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含解析)

ID:26857810

大小:1.0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9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含解析)_第1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含解析)_第2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含解析)_第3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含解析)_第4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浙江卷【试卷点评】【命题特点】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的题型和背景熟悉而常见,整体感觉试题灵活,思维含量高.试卷内容上体现新课程理念,贴近中学数学教学,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最后一题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要求.从试卷的整体上看,“以稳为主”的试卷结构平稳,保持了“低起点、宽入口、多层次、区分好”的特色,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1.考查双基、注重覆盖  试题覆盖了高中数学的核心知识,涉及了函数的图象、

2、单调性、周期性、最大值与最小值、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主要知识,考查全面而又深刻.2.注重通性通法、凸显能力  试题看似熟悉平淡,但将数学思想方法和素养作为考查的重点,淡化了特殊的技巧,全面考查通性通法,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考查为目的的命题要求,提高了试题的层次和品位,许多试题保持了干净、简洁、朴实、明了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数学语言的形式化与数学的意义,如选择题第8、9、10等.  3.分层考查、逐步加深  试题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各类题型的起点难度较低,但落点较高,选择、填空题的前

3、几道不需花太多时间就能破题,而后几题则需要在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灵活应变;解答题的5个题目中共有11个小题,仍然具有往年的“多问把关”的命题特点.数学形式化程度高,不仅需要考生有较强的数学阅读与审题能力,而且需要考生有灵活机智的解题策略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解答题的20、22题.4.紧靠考纲、稳中有变  试题在考查重点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坚持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体现数学文化的考查与思考,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  【命题趋势】1.试卷整体难度会中等及

4、以上;2.试卷填空题多空出题目的:提高知识覆盖面﹑降低难度﹑提高得分率;3.试卷会有一部分简单试题,照顾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体现公平性原则;选择题部分(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则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数轴,取所有元素,得.【考点】集合运算【名师点睛】对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再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处理.2.椭圆的离心率是A.B.C.D.【答案】B【解析】【考点】椭圆

5、的简单几何性质【名师点睛】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确立一个关于的方程或不等式,再根据的关系消掉得到的关系式,建立关于的方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的坐标的范围等.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3)是A.B.C.D.【答案】A【解析】【考点】三视图【名师点睛】思考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首先应深刻理解三视图之间的关系,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基本原则,其内涵为正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长是几何体的长;俯视图的长是几何体的长,宽

6、是几何体的宽;侧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宽是几何体的宽.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的步骤和思考方法:1、首先看俯视图,根据俯视图画出几何体地面的直观图;2、观察正视图和侧视图找到几何体前、后、左、右的高度;3、画出整体,然后再根据三视图进行调整.4.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A.[0,6]B.[0,4]C.[6,D.[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可行域为一开放区域,所以直线过点时取最小值4,无最大值,选D.【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首先由不等式组作出相应的可行域,作图时,可将不

7、等式转化为(或),“”取下方,“”取上方,并明确可行域对应的是封闭区域还是开放区域、分界线是实线还是虚线,其次确定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求直线的截距、两点间距离的平方、直线的斜率、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最后结合图形确定目标函数最值取法、值域范围.5.若函数f(x)=x2+ax+b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是M,最小值是m,则M–mA.与a有关,且与b有关B.与a有关,但与b无关C.与a无关,且与b无关D.与a无关,但与b有关【答案】B【解析】【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名师点睛】对于二次函数的最值或值域问题,通常先判

8、断函数图象对称轴与所给自变量闭区间的关系,结合图象,当函数图象开口向上,且对称轴在区间的左边,则函数在所给区间内单调递增;若对称轴在区间的右边,则函数在所给区间内单调递减;若对称轴在区间内,则函数图象顶点的纵坐标为最小值,区间端点距离对称轴较远的一端取得函数的最大值.6.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则“d>0”是“S4+S6>2S5”的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