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830479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日本三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网的形成与发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日本三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网的形成与发展(1)1日本三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网的形成快速轻轨交通在日本的三大都市圈非常发达,发挥着城市综合交通网干线交通的作用。日本的快速轻轨交通通常实行10辆以上编组运行,一列定员1200~2000人。在早晚两个高峰时间带内实行2分钟间隔的高密度运行。最高运营速度达80km/h,平均运营速度不低于60km/h,单向运输能力最高可以达到50000人/小时以上。合理服务半径在10~80km之间。据统计,东京大都市圈每天快速轻轨交通的旅客交通运输量高达2710万人次,其中通勤、通学旅客
2、交通运输量1790万人次,占城市旅客交通运输量的66%以上。[1]日本的铁路建设始于1872年(明治5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为中心的地区,主要承担中心城市间的交通联络。1895年(明治28年),日本开始对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随着电力机车的使用、线路的专用化改造,以及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外围地区中转站的建设,传统的铁路开始向快速轻轨交通的方向发展,承担起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联络的功能。[2]在20世纪20年代,东京大都市圈郊区私有铁路的路网就已基本上形成。192
3、7年在城市中心地区开通了上野——浅草间的日本第一条地铁线路,1939年又开通了浅草——涉谷间地铁线路。1942年日本成立了帝都高速交通营团,专门负责地铁的建设与运营。从此,东京大都市圈的地下、高架、地面线路相结合的快速轻轨交通开始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帝都高速交通营团开始修建地铁丸之内线,并于1954年建成通车。1955年在东京召开了城市交通审议会上,根据东京大都市圈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了进一步加强东京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的建设,确定了东京都政府作为新的主体参与东京大都市圈地铁建设和运营。1960年随
4、着东京都负责建设的押上——浅草桥间的地铁全线开通,揭开了帝都高速交通营团和东京都政府共同建设和运营东京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网的历史。[3]大阪大都市圈的快速轻轨交通的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有铁路对大阪地区铁路的电气化改造。1932年首先对片町线进行了电气化改造;1933年又对环城铁路的城东线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同年又开通了梅田——心齐桥间的地铁;1937年又对大阪与京都、神户间的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大阪大都市圈基本上形成了快速轻轨交通网的骨架。二战结束后,大阪市政府开始加强快速轻
5、轨交通网的建设,特别是1970年在大阪召开的万国博览会对大阪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名古屋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和城市近郊铁路的建设主要以私营铁路公司为主。1935年,名古屋大都市地区的名岐铁路和爱知电气铁路合并成为名古屋铁路,以此为契机,名古屋大都市地区开始了快速轻轨交通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以1944年名古屋大都市地区第一条地铁的开通和同年岐阜——丰桥间的城市轻轨开通为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名古屋大都市圈也基本上形成了快速轻轨交通网的骨架。二战以后,名古屋市政府开始参与快速轻轨交通的
6、建设与运营,并于1957年建成了名古屋——荣町间的快速轻轨线路。[4]综上所述,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快速轻轨交通网在19世纪末开始建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路网的基本骨架就已形成。在日本三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的建设中,日本政府、城市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以及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快速轻轨交通的建设为现代化城市交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2 日本三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网的完善2.1 东京大都市圈及周边地区1955年,第一次城市交通审议会上
7、讨论了作为东京大都市圈公共交通网骨干的快速轻轨交通的改造问题。为了解决与日俱增的城市交通需求,当时提出了加强地铁线路的建设、增设国有铁路的线路、缩短私营铁路的运行间隔、提高运行密度和速度、实现已有线路和新设线路间的相互自由换乘等构想。1961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东京大都市圈的城市交通问题,东京都提出了利用50年的时间,对总长260公里的10条快速轻轨线路进行改造的设想。但是,由于人口和产业向东京大都市地区的集中日趋加剧,为了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1972年,东京都又提出以1985年为目标年,包括原有线路改造和
8、新线建设在内,对全长570公里的13条线路进行全面改造和建设的计划,以进一步增强东京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的运输能力(表1)。表1 东京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改造线路一览线路区间实施主体联络线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