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ID:26897033

大小:63.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_第1页
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_第2页
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_第3页
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_第4页
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濛江楹联”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摘要:楹联文化在汕头市濛江区盛行由来己久,其普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为省内所罕存,成为濠江独特的民间文化事象,获“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如何将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是当地应思考的问题。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扩大影响,打造品牌,发挥濠江民间书法、灯谜传统优势,让其与楹联进行艺术嫁接,形成“以书兴联、联谜合璧”的文化氛围,并传承下去。此外,应注重楹联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传承,让濛江楹联的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2、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楹联;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80-2楹联,也称“楹贴”“对联”“对子”“联语”。在每年春节前夕,民众迎春庆春在自家门户柱上外贴对联,就叫“春联”,是我国汉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一字意深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相传对联起传于五

3、代后蜀主孟昶,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文体。无论传统佳节、民间庆典、庙堂庆典,还是百姓的婚丧喜庆,都以楹联渲染气氛。这种民间习俗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将楹联按习俗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H名录。楹联文化在汕头市濠江区的盛行也由来已久。从当地古老的庙寺、道观、宗祠、古墓、摩崖石刻,到古民居宅院,随处都可见到先人留下的楹联踪迹。时至今天,濠江人不仅在岁末节令、婚丧礼俗更换楹联,还将征联、赠联、书联、联谜

4、竞猜作为当地传统文化活动形式。其普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为省内罕见,这成为濛江独特的民间文化事象。2007年被广东省文联和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楹联)之乡”称号。2011年“濠江楹联”这一民间习俗列为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濠江檻联”的历史渊源与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功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植根于民族民间,又为某一民族或族群所传承和享用,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智慧与精神的结晶。其内容和内涵丰富多彩,又博大深厚。潦江区地处汕头市中心城区南部,三面环海,依山傍水、

5、山青水秀,风光名胜与文化古迹相交辉映。人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风蔚起。其中的楹联文化盛行由来己久。无论文人墨客,或平民百姓,都有撰联、书联、征联、讨对、赠联的传统,相沿成俗,流传至今。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的青云禅寺周围至今仍有清代知名学者姚翰、张国栋、俞旭明等书法墨宝的摩崖石刻100余题。清代便有当地楹联的手抄本传世,其遣词造句,多有地方特色。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在此游山玩水、嬉笑怒骂、茶余酒后,常以楹联为楔子,抒情寄怀,如清代的蓝辞青、陈青瀛、梅继三等,都是楹联的高手。在现存的宫庙祠堂等古建筑仍可见到名

6、联名作。这些名士芳踪和撰联佳句,至今仍在民众中UU相传。民国以后,一批爱国志士,借楹联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如位于巡司埠体育场内的华表上有对联“百炼此身成铁汉,千磨其志复金瓯”“可以锻成百炼身,朝斯夕斯,如剑在猝;未曾恢复九州土,円誓月誓,恐髀之生”。其用词之精炼,气势之雄浑,足以召唤千百万抗日民众。又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革命时期的吴雪鸿在其寓所“立志堂”的冠首联:“立心研马列,志道随毛朱。”10个字足以表达他“追随共产党、毛泽东心如坚铁”的志向。这些传世名联可以见濛江楹联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正因为濠江区有楹联文化生

7、存的土壤,使民间的楹联创作人冰辈出,代有传人。至上世纪70年代本地便成立了廊西诗社等民问楹联组织,出版《绿窗》等楹联刊物。H前濠江区成立了楹联学会,并设立楹联艺术活动中心。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楹联学术委员会也设在这里。楹联创作活动形成经常化,楹联爱好者不时聚会组织吟诗作对,交流切磋,陆续有专集、专刊出版,近十年全区楹联爱好者创作楹联逾两万副,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联作上千副。当地涌现出一批楹联好手,如姚香白、李照维、林典威、陈昆明、吴著明、陈弼荣、黄鸿杰、李嘉铭、姚先发等,他们的优秀联作经常见诸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刊物

8、,还经常无偿为群众撰写婚联、寿联、贺联、挽联等,备受当地民众敬重,不少人还成为省、市楹联学会的会员理事。濛江区的党政宣传文化部门,把握时代的脉搏,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楹联文化形式与工作中心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各项联事活动,如楹联征对、书联赠送、联谜竞对竞猜,活动频次、规模、影响逐年提升,每年均在20次以上,每次均存老、中、青、少年参加。楹联书法活动也十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