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91668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把德育要求渗透到每一节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把德育要求渗透到每一节课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德育目标的有效平台。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授,更有育人的潜移默化。人人皆知的是:教师要备好每一节课,要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底线,那么,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黄金法则就是要把德育目标的落实渗透到教学的每一环节,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应是教师的自觉行为和职业道德的体现。 我是教育战线的一名新兵,3年的工作实践,教学中的不断反思,让我深深感到,教师决不能仅仅抱住书本一味教书、紧盯分数不顾其他,而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
2、成长,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教学的灵魂。因此,教师要真心实意地、持之以恒地把握教育的真谛,使我们的专业能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能不断开辟学生成长的空间。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握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落实好德育目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与实践。 一、把握时机,不断激励 教书是讲究方法的,育人是追求艺术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德育目标,重要的是把握时机,以不断地激励帮助学生成长。学生犹如小树,要让它发芽就必须及时浇水,保证充足的养分,使之健康成长。就我所教的第一届近150名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状态可以分为几类:专心致志、主动求知;时有兴趣、但不持久;没有兴趣
3、、不思进取。如何让各类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都能进入知识的殿堂,使教师能够正常地完成教学任务?那就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和现状,懂得他们的心理,关注学生听课的状态,把握激励时机,保护好学生一时的兴趣。对自觉性极强的学生可放手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但要注意其理解的深度;对有热情但兴趣不稳定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多提问,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达到巩固学习兴趣的目的;对缺乏学习兴趣、惰性强的学生,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使之感到知识并不神秘,我能行。这些都是激励。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讲授速度的把握也应精心对待。课堂教学的频率应是有高有低、有快有慢的,以此调整学生的听
4、课情绪,这也是对学生听课状态的调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主动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这既是教学技巧,又是职业道德。我从自身的教学经历体会到,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它需要教师有善于观察思考的悟性,有善于走近学生、读懂学生的意志,有善于查找自身教学缺陷的自觉行为,还要做到日积月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教学的有心人。 二、学会透视,理解关爱 我们的教育对象无论怎样都是优点、缺点并存的,优秀生存在缺点,后进生也有优点,这既是规律,又是科学。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都有进步,都能学有所获,健康成长。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错综复杂的,其实,学生面对着各种
5、压力。如:家长脱离现实的望子成龙的高期望值的压力,学校办学声誉、升学指标的压力,社会择业的新机制及远景生存的压力,等等。有的尽管还没有浮出水面,但是潜在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对于刚刚十几岁的学生来说很难去承受。然而,学生的思维、认知是有差异的,学习方法各不相同,遇到的困难也表现为不同的层次。作为教师要学会透视,要看到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看到其行为背后的因素,去挖掘、去生成。我所教的两个班,后进生比较集中,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使厌学的学生数量也在随之增多。为此,我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每一天的付出,时间的付出、体力的付出、脑力的付出付出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
6、力,他们甚至承受着比成年人还大的精神压力。在现实中,学生还能够接受教育、走进校门,这表明他们的心灵还很纯洁。教学中曾有这样几个片断:一个优秀的学生在课上睡着了,另一个学生以告状的口吻提示我。我的处理是:不去叫醒他,这个学生肯定是累了,让他稍微休息一会儿吧。讲台下,几十双温和的眼神望着我,感谢教师的理解。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课上偶尔以搭茬儿的方式正确回答了教师的一个问题,我号召学生集体把掌声送给他,从此他爱上了学习;字迹一贯潦草的学生,我从他写的几百个字中选出较规范的几个字、十几个字,给予其充分的鼓励和肯定;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我以限量、降低要求的方法帮助其排
7、除学习障碍,用送给他作业本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此外,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我坚持只表扬不批评、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高兴地对我说:老师,谢谢您在爸爸妈妈面前表扬了我。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通过透视达到的。这些教育的细节,是每天都在重复发生的,已经成为教育的常态,把握了这些,把理解和关爱送给学生,便有效地促进了养成教育的实施,教师同时获得了教学过程的成功。这些看似不起眼儿,但对学生一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保护兴趣,因势利导 学生对待学习从缺乏兴趣到产生兴趣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有了兴趣,教师如何去保护它则是教育手段的体现,也是教学
8、艺术的呈现。兴趣,是一个人做事的内驱力,是人内心世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