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ID:26940283

大小:6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1页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2页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正骨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中心卫生院620593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8例桡骨远端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中医正骨治疗,对腕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其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木组58例患者,经中医正骨治疗,骨折部位均得到不同程度愈合,腕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1.4%(53/58),与患者受伤程度、骨折稳定性、伤后掌倾角大小、挠骨短缩和阶段性功能锻炼情况有关。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推荐临床应用。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正骨;临床疗

2、效;相关因素烧骨远端骨折(fractureofdistalradius)系发牛.于侥骨远端2~3cm范围内的骨折,括Colies骨折、Smith骨折和Barton骨折,发生率较高,以中老年人为主,且多伴有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损伤[1]。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段较多,大体上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在外科治疗系统中,中医疗法得到推广,其中正骨手法的治疗效果得到广泛认可。木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该类骨折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5

3、年9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经丙医X片等检查并确诊,均为闭合性骨折,由间接外力导致,其中男性20例,女性38例,年龄范围为45〜82岁,平均年龄为(57.2±6.5)岁;骨折情况单侧56例,双侧2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2例,腕关节脱位2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腕关节以外部位骨折或损伤7例;A0分型:A型13例(占22.4%),B型25例(占43.1%),C型20例(占34.5%)。均接受中医正骨治疗。1.2方法入院后先确定患者骨折类型,采用相应正骨手法恢复,并用小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周为间隔,对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

4、,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通过X线片观察骨性愈合情况,期间发现有复位存在丢失现象,应立即给予专业复位,夹板复位维持6周以上;拆除夹板后,指导患者进行阶段性功能锻炼,可辅以外洗方熏洗腕关节,起到舒筋活络功效。1.3评价标准根据PRWE腕关节评分表,从疼痛感、特殊活动能力和H常活动能力3个方面来对腕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分,10分以内,记为优;11〜20分,记为良;21〜35分,记为可;35分以上,记为差[2]。2结果结合复査结果及腕关节评分,本组58例患者,骨折部位均得到不同程度愈合,平均骨折愈合吋间为(11.4±2.9)周,其中优48例,良5例,可4例,差1

5、例,优良率为91.4%。将上述患者分为优良组和非优良组,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受伤程度、骨折稳定、伤后掌倾角、阶段性功能锻炼及桡骨短缩方面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在性别、就诊吋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3讨论桡骨远端骨折多是由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于桡骨远端所致,腕关节不稳,并合并多处损伤,基于该部位的解剖结构,结合患者骨折情况,合理选择术式,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从0前临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来看,无论是内固定还是外固定,均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正骨是中医治疗骨折的经典方法,从现代医学角度来

6、讲,即闭合复位手法,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骨折,所选用的正骨手法也不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患者预后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奋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多,喻永新等[4]对15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发现采取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患者腕关节恢复会受到年龄、骨折类型和影像学表现影响,苏中受伤程度较轻且骨折复位良好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较为理想。本次研究中,重点对中医正骨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58例患者经中医正骨治疗后,骨折部位均得到不同程度愈合,腕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1.4%,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其中5例腕关节恢

7、复较差的患者,受伤程度相对较重、骨折稳定性相对较差、伤后掌倾角和挠骨短缩均较人,其中能够认真执行阶段性功能锻炼的患者,预后效果更为理想。综上所述,中医正骨手法是治疗挠骨远端骨折•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腕关节恢复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导患者进行阶段性功能锻炼,可促进其早日康复,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参考文献:[1】刘新焕,蔡建平,张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研究述评[」].中医学报,2013,10(2):185-187.[2】梁鼎天,黄金兰,姚志城,等.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5(10)

8、:78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