活血;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生山楂消食积、散瘀血。以上3味药均有活血化瘀之功。活血化瘀药物有改善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抗Ⅰ性变态反应的作用,并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3。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敛汗,可改善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