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的论文

“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的论文

ID:26876976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的论文_第1页
“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的论文_第2页
“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的论文_第3页
“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的论文_第4页
“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的论文引言    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都“以自然为师”,用诗歌来表达对自然无尽的倾慕热爱之情。陶渊明善于用写实的手法描写田园风光和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现自由、闲逸的耕读之乐与田园之趣,以求在自然中摆脱世俗羁绊,享受心灵的自由,实现“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华兹华斯选择田园生活作为诗歌的题材,为的是在自然中发现生活的热情,寻求精神的升华,使人性少受一些束缚。诗人始终对自然怀着敬畏之情。由此可见,虽然两位诗人都通过对身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自然,表达心灵。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对“自然”不同的理解,使得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在艺术创作中表现

2、出不同的自然观,“自然”在两位诗人在诗歌中呈现出不同的意境。    一、哲学思想差异折现不同的自然观    中国有悠久而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中国古代文化中,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人生悲喜是相互感应、融为一体的。在这种综合的自然观中,人和自然是不可分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同源共体的,既不存在明显的客观界限,也不存在明显的主观界限。“天人合一”既是一种自然世界观,也是一种综合的思维方式,即人与自然视为一体的观念。中国传统的儒家“合天克己”、道家“清静无为”和佛教“佛我为一”的自然观对陶渊明影响颇深,在其诗作中屡有显现,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3、,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田园风光和家居环境浑然一体,清新朴实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诗人皈依自然、顺应自然,实现心性自然的淡定与愉悦。.cOm诗人遵循的天人合一、万千皆融的人生哲学正是这一段古朴隽永的田园诗话的精神宿源。因此诗人既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又有“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超脱。陶渊明把个人之小我融入宇宙万物的浑然变化之中,不分彼此。这种“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使得诗人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而华兹华斯则怀着泛神主义的自然崇拜,对自然抱以敬畏之心,以求在大自然中发现一种道德的、品格的美。

4、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包涵着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他把自然看成是神的“绝对精神”的表现,是神的代言人。在肯定永恒的、绝对的“神”的前提下,把诗的目的说成是对人性和自然的赞美,而其最终目的是谋求人与神的统一。这种自然观源于西方传统的哲学文化:西方哲学在用分析的眼光观察自然的同时,也一直在用分析的方法寻求着“自然”的本质和根源。由此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理论上的隔阂——人是局外的,人不属于自然。尽管华兹华斯努力突破观念的束缚,但理性精神和宗教意识阻碍诗人自由进入物我交融的境界。在华兹华斯的自然诗中,他期望对人类、自然、神性三者关系的探索,叩开通往理想王国的大门。通过了解自然、,人获得对终极真

5、理、道德感化和崇高理想的深刻领悟与把握。大自然就是诗人的老师(“letnaturebeyourteacher”),就是他心灵的指导、卫士和道德生命的灵魂(“theguideandguardianofmyheart,andsoulofmymoralbeing”)。  诗人把自然美放在自身之外,对自然进行分析、对人性进行思考与剖析人的主体与自然客体相对独立、相对分离的思维方式。    二、审美意识与艺术“自然观”的差异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诗人迥异的艺术自然观。被誉为“自然之子”的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他热爱和赞美自然,但更推崇自我意识,在他对自

6、然景物驻足凝视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通过想象,把自我的情感延伸到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中,赋予自然以人格。华兹华斯不断地在大自然中寻找他的安慰,寻找他的归宿,寻找他的理想,在大自然中不断地去完善自己。他宣称:“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爱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华兹华斯笔下的自然是人性化的自然、道德化的自然。他把自己对人性善恶美丑的感悟与思考附于自然景物的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句中的“物”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如:  萌芽的嫩枝张臂如扇,/捕捉那阵阵的清风,/使我没法不深切地感到,/它们也自有欢欣。/如果上天叫我这样相信,/如果这是大自然的用心,/难道我没

7、有理由悲叹/人怎样对待着人?  诗人用“萌芽”、“清风”表现出自然充满宁静与生机之美的意境,但是自然本身并没有成为他诗中审美的主体。诗人浸淫于自然之美的时刻,也沉浸在自我的思考之中。诗人从美好的自然景物联想到世俗社会的丑恶,思索着“人怎样对待着人”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华兹华斯把自身的主体情感投射到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之上,以“我”之心境来揣度自然中的生机万物。诗人对自然的审美是主观的、以“我”为中心的。他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之后“再现”的画面,因此这种“再现”无不反映出诗人当时的悲喜与欲念,是诗人表达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