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我国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

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我国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

ID:9023557

大小:3.3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4-15

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我国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_第1页
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我国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_第2页
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我国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_第3页
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我国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_第4页
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我国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我国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我国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金黎平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2014年07月12日主要内容我国生产概况增产模式技术农机农艺融合马铃薯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是第5大粮食作物,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贫困地区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西部地区支柱产业是可将国家增粮和农民增收有机统一的作物环境资源利用的优势作物:耐旱、耐瘠薄、抗灾,生产同量干物质需水比小麦少30%左右在中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增产潜力大,可周年供应利用冬闲田、高寒山区、干旱地区,扩大面积,利用科学技术和管理,单产水平可大幅提高不与水

2、稻、小麦、玉米争地全营养健康食物,种类多,满足市场需求消费需求增加:鲜薯、加工产品、半成品加工产品多、产业链长我国马铃薯近10年生产情况18000.016000.014000.0收获面积12000.0(千公顷)10000.0总产量(万8000.0吨)6000.0kg/ha4000.02000.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占世界马铃薯生产的比重30.00%28.29%25.00%24.47%23.55%20.00%15.00%收获面积总产量10

3、.00%5.00%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FAO数据近年生产概况面积产量平均单产年份22(万hm)(万t)(t/hm)2011542.48829.016.32011(+鲁、豫)568.79754.517.22012(统计)553.29296.016.82012(+鲁、豫)577.21010617.52013(估计)585.61038017.7生产特点分布广,种植模式多周年生产:冬作、秋作、早春作、春作(主产季)栽培技术改进,增产能力增强

4、主产区生产条件差,投入少、单产低小规模农户山坡地、机械化水平低脱毒种薯应用率低、干旱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严重、防控能力差分布情况主产区集中,占全国总产量的70%冬作生产占总种植面积的5%左右。秋作生产占总种植面积的3%左右早春生产占总种植面积的10%左右北方一季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48%左右西南一季作占全国总面积的34%左右分布情况–种植面积占48%–种薯、加工原料薯、鲜食薯–可应用大型机械面积:1500-2000万亩–西北大部中小型机械-种植面积占10%-早熟菜用-中小型机械-面积占37%-加工

5、、粮食-山坡、丘陵-面积5%-中小型机械-早中熟、菜用-冬闲稻田-小型机械predominance-regiondiagram主产省份按总产量计,2013年主产省份情况:四川、甘肃、贵州、内蒙古、云南、山东、重庆和黑龙江,占全国总产量的72%60%种在干旱和半干旱无灌溉地块上各主产省份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川其他14%28%甘肃12%贵州黑龙江10%5%重庆内蒙古山东6%云南10%6%9%2013年各省份平均单产水平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四川甘肃贵州云南山东重庆

6、湖北陕西河北吉林宁夏湖南青海河南福建山西辽宁广西浙江广东新疆江西安徽西藏海南内蒙古黑龙江主产区全国平均其他地区新品种应用到2013年共育成了新品种430多个,其中2001年以来选育审定了新品种190多个面积5万亩以上的品种118个,包括6-10个国外引进品种推广应用规模,其中1000万亩以上的品种1个100万亩以上的品种15个50万亩以上的品种30个10万亩以上的品种91个种薯生产规模2014年原原种(微型薯)产能达45亿粒,实际生产15亿粒;种薯300-400万吨左右180多个企业,从10几万粒到

7、4亿粒,年产1000万粒以上和生产万亩以上的种薯企业分别有70和40余个优质种薯覆盖率35%左右据报,种薯生产面积332万亩,其中规模化面积100万亩左右主要栽培技术北方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旱作覆膜集雨和膜下滴灌西南平播后起垄、覆膜、间套作等早熟地膜覆盖设施高效栽培与粮棉瓜菜果等作物多样化间套种复种稻薯水旱轮作,南方冬闲田轻简化种植目前消费利用主要消费:蔬菜、粮食和加工原料估计2010年大陆的人均占有量大约44kg。(2009-2011)706160%5040302015.912.310.4100

8、.40鲜食种用加工用出口损失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状机械化程度偏低,总体水平不超过30%,国际先进水平约70%。分布区域广,地势地形地块大小复杂,不同区域机械化水平差异大。东北和华北水平较高,基本机耕,机种机收50%以上。其他区域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大部分仍是手工耕作。种植模式多样,管理水平差异大,农机农艺融合难度较大。不同区域种植模式与机械化东北和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