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31263
大小:75.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30
《中西医互译—探索中医发展的一种新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互译一探索中医发展的一种新思路罗安明1戎志斌2(1武汉市新洲区中医院湖北武汉430400;2湖北中医药大学傅士生湖北武汉430065)【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421-03【摘要】笔者受英汉语互译的启发,认识到以阴阳五行为工具,进行中丙医互译是新时期中医发展的一种崭新的思路,使中医与时俱进又不失去其特色的新尝试。【关键词】英汉语互译中丙医互译可能性尝试面对中医每况愈下的现状,笔者认为中医的发展要另辟新径,受英汉语互译的启发,顿悟到以阴阳五行为工其,进行中丙
2、医互译是开创中医新纪元的一种崭新的思路。木文沿用此思路对癌症认识方面作做了一点粗浅尝试,不惮贻笑大方,但愿以此抛砖引玉。1中丙医互译的前提1.1中丙医互译的可能性《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宥形;无,无形,指气而言。中医和丙医所研宄、服务的对象都是人,从医道上讲是相通的。中医研究是在气-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气)到“有”(天-地-人)进行的;两医则是原子学说指导下,从宏观到微观,从“宥”(人)到“无”(原子、分子等微粒)进行的。中医研究与实践侧重于宏观领域,而丙医研究侧重于微观领
3、域,但中医并不否认微观的存在。《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句话表明,万事万物都可以分阴阳,这是从宏观上而言;一事物内部仍可以无限地分阴阳,这种认识就进入了微观领域。这一点上,中丙医乂殊道同归了。实际上,中医所说的气,与丙医所说的原子等微粒基木上一致。因此,中西医尽管研究方向相反,实质是统一的,正如《道德经》说:“反者,道之动也。”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形成的不同医学体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思想的载体。不冋的
4、语言是可以通过翻译的手段来转换的。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说:“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按近、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英汉语互译,就是两种语言交流的成功典范。诚然,中医与西医之间的交流也需要借助“翻译”这种手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中西医之间的这种“翻译”,姑iL称之为中西医互译。1.2中西医互译的必要性中医几千年的历史,
5、从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历史,而是兼收并蓄的。早在两汉吋期,西域和南海诸国药物如檀香、沉香、龙脑、苏合香、乳香等“香药”开始输入中土,经发现其药用价值后,均按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予以论证,并纳入自己的药学宝库,沿用至今[1]。檀香等药物“翻译”成中医,就成了中药。所谓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记载:“阿司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邪由表而散。”张氏就将西药阿司匹林译成了中药,作为辛凉解表药用。同样地,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作出的诊断和治疗,称之为中医诊断和中医治疗。
6、中医理论的核心是阴阳五行,离开了它,就失去了中医的特色。许多中医师丢弃了阴阳五行,认为它已经过吋落后了,没有将西医“翻译”成中医,食之不化,在临证之际,不知不觉陷入了西医僵化的思维模式。遇到癌症病人,没有真正去辨证论治,而是辨病,根据药理实验的结果,开出一大堆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力的“中药”,不去考虑中药的气(性)味归经等,《素问·阴阳座象大论》说:“阳为气,阴为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所以用药不讲气味,就是不讲阴阳,药只能成为植物药、矿物药等,算不上中药了。某患者经B超和CT检查,报告均提示
7、肝癌,而中医辨证当为脾胃虚弱。一位中医不假思索,诊作中医的“肝积”,一味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并不是把B超、CT当作视觉的延伸,其结果仅归属中医望诊的一部分,算是中医的一个证素。眼前中医大抵如此,其疗效可想而知。中医的现状可谓惨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为50万人,现在只有27万人。在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估计,其中只冇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而这期间,我国人U从4亿增加到今天的13亿。2中
8、西医互译的方法2.1阴阳五行是工具中西医互译包括中医译成西医,简称中译西和西医译成中医,简称西译中。所谓西译中,就是在中医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指导下,将西医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转化为中医的过程;反之,成为中译西。中西医互译主要工具是阴阳五行,惟其如此,才能坚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的优势,否则中西医达到水乳交融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