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78146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豫西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豫西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摘要根据多年试验示范,总结了旱地小麦宽窄行条播、宽幅匀播、秸秆周年覆盖简耕栽培、免耕沟播4种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以供参考。中国8/vie 关键词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技术模式;豫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2.1.048文献标识码B1007-5739(2017)05-0063-01 河南省旱作麦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逾66.67万hm2,总产量占全省小麦产量的1/10左右,长期以来该区小麦生产上存在着农艺农机不配套、资源利用率低、种植效益偏低
2、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旱作麦区小麦生产发展[1-2],近年来河南省根据旱作麦区小麦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开展了节本增效复式作业机具筛选与配套技术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技术优化、系统集成,构建出4项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并在河南省旱作麦区进行了推广应用。该技术模式提高了旱作麦区自然资源、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生态上实现了“三保”(保土、保水、保肥),经济上实现了“三增”(增产、增效、增收)、社会上实现了“三省”(省工、省力、省能)。该技术模式在生产中
3、应用,受到了农户的欢迎,尤其是得到了种粮大户的认可。现将该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1宽窄行条播施肥镇压覆土一体化技术 1.1技术特点 一次作业可完成平地、开沟、播种、施肥、镇压、覆土等项作业。较当地传统方式节约耕整费300~450元/hm2,省工3.0~7.5个/hm2。配套技术:深耕耙压、13cm×20cm或10cm×30cm种植模式、适量播种、因苗管理。配套机具:河北农哈哈小麦施肥播种机系列。 1.2技术关键 (1)一次完成平地、开沟、播种、施肥、镇压、覆土等项作业。 (2)深耕耙实镇
4、压。深耕应达到25cm以上,随深耕随耙耢,再镇压1~2遍,做到耙深、耙透、耙匀、耙实、耙平,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无明暗坷垃,确保整地质量。 (3)科学配置行距。改传统的20cm或23cm等行距种植为17cm等行距,或13cm+17cm(紧凑株型品种),或13cm+20cm(半紧凑株型品种)宽窄行配置。 (4)适期适量播种。在适期播种范围内,一般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适宜播量为112.5~150.0kg/hm2;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适宜播量为150.0~187.5kg/hm2。 (5)前氮后
5、移。对土壤墒情和生长正常的旱肥地麦田,春季施氮可推迟至拔节期,一般趁墒追施尿素150kg/hm2左右。 (6)因苗分类管理。因地因苗制宜,分类科学管理,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培育壮秆大穗;后期以“一喷三防”为重点,养根护叶,增粒增重,确保丰产丰收。 2宽幅匀播施肥镇压一体化技术 2.1技术特点 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cm)种子分散式粒播,播种、施肥、镇压一体化。较当地传统方式节约耕整费150~225元/hm2,省工7.5~12.0个/hm2。配套机具:�v马店2BFJ-8小麦
6、宽幅施肥播种机或山东2BJK-6小麦宽幅播种机。配套技术:因地深耕或旋耕、耙压配套、20~28cm+8cm行距配置、精量半精量播种、因苗管理、一喷三防。 2.2技术关键 (1)一次完成播种、施肥、镇压作业。 (2)将行距由传统的15~20cm增加到20~28cm,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cm)种子分散式粒播。 (3)因地深耕或旋耕。高秸秆还田量时宜采用深翻,避免播种层秸秆过多。采用旋耕时,深度要达到15cm以上,连续旋耕2~3年要深耕或深松1次,以打破犁底层,耕深要达到25
7、cm以上。 (4)耙实镇压。无论深耕或旋耕地块都要做到镇压耙实、踏实土壤。 (5)适期精量半精量播种。在适期播种范围内,适宜播量150.0~187.5kg/hm2。 (6)因苗分类管理。因地因苗制宜,分类科学管理,促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结构。 (7)一喷三防。生育后期将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 3秸秆周年覆盖简耕施肥镇压一体化技术 3.1技术特点 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较当地传统方式节约耕整费450~600元/hm
8、2,省工12个/hm2。配套机具:许昌豪丰2BMYF-7型免耕施肥播种机或驻马店免耕施肥播种机2BMSF9/9。配套技术:高质量秸秆粉碎还田、12cm+24cm行距配置、足量播种、冬前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应变管理。 3.2技术关键 (1)小麦、玉米秸秆覆盖。小麦、玉米收获时随联合收割机带粉碎装置直接将秸秆全量粉碎,均匀覆盖地表,秸秆粉碎长度小于5cm。 (2)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 (3)合理轮耕。每2年或3年小麦播种前深耕或深松1次,深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