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5617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od和mda及no检测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OD和MDA及NO检测的临床意义【关键词】高血压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高血压不同时期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73例不同时期高血压病患者与49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SOD、MDA、NO水平。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SOD、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各时期患者的血清SOD、MDA、NO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SOD、MDA、NO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别,且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
2、相关。 [关键词]高血压;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氧化应激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多器官损伤。截至2004年,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超过1.35亿。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高血压的病情发展过程是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水平失衡,以致过多的自由基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收缩血管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加重了高血压病情。本文通过观察7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时期及49例正常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水平,探讨这些指标变化与病情发生发展的关系,期望对高血压病的病程监测有一定帮助。 1材料与方法
3、 1.1研究对象 病例组:本院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之间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肿瘤患者,共73例(男39例,女34例),年龄35岁~79岁,平均年龄57岁。其诊断均符合1993年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NO水平采用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 1.3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OD、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表1高血压组与
4、对照组血清SOD,NO,MDA的结果比较(略)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 2.2高血压各期,血清SOD,MDA,NO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别,随病情发展SOD和NO逐渐下降,而MDA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详见表2。表2高血压各时期血清SOD、NO、MDA的结果比较(略)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Ⅰ期比较P<0.01;a与Ⅱ期比较P<0.01。 3讨论 1956年Harman[1]首先提出了氧自由基(ROS)的基本理论,1969年McCord和Fridovich[2]发现了能将ROS清除的超氧化物岐化酶,随后以氧化应激为核心的自由基理论一直是生物医学界研究的
5、热点,氧化应激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病理变化过程的各个环节。1990年,Prabha[3]等发现在未进行血压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细胞生成的O2和H2O2及过氧化脂质产物增多,但它们随血压的控制而恢复正常。后来又有报道[4]显示,不仅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中的O2和H2O2水平高于正常人群,那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正常人血浆中O2和H2O2水平也高于普通人群,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应激的过程密切相关。 本实验结果显示高血压组血清NO、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MD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高血压各期NO、SOD、MDA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NO、SOD逐步下降
6、,而MDA相应升高。血清MDA含量可直接反映机体的脂质过氧化速率和强度。这些结果说明随着高血压的病程发展,病人机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不断下降,清除自由基能力减弱,体内生成的脂质过氧化产物逐步堆积,进而对细胞和组织损伤加重,造成血管内皮的功能障碍,使血清NO含量相对不足。NO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它可通过其舒张血管作用调节血管基本张力并调整局部组织血流分布,还广泛参与机体的多项生理调节。而内皮细胞受损及NO的合成释放下降又引起炎性细胞粘附、激活和吞噬反应,加重了氧化应激,造成血压进一步升高,各组织、器官病变逐步加重,这可能是最后导致心血管系统和全身继发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对
7、高血压患者除积极控制血压外,还可以适当补充抗氧化制剂,减少体内过氧化产物堆积对内皮细胞造成的进一步损伤。测定高血压患者血清中SOD、MDA、NO水平对监测病情发展,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