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45465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推进合议庭负责制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推进合议庭负责制问题研究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根据《法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同时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1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人民法院审理1审、2审、再审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第410条至4103条《刑事诉讼法》第1百7104条、第1百8107条,行政诉讼法第4106条作出了规定,形成我国审判合议制度,为审判机关依法审理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组织保障。但合议规
2、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够强,没有确定详细的评议程序。为了进1步规范合议庭的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合议庭的职能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4次会议通过,已于2002年7月30日公布,自2002年8月17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合议规定》),明确了合议庭组成、职责、评议原则、评议步骤、表决方式、评议监督等,完善了合议制度。近年来,人民法院经过认真贯彻合议制度,落实合议责任制,保证法院裁判时认定事实更清楚适用法律更准确、合理,案件的质量与效率得到进1步提高,体现法律公平正义的精神。在基层人民法院,审理1审案件,除适用
3、独任审判外,合议是审理案件的主要形式,其中审理行政案件、再审、重审案件必须是合议制。笔者所在的基层法院,2004年至2007年共审结民商事、刑事、行政案4610件,适用合议制结案842件,占20.59%,尽管比例不高,而适用合议审判组织形式仍然起着决定作用,但案件质量并不高,以2005年至2007年改判发回重审案件为例,2005年、2006年2007年改判案件分别为21件、14件、16件,其中1审适用合议结案分别为14件、4件、6件,重审案件分别为13件、9件、8件,其中1审适用合议结案分别为11件、4件、5件。很明显,以合议形式结案的案件,被改判、发回重
4、审的案件比例较大。笔者以基层人民法院执行合议制度存在不足进行说明,并就进1步推进合议责任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此抛砖引玉。 1、执行合议制存在问题 1、合议庭组成人员随意性大。 基层人同法院审理第1审案件的合议庭,由审判员或审判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在立案后就要确定,并要告知当事人。但在审判实践中,大部分案件都是在开庭前临时确定,除主办人对案件有所了解外,其余组成人员都是在开庭时才了解案情。即时在立案后确定了,将到开庭时又改变。合议庭组成人员随意性大。 2、职责不明。合议庭评议案件,有的合议庭成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明,没有认真履行自己职责,特
5、别是主办人外的组成人员,事不关己,习惯于充数,在开庭前后基本不看案卷,开庭时没有分工,职责不明。 3、合而不议,议而不合。合议庭的审判活动全体成员平等参与案件的审理、评议、裁判,共同对案件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负责,但1些合议庭名合议实独任,表现为开庭审理时合议庭部分成员中途退庭、接听电话、看与案件无关的资料,只是主办人在唱独脚戏。即时是庭审观摩,基本是1人审案。在合议评议时,主办人作出处理意见后交给书记员补合议庭评议笔录,其他成员签名,有的主办人写好判决书后交给书记员补合议笔录。近年来,审判庭或法庭规范化建设得到进1步加强,基本设有陪审员室、合议庭室,但基
6、本不用,甚至连办公台、椅都没有,更谈不上合议。在基层法庭,合议庭组成成多数是1个审判员两个陪审员组织的合议庭,陪而不审、审而不陪现象依然存在。 4、合议期限过长。合议庭审理案件,在开庭后不及时合议,在审理期限将到或督办、当事人催办时才仓忙合议,案情已记不清只是由主办人汇报,其他成员随机表态。有的合议庭成员连是否开过庭都记不清了,甚至出现判决了还没有合议的现象。 5、合议行政化。合议庭全体成员包括陪审员具有平等权利义务,审判长和其他合议庭成员不是行政上领导关系,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实判实践中,合议庭在评议前后或评议过程中,存在向庭长、副院长、
7、院长或上级法院请示现象,对1些疑难复杂的案件,合议庭不是认真反复合议,习惯层层请示,看领导的眼色,没有充分发挥合议庭整体功能,合议变成行政化。存在合议行政经原因,除受过去层层请示办案模式影响外,主要是合议庭成员自身素质不高,担心办错案被追究责任。 2、推进合议责任制的几点建议 合议庭是法院的基本审判组织。在基层人民法院,合议庭审理案件起着重决定作用。针对合议庭存在不足,笔者提出推进合议责任制的几点建议。 1、设立固定合议庭制度。合议庭组成,决定案件审理结果。合议庭组成人员1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但合议庭的组成,在实判实践中,1般由各业务庭庭长根据案件
8、任务确定主办人后随机确定,案件的判决结果很难与某1合议庭挂勾,合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