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探讨

对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探讨

ID:26880825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对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探讨_第1页
对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探讨_第2页
对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探讨_第3页
对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探讨_第4页
对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探讨一、农业土地资源之特性因土地不能毁灭或减少,故土地又具有安全性,成为多数人投资之最爱。论述及此,作者突然话锋一转,以长江口崇明岛近五百年来土地面积变化为例指出:“然土地之不能移动与不能增减之意义,亦非绝对的。江河改道,水陆易地,无异土地之迁徙。且江湖有破坏及堆积作用,其破坏也,则土地减少,其堆积也,则土地增加。江面水退,则河底可以耕种;河流泛滥,沉淀沙砾,可使肥美农田,变为永不生产之沙漠”。作者亦由此派生出土地资源的第三个经济特性即可破坏性。并指出因农业破坏土地乃是寻常之事。“边荒区域之游农,不负责任之佃农,栽培作物,不施肥料,数年之后即使地力耗

2、竭,不堪再用”。故“土地在农业上之用途,以肥培性为最要,此项特性一失,则在农业上即无异乎土地之毁灭。”由此,可破坏性与肥培性为派生出来的土地另外之经济特性。董时进指出:“因土地有上述诸种特性,乃发生关于土地问题之各样学说。”正是基于对农业土地资源特性的深刻认识,其有关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思想即产生于此基础之上。二、农业土地资源破坏及其严重后果如前所述,土地虽有不能增减之特性,但如若对其进行盲目破坏,土地资源亦势必会减少。正如董时进在《土地破坏与农村衰落》一文开篇中指出:“经济学上说,土地是不可破坏的,然而事实上土地破坏的却不少。”他指出:土地破坏的情形,主要有石沙淹没、河流冲

3、溃、山水洗刮三种。所谓石沙淹没“是因为河水夹杂石沙太多,一朝泛溢,或堤防决口,河水侵入两旁农田,其后水虽可以消退,而石块沙子则仍然残留。”河流冲溃即河流冲崩土地,将土壤卷走。而山水洗刮则是“山上的土壤,因为地势倾斜,遇着大雨,即随山水流下,久而久之,泥土洗尽,山上便只剩下石头。”董时进在文章结尾处指出,此三种土地破坏情形出现,均是由于人祸,即人为的山坡开发,导致河流湖泽的淤塞,最终出现了以上三种土地破坏的情形。土地破坏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的衰落。董时进在《土地破坏与农村衰落》一文中,以河北省安平县几个村子的情况为例说明了石沙淹没与农村衰败的关系。此处“在民国六年因澽沱河涨水

4、,曾经被淹过一次,因为河水含泥沙很多,所以水退之后,地上盖了几尺厚的沙子。从前本地方原是很富的,土壤极其肥美,出产棉麦甚多。现在的砂土,干燥瘠瘦,只能种黑豆,勉强可以种一点高粱,此外如粟麦甘薯玉蜀黍之属,都一概不长。十几年来,本村的人家无一不衰败。……我们经过像这样的半沙漠的地方,约有三四十里,据说都是河沙造成的。……那些农村永远衰落了。”董时进在此,又以安微潜山县、太湖县的几个村落的亲眼所见说明土地破坏导致农村衰落的种种情形。以至于作者在篇尾处大声疾呼“若不赶紧挽救,大好良田与山林,都要成沙漠和石岩,岂但造成灾荒,真可以亡国灭种。”以上农业土地资源破坏等诸多问题亟待在现

5、实中求得解决,为此董时进提出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案。三、农业土地资源保护之措施董时进指出:“水土为人类生存之资源,农业之基本,惟利用不得其当,保蓄不得其法,则变为破坏农业及毁灭人类之动力。”如前所述,石沙淹没、河流冲溃、山水洗刮三种土地破坏情形皆是由于人为的山坡开发、河流湖泽淤塞、水土流失而导致,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由于人口过剩、土地承受压力过大而导致。因此,为保护农业土地资源,董时进提出了厉行水土保持、节制生育、移民垦殖等一系列措施。(一)水土保持,限制开垦,造林植草董时进提出防止土地破坏,保护农业土地资源的措施,即必须厉行水土保持,其具体步骤是“不垦种为第一,栽树尚

6、属第二”。1.限制开垦。1)厉行水土保持,限制山地开垦,首先要做好周密计划,举办之先,必须做好详细的调查测量,以此决定哪些可耕,哪些不可耕。2)对已开垦而不宜开垦的山地,应停止耕种,种植牧草或栽培树木。对已开垦种植且倾斜不太急的山地,才可以继续耕种,但必须使其更近于平坦,或用其他适宜方法,减少泥沙的下降。3)政府对停止耕种山地之农民必须设法救济,帮助其迁徙及另谋生路。在此,董时进主张,政府应举办各种建设及工矿企业,应优先雇佣此地农民。停止耕种之土地,或开发矿产、或培植风景供人游览,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此外政府还应注意,此处所需粮食,不能就地生产,必须由外地提供。2.造

7、林植草。董时进在《国防与农业》一书中写道:“森林去,农作来,则水灾之酿造开始。今日之水灾,在数千百年已种其因,今日之砍伐开垦,又不为千百年后制造水灾。”由此可见,水灾与森林二者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森林不仅可给人类提供木材及燃料,而且对水土保持、防范水灾亦有重要作用。他强调指出:“急坡峻岭,应蓄留树木,不宜开垦,以免泥沙下流,淤塞河道,造成水灾。吾国水灾之频繁,主由于河流及湖泽填塞升高之故,其填塞升高之主要原因,则由于两岸坡地之开发。”但是,董时进又指出,森林之所以具有减轻水灾之功效,主要原因在于其能覆盖地面、保持泥土。除森林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