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

ID:26857317

大小:86.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1-29

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编辑ryw554318905精心整理,可为2017年写作与“水务,一体化管理,调研报告”有关的文章提供参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调研报告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推进和完善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组建XX市水务(集团)公司,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水务工作实际,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根据《市政协20**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市政协调研组深入到涉水企事业单位,实地查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企业在发展中

2、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涉水行政管理部门及所属企业负责人、部分职工代表就我市深化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参考和借鉴国内多个地区的改革经验,形成了关于深化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具体调研情况如下:一、目前我市水务管理情况(一)基本情况2000年8月市委八届第163次常委会议决定,对我市部分涉水事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现从工程水利管理模式向资源环境水利管理模式的转变,将地矿部门承担的地下水行政管理职能,城建部门承担的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城市供水及城市防洪等职能划归新组建成立的XX市水务局。由于当时我市部

3、分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厂建设正处在外资贷款中,暂未纳入市水务局管理,仍由市城建委管理。1.目前涉水系统国有企业情况——XX市水务有限公司,承担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任务,从事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经营和水务资本运作,盘活水务存量资产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相关业务。——XX市供水总公司,由市城建委划归市水务局管理。主要承担我市除包钢厂区外城市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供水任务。——XX市惠民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市属健康水工程项目(城市管道直饮水工程)建设运营企业。——XX市排水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XX市城建委,主要从事城

4、市污水处理、再生水生产及利用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2.涉水系统事业单位情况——排水维护所,隶属市政工程管理局,主要负责所管辖青、昆两区的市政雨水、污水管线及附属排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泵站管理所,隶属市政工程管理局,主要负责市五区的外围污水、雨水泵站及泵站附近外网管线和附属排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3.资产监管情况2004年市国资委组建时,市供水总公司、市排水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纳入了国资委的监管体系,2007年成立的XX市惠民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也纳入了国资委的监管体系。国资委对这三户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主要进行资产监管

5、和统计,对市供水总公司开展经营业绩考核等监管工作。(二)管理现状目前我市水务管理现状为:城市供水和水资源管理由市水务局负责,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由市城建委负责。1、城市供水情况中心城区供水设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分散自备水源系统和健康水(管道直饮水)系统,总供水能力68.65万吨/日,2013年供水量47.37万吨/日,其中:公共供水系统:供水能力为51.3万吨/日,2013年供水量为43万吨/日。分散自备水源系统:供水能力为16.6万吨/日,2013年供水量为4万吨/日。健康水系统:2013年供水量

6、为0.37万吨/日,受益人口153.44万人,占全市城区人口的78%。2、城市排水管网和泵站情况截至2013年底,已建成污水收集管网1410公里,建成雨水管网577公里,建成雨污泵站16座。3、城市污水处理情况截至2013年底,污水处理总规模33.5万吨/日。2013年污水排放量为28.2万吨/日,实际污水处理量21.2万吨/日。目前,在建污水处理项目3个,建成后将新增污水处理规模18万吨/日,市区处理总规模达到51.5万吨/日。4、再生水利用情况截至2013年底,再生水供水总规模17.5万吨/日。当年再生水产量为13.4万吨/

7、日,实际利用量5.1万吨/日,利用率38%,主要用于电厂冷却和城市绿化。在建再生水厂2座,建成后将新增再生水供水规模7万吨/日,总规模达到24.5万吨/日。(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市水务管理中,由于供排水分属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存在着以下矛盾和问题:1、“多龙治水”,管理低效。现行供排水规划和建设分属两个部门,很难做到统筹规划、互相衔接、相互匹配和同步实施,特别是供排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不同步,如老旧小区二次管网改造,供水、污水管线不能统一规划施工;城市道路建设与供排水管网建设不同步;再生水回用管网建设尚未纳入城市基础

8、设施建设规划,再生水回用率仅达到30—40%;致使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受到严重影响。2.投融资渠道不畅,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格局尚未形成。长期以来,水务资产经营管理分散,难以实现优化组合、规模化经营。涉水职能调整后,水务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缺位的问题更加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