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93983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9
《乳腺癌钙化灶在钼靶x线诊断中的临床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腺癌钙化灶在钼靶X线诊断中的临床评价黄惠珍戴剑濛姚国燕(广东省中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20)【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在乳腺癌钙化灶中诊断价值。方法疑似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X线钼靶摄影诊断,并与病理检查做比较。结果(1)恶性患者钙化面积,钙化形态复杂性,钙化数量,钙化密度以及沿导管分布比率,均明显大于良性患者。(2)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恶性患者准确率98.2%(54例),良性患者准确率100%(5例),两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钙化程度,形态,数量,密度和分布等更为复杂,X线钼靶可有效对其钙化特点进行评估,从而提高诊断率,
2、改善预后。【关键词】钼靶X线乳腺癌钙化【中图分类号】R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74-02乳腺肿瘤病变是女性常见病症,其中乳腺癌占据重要比例。早期及时发现病情,对于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钙化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X线征象,虽然良性病变中也有部分患者有钙化征象,但恶性病变患者中更为明显,因此钙化可以作为癌变诊断的重要参考[1]。钼靶X线乳腺摄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钙化的大小、形态、数量、位置和密度等,从而在早期及时发现病情。为了探讨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我们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研究
3、对象为2009年7月到2011年6月到我院接受检查的乳腺癌疑似患者,共60例,均为女性。其中临床触及肿块52例,未触及肿块8例。年龄25〜61岁,平均42.1岁。采用意大利GIOTTO平板高频钼铑双靶乳腺机,投照取内外侧斜位(MLO)及双侧头尾位(cc),自动优化参数(AOP)模式曝光为主,手动模式曝光为辅。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做比较,相关数据釆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釆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1.结果钼靶X线诊断结果如表1所示,检测出恶性患者55例(91.7%),良性患者5例(8.3%)。从钙化指标来看,恶性患者钙化面积,钙
4、化形态复杂性,钙化数量,钙化密度以及沿导管分布比率,均明显大于良性患者。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恶性患者准确率98.2%(54例),良性患者准确率100%(5例),误诊1例。钼靶X线诊断和病理检查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o2.讨论乳腺癌病程漫长,加之部分患者没奋明显的临床体征,或临床体征与苏他良性病变类似,而患者重视程度不够,常常自行根据临床体征判断病情,导致乳腺癌发现率被降低。乳腺癌对患者带来的影响是很人的[2-3]。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若发现病情较晚,治疗的过程也将更为复杂,可能必须行传统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导致女性第二性征的改变,给患者带来生活质量的降低。
5、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手术后还要进行化疗或放疗,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对于已经发生远期转移的患者来说,即使上述疗法,也不一定能控制病情,导致死亡率增加。X线钼靶摄影的原理是利用X线的投射性,通过分析不能透过X线的钙化阴影,来判断钙化指标的一种影像学诊断技术[4]。由于乳腺钙化部位无骨组织及其他致密组织,因此能较好的显像,得到质量较高的摄片,从而保证较高的诊断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认为,钙化相关指标,和钙化的位置冇重要关系,一般来说,在导管,血管等相对较粗的部位产生的钙化,由于对正常的血液,淋巴循环和乳腺分泌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多为良性,形状相对规则,数量和密度也相对要小
6、,而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以及微导管部位产生的钙化,由于上述组织分布极为复杂,其形状相对多样化,数量,密度也相对要大,对功能影响较大,容易形成恶性病变。此外,钙化形状对于判断良性和恶性有重要意义,从钙化的进程来看,泥沙型是许多钙化的初级阶段,但恶性钙化由于其分布位置的特殊性,可能长期表现出泥沙型,因此还有必要结合钙化部位来综合分析。从临床统计来看,本组60例疑似患者,恶性患者钙化数量,钙化面积,钙化形态复杂性,钙化密度以及沿导管分布比率,均明显大于性患者,提示恶性钙化的复杂程度更高,与陈扬[5]等的文献基本相符,揣淑杰[6】对132例患者进行X线钼靶摄影诊断,也得出相似结论。
7、采用X线钥靶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8.2%,提示该诊断方式具冇较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考虑。从我们的临床体会来看,乳腺癌患者钙化程度,形态,数量,密度和分布等更为复杂,X线钼靶可奋效对其钙化特点进行评估,从而提高诊断率,改善预后。参考文献[1】王寿江.乳腺钥靶摄影中微钙化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小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2):110-112.[2】沈镇宙,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9-83.[3】胡滨,徐烟莲,萧俏珍,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