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99967
大小:69.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说明顺序解题指导及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说明顺序解题指导及训练[摘要]弄清说明顺序是说明文阅读训练或考试的主要题型之一。只要根据说明文类型、对象、相关语言标志等进行分析判断,就不难作出正确解答。[关键词]说明顺序解题方法说明顺序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是文章层次结构安排的依据。在说明文阅读中,理清说明顺序是主要题型之一。与其他阅读题的解答一样,解答这类题目一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二要通过一定数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指导]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阅读说明文时,如何对其说明顺序作出准确判断呢?(一)根据说明文的类
2、型作出判断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文章常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常采用逻辑顺序。(二)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作出判断采用什么说明顺序主要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只有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说明顺序,才容易把对象说清楚,才容易让读者看得明白。说明事物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介绍事物形状构造,宜采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理,宜采用逻辑顺序。明白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把握说明顺序,使分析做到准确无误。(三)根据说明语言标志作出判断1.时间性词语标示出说明文的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常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来显示事物
3、发展变化的历程,如“以前”“如今”、朝代、具体的年、月、曰等。说明文的时间顺序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相似。判断时就要注意抓时间词语。2.方位词标示出说明文的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常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示事物空间的位置关系,如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判断时就要注意抓方位词语,弄清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理清说明顺序。3.关联性词语标示出说明文的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常用关联性词语来凸显事理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推理过程,或从因到果,或从果到因,或从主到次,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概括到具体,或从特点到用途等。判断时如果注意抓住体现这些
4、逻辑关系的关联性词语进行分析,其具体的逻辑顺序就不难理清。例如,“因为”“因此”一般标明层次间的因果关系;“首先”“其次”一般标明层次间的主次关系。(四)通过分层分析作出判断就是先按内容大致分层,明确段意或层意,再比较分析,找出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逻辑顺序的分析。要注意的是,以上几种判断方法应注意综合运用。再,一篇说明文,往往使用几种说明顺序,在对说明顺序进行判断时,就要注意分清一定的说明顺序所使用的范围,否则会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例如:近几年,死海边无声无息地出现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大坑。它们有的深达
5、11米,宽达20多米。首先成为牺牲品的是一棵棕榈树,还有一辆卡车和一辆载有4名乘客的公交车也被它吞没。岸边的居民不知道这一张张大口是何时形成的,只知道它们会越来越多。他们担心,自己的庄稼、牲畜和房屋随时有可能被这些大口吃掉,死海周围的生态环境会因此而受到彻底破坏。这些大坑的成因是什么?首先,位于沙漠之中的死海降水极少且没有规律,它只能在春季和冬季靠来自约旦河的水源壮大自己。但沿岸大量的灌溉用水却分享了本该属于它的水源。其次,岸边修建的一些化工厂,不仅在大量消耗着死海水,也在污染着周围的环境。过去10年,这些地方的海岸
6、线有的后遐多达15米。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让死海难以承受。死海水的含盐量几乎是普通海水含盐量的100倍,人可以很轻易地浮在水面;水里丰富的矿物质还有益于健康,所以这儿一直深受游客的青睐。过多的索取和消耗,让死海的海岸线不断后缩,地质专家说,正是这种“退步”,导致了大坑的出现。当死海海岸线往回缩的时候,淡水就会往前补充到盐层的下方,盐层遇淡水溶化,久而久之就自下而上形成了大坑。不过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得从根本入手:恢复死海的水位。埃利•拉斯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让死海丰满起来,那就是修建运河,引入海水。死海的北半部属约
7、旦,南半部由约旦和以色列平分。虽然两国都同意通过运河方案,但约旦主张从红海引水,以色列则想用地中海的水。即便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引水工程耗资巨大,而且本身还会带来其他的环境问题,所以理论上可行的运河方案实现起来决非易事。(节选自《神秘大坑危机死海》)通读全文,不难发现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析问题;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解决问题。综合对说明对象特点的分析和分层分析,就会明白作者采用的是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这是全文的说明
8、顺序;就第一、二部分而言,采用的是由果及因的逻辑顺序,第2自然段的关键词“成因”,就表明了两部分之间的这种关系;就第二部分而言,采用的又是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分析时,只要抓住关联性词语“首先”“其次”“此外”,就不难作出准确判断。[能力训练]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题1北京森林的破坏始于何时,确难考证,但大抵是城市兴起以后,特别是金、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