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82719
大小:3.07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8-11-29
《chp1_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高速公路概论Chp1高速公路线形设计Chp2立体交叉设计§3平面线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实体,其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即为公路平面线形。高速公路平面线形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一、直线路线短捷,方向明确线形简单,容易测设长直线线形呆板,易疲劳、超速、夜间眩光与环境难以协调1、直线特点2、直线最大长度德国规定不超过72s的行程日本根据德国的规定制定出“适宜的直线最大长度为行车速度的20倍”原苏联规定为8km美国规定为4.83km我国规范尚未对最大直线长度作出具体规定,但规范中也指出,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
2、于6V为宜;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2V为宜。3、直线最小长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一般值(m)1000700400极限值(m)65040025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路拱≤2%550040002500路拱>2%750052503350二、圆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包括一般值、极限值及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1、圆曲线最小半径二、圆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包括一般值、极限值及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圆曲线半径采用的最小极限值。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指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高)外侧行驶的路面摩擦力足以保证汽车安全稳定所采用的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是
3、指在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最小半径。1、圆曲线最小半径设计速度(km/h)12010080一般值(m)1000700400极限值(m)65040025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路拱≤2%550040002500路拱>2%750052503350圆曲线最小半径圆曲线半径如何确定?思考?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地形条件特别困难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同前后平面线形要素相协调;同纵面线形相配合,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叠;根据实地的地形、地物、地质、人工构造物及其它条件的要求,结合标准综合确定
4、。圆曲线半径的确定行驶时间不能过短2、平曲线最小长度控制离心加速变化率小偏角处曲线长不能过短为使线形圆滑舒顺,平曲线长度应超过安全行车所必需的长度,Lmin宜大于3V,最好取6V。设计速度(km/h)12010080平曲线最小长度(m)200170140三、缓和曲线曲率逐渐变化,便于驾驶与路线顺畅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汽车进入圆曲线不致产生侧向冲击作为超高与加宽的过渡段,减少行车震荡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1、缓和曲线作用设计速度(km/h)1201008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1008570圆曲线长度和缓和曲线长度的关系如何?思考?2、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计算按视觉条件计算L
5、s=R/9~R按司机操作反应时间计算设计速度(km/h)12010080A最小值(m)2602001403、回旋线最小参数A对高速公路,考虑到驾驶者的视觉与舒适感,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值相同。4、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切线总长:外矢距:曲线总长:超距:5、缓和曲线要素计算四、曲线的超高与加宽在公路的圆曲线路段,为了抵抗离心力的作用,将路面做成圆心倾斜的单向横坡,称为超高。超高横坡度的大小可按下式计算得到:1、超高(1)何谓超高?高速公路的最大超高值,一般地区为10%,积雪冰冻地区为6%。从直线上路拱双坡断面,过渡到曲线上具有超高横坡的单坡断面,要有一个逐渐变化的区段,
6、这一变化段为超高缓和段。超高缓和段长度可按下式计算:(2)超高缓和段(3)超高横坡变化的旋转轴绕中间带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曲线上双车道路面加宽值计算式为:高速公路双车道路面加宽值规定见下表:2、加宽圆曲线半径(m)200-250150-200100-150加宽值(m)0.81.01.5在圆曲线范围内加宽为不变的全加宽值,两端设置加宽缓和段。路面加宽值由直线段加宽为0逐渐按比例增加到圆曲线起点处的全加宽值。为使路面边缘圆滑、舒顺,任一点加宽值为:五、行车视距1、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高速公路主要考虑哪些行车视距?思考?高速公路基本路段有中央分隔带而
7、无对向车流,主要考虑停车视距S停的要求。高速公路立交双向行驶匝道上,需要保证会车视距。2、停车视距(1)停车视距是指驾驶员从发现前方路上的障碍物到将车停住,沿车道中心线所必须的最短距离。司机视线高度以小客车为标准,取1.2m;障碍物是指车道中心线上0.10m高之物体顶面。(2)停车视距由三部分组成:反应距离S反制动距离S制安全距离S安设计速度(km/h)12010080停车视距(m)210160110货车停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