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实证分析

ID:26899889

大小:1.29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1-29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实证分析_第4页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第二节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及文献综述对于风险的定义,主流学界认为是风险价值在预测当中的不确定性与损失出现的概率。FrankKnight[4](美)在《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1921)中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关系曾做出过这样的解释:风险是从事后角度看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可以理解为事前期望与事后结果之间的偏离[5]。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管理当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银行遭受经济的损失。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我国银行学家陈德胜[6]、许文[7]等曾对我国具体情况作出总结,详见表1.1。表1.1商业

2、银行风险分类表风险类型含义相关指标流动性风险:不能及时偿还债务或由于流动性资产不足难以承担相应义务(如兑付票据等)。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信用风险:银行向企业或个人贷款,但借款人未能及时或未能足额偿还债务,造成的不良贷款或损失等。贷款不良率等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变动,造成的实际收益(成本)和预期收益(成本)之间的偏差。利率价格风险:市场价格变动(国际汇率变动,或标的资产的股价变动)造成银行所持头寸的损失。汇率、股价操作风险:银行员工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或由于支持银行工作的相关系统崩溃引发的风险。非量化指标、违规事件而对

3、商业银行风险认识及管理的理论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资产风险管理理论该理论起源于1776年亚当•斯密对商业银行贷款真实性的研究,他认为:商业银行的贷款必须有真实的票据担保,如此才能确保银行资金的合理使用[8]。随后一个多世纪以来,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主要关注贷款业务风险,认为商业银行在经营当中最直接最常见的风险是来自其资产业务(贷款)的,大额的贷款一旦出现呆滞或损失将会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吃紧,流动性出现极大的危机,甚至会导致停业或破产。因此,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关注资产的流动能力,特别是贷款的期限结构和银行未来的预期

4、收入是否能够满足经营需要。2万方数据第一章绪论1.负债风险管理理论二战后的世界金融格局进入了以美元为核心,随着世界资本的大规模、大范围流动,普鲁克诺(美)在《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理论》(1949)提出预期收入理论,将银行现金流动的关注核心从贷款转向了未来的收入流。[9]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需要资金周转时,并不需要完全依赖于贷款的回收(包括本金及利息)或自有资金,而可以通过对外筹集资金解决。因此在风险控制上更关注银行的对外筹资能力和未来收入。但是,该理论在指导实际经营时容易形成对外依赖,无形中加大了银行的风险。2.资产负债管理

5、理论1980年后,世界各国对利率的管制逐渐放松,大多数国家都逐渐形成了以浮动利率为主的利率管理格局。单纯从资产或负债对银行的风险管理都难以实现及时跟进利率的瞬时变动。为此,Zrruck提出了净息差微观银行管理模型(1989)[10],随后,Zrruck和Madura又对原模型进行了改进和丰富(1992)[11][12]。该理论是上述两个理论结合的产物,认为必要时可以牺牲部分盈利来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通过平衡银行资产负债的关系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3.《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当中,不可不提的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6、(1999),该协议的出台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促使银行风险管理目标由单纯的资产负债转向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里程碑[13]。《巴塞尔协议》根据银行资本的类别和债务主体不同,将银行总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14],对两类资本的监管要求各有侧重,对风险权重的标准也作出了各自具体的规定。在数十年的发展当中,该协议不断的完善风险测量指标及方法(特别是计量方法的应用),为银行内部管理及外部监管都提供了有效的依据。4.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起源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本、市场、人员、风险各方

7、面的全球化流动和传播。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出台《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标志着该理论的创立[15]。而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淡化,在金融衍生品的关联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日渐加剧,风险的种类更多,与其他因素的关联更紧,仅仅依靠《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进行控制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更好的防范来自各方的银行风险,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势在必得[16]。3万方数据第一章绪论第三节本文结构框架本文的结构框架分为三大部分,以及各部分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8、旨在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目前主流观点。2.基本理论说明及必备的模型介绍,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子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主要指标进行综合得分及评价,在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指标选取及构造时,需要采用GARCH模型(或AR模型)与风险度量的VaR、KMV模型结合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