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

ID:26827578

大小:131.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1-29

上传者:U-1075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_第1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_第2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_第3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_第4页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甘肃省科技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将面对一个崭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开展,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科技的支撑,甘肃将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中进一步落伍。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省份,拥有一定的资源条件和基础,但区域创新的综合科技能力十分薄弱,原有创新领域在新的区际竞争、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地区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我国本世纪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大好机遇,加快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增强甘肃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竞争力、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制定并组织实施甘肃省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和纲要,对进一步落实科教兴省战略,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全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正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利用它在科技、经济上的优势,占据了竞争的有利地位,使传统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同时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当前,在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激烈竞争中,科技竞争力、将是决定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甘肃是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紧紧抓住本世纪前20年发展机遇期,加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提高科技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科教兴省”和“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全省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一)现状1、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多种经济成分的科技研发机构呈现出一定特色与比较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2002年,甘肃省已有科技活动单位数1588个,其中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38个(中央所属21个),高等院校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108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76个,民营科研机构1000多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53万人。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共14名。国家在兰建立有“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冻土工程”、“羟基合成与择氧化”和“应用有机化学”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实验研究站”、“天山冰川观测实验室”、“固体润滑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实验室”等5个部门开放实验室,以及“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共12个国家和部属的重点实验室站和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从质量、数量上得到较快发展,省上相继建立了“电器传动”、“聚氨脂”、“电子燃烧”、“电子束辐射”、“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西部草业”“奶产业”、“工业过程与自动化”、“有色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传热与流体”、“畜产品加工与储藏”、“牛羊胚胎”和“中药新药”、“天然药物”、“有色金属材料”、“高原交通及控制” 等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目前部分科技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一定研究特色与比较优势。基础研究方面:重离子物理、辐射技术、选择氧化催化、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高原气象、草业科学及藏语信息系统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工业科技方面:石油、化工、石油机械、超高压容器制造,核技术应用、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在全国有一定地位;农业科技方面:畜牧兽医、节水农业、旱地农业、日光温室等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生物制品、中药(藏药)新药等在国内业占一席之地。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初见端倪。2002年,甘肃大中型工业企业194个,有R&D活动的单位数131个,拥有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76个,占企业总数的39%;科技活动人员29875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6.36%,其中科学家工程师有18300人,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61.3%;全年全省筹措科技活动经费250781万元,其中企业筹集科技经费达109720万元,政府拨款仅10623万元;R&D总支出113123万元,其中大中型企业R&D支出45675万元;民营科技企业已有471家,职工总人数达1.5万多人。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例为43.75%,企业基本成为投资的主体。企业R&D经费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51,居全国第22位。酒钢、金川公司等一批企业技术中心也先后成立,围绕企业的技术进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如雨后春笋、得到社会各方面极大关注。这说明甘肃企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潜力,而且正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3、中介机构以服务为本、得到较快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科技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不断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组建各类科技中介机构1000家,其中以政府为主创办的503家,民间为主创办49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约占1.6%;情报信息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科技咨询等主要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约占4.2%;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等主要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约占0.7%。这些机构以诚信为本、以服务为主、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4、政府较为宽松的政策初步营造了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根据甘肃实际,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营造科技大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把科技兴省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营造投资、干事、建设三个环境的大讨论,相继制定颁布了《甘肃省科技市场管理条例》、《甘肃省科技进步条例》、《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关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甘肃省名牌产品保护条例》等。省科技厅、省经贸委联合制定下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试行办法》等等,较快地改变了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大环境。5、创新、产业化,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的研究与转化,成效显著。认真贯彻科技部“创新、产业化” 的科技方针,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动了科技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全省科技工作突出科技产业化的主题,从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产业化培育和软科学研究方面都作了较为系统的安排,使科技成果产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高新技术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达85.9亿元,区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98家,职工总数达34634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为1.36%;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日益崛起的一支生力军,从业人员达15151人,总产值达32.7亿元;国内外发表的科技论文数稳步增长,2002年发表科技论文12010篇,出版科技著作606种;技术合同成交项目993项、成交金额5.46亿元。从1997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专门用于重点科技成果的项目转化工作,累计组织实施成果转化项目65项,科技三项费总投入达5840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二)存在的问题1、创新投资能力弱,市场有效需求受制约。甘肃是一个经济后进的省份,在西部12省区中,2000年GDP为983.36亿元,人均3838元,居倒数第二位,地方财政预算收入61.28亿元,仅高于宁夏、青海、西藏3省区,居倒数第四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916元,居倒数第三位。R&D投入仅占GDP的0.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对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的资金支持能力有限,社会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也尚未形成,同时,由于甘肃的重化工业、旱地农业和二元经济的特点突出,企业资本积累和注入能力很低,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集聚程度不高,市场对创新活动的有效需求严重受资金的制约。2、产业竞争力较差,工业技术创新任务艰巨。甘肃是一个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有色金属、黑色冶金、化学医药、国防军工、能源等重化学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由于甘肃工业企业的更新改造速度慢,装备水平较低,品牌产品少,多数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为主,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就装备水平来看,达到或接近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5%左右,一般水平的约占80%以上。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9%,国内一般水平的占64%,属国内落后水平的约占10%。以原材料为主的初级产品和加工的一般产品难以应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仅居全国第29位。同时,企业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仅为1.36%,位居25位。新产品销售收入约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3.87%,排全国第27位。企业专利申请数仅94件,全省百万人专利申请量仅29项,居全国第29位,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少,增长缓慢,市场化程度较低。3、区域创新环境支撑条件不足,创新体系缺乏活力。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分析,甘肃的技术创新环境是比较差的,排全国第27位。其中表现最好的指标是创业水平,居全国第19位。最差的指标是市场需求,居全国第28位,其他如创新服务、创新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创新基金及金融环境等,均居全国第22—27位。2002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评价结果,我省专业技术人员指数为0.35%,居全国26位,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为261人,居全国23位。这表明甘肃的技术创新的软硬环境落后是多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技人才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科技复合型人才和工程化研发人才更是严重缺乏,与全省支拄产业的发展不配套。科技活动机制陈旧、观念落后,现有创新主体严重缺乏生气和活力。4、创新资源多呈单体独立运行,集成度低、效率不高。全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等科技活动单位约有1588个,但大多数均属于单位独立的研究行为,受“肥水不流外人田” 的思想约束,各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研究和联合攻关。近几年,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专项课题的多个研究单位的分工合作,但是就一项技术一个新产品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工程化应用、市场化运作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的分工合作网络。在整个科技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和核心作用、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协调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门分割、地区封闭、体制改革滞后和科技活动中的“布朗运动”现象依然存在。二、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树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观念,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全局,落实“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构建甘肃创新体系作为提高全省科技整体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紧紧围绕国家和甘肃省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解决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科技问题为出发点,以产业化为依托,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机制和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加快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高产品、产业的科技含量,持续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使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甘肃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几个原则:――统筹整合。要以推动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出发点,统筹全社会创新力量,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在强化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创新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引导和助推作用,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设施环境。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在加快改革中建立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增强创新体系的活力,密切管产学研的联系和合作,增强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加快形成区域创新的有机整体。――区域协调。创新体系必须在服从国家总体部署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体系,以适应甘肃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坚持科技创新与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演进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层次上的协调功能,使全省各级创新中心能够有机联系,区域分工协作更趋合理。减少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地区间无效竞争,提高科技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效益。要积极开展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及黄河上游相关省区的创新合作,建设有助于包括甘肃在内的西北区发展的创新体系。——系统开放。强化知识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形成,淡化狭义的部门观和地域观。尽快转变科技、教育、经济系统以及不同隶属关系之间的割裂状态,使省内及周边省区各类创新资源能够联动整合,整体推进。强调与国内、国外创新源地的联系,融省内创新体系于全国和全球创新网络之中,充分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开展多边合作,大胆利用全球知识资源,在合作竞争中培育提高全省的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强化开放型的创新活动。在开放中营造多边合作喘息发展的新格局。――运作高效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努力杜绝对有限资源的虚耗,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协调创新体系中不同要素、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经济利益为基本杠杆,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点面结合,逐步推进。在推进大公司、大集团创新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注重科技创新的重点与区域经济规划、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企业产品发展方向的结合。突出市场主导和市场创新,使区域创新始终与国内外市场走向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快发展低物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性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赖智力资源,应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延长产业链,开展绿色生产、集约生产的基础上,应十分重视具有市场前景的先导产业的培育,为未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替代升级奠定基础。(二)发展目标经过5—10年的努力,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跟进全国先进水平的区域创新体系。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形成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体系、科技成果的转化体系和服务于创新的公共支撑体系;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全社会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局面。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在科技与产业、金融、教育、文化等各系统之间建起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网络体系和与时俱进的运行机制。基本实现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到2020年,建立起与甘肃小康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中上水平;部分优势领域的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中等水平,科技竞争力居西部地区前列。具体目标: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实施“11438创新工程”,即创新一个机制,建立一个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充实完善四个保障系统,建设三个(两带、一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实现8个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化。(1)创新、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作与分工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分割和封闭体制,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支撑甘肃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高效运行的科技创新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建设,激活省属科研院所内部竞争机制,增强活力,提高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院所的科研水平。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和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化管理、市场化运行。(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技工贸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动力的新产品、新产业开发链,以技术进步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效率,力争使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2005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左右(2001年全国为13.9%,甘肃仅为6.75%),2010年达到16%左右;培育20个左右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和具有经济规模的新兴产业;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逐年增加。(3)建立功能齐全的创新保障支撑体系――建立多元化金融投融资保障系统。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科技投入,确保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全省R&D占GDP的比重达到1.5%(2002年为0.78%)以上,2010年达到2.5%;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省R&D的比重达到50%以上;大中型企业R&D经费投入率占年销售收入的1%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着力培育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农业产业化开发基金,为创新提供金融保障。 ――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系统。各市州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属地生产力促进中心、互联网的人才交流中心、信息咨询中心、资产评估中心、企业诊断决策策划中心、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引导中小企业成立中小企业协会,发展完善民间产业协会等,使各类农业经济协会深入农户,使中介服务组织成为政府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营造创新人才积聚的良好环境系统。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敢攀高峰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在稳定创新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和凝聚一批国家级的知名学者、企业家,使甘肃及其中心城市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沃土。实施“555创新人才工程”和“西部之光”人才工程。到2005年,全省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人数达到1.5万人年(2002年为10326人年);要特别重视具有风险投资意识、能够驾御市场经济,懂管理、善创新的企业家队伍的教育和培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使他们成为凝聚各类创新人才的中心,营造区域创新的人气环境。――大力开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系统。高起点建设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省级科研院所等重点专业学科和实验室为基础的知识创新、传播与科技开发基地,整合科研资源。充实完善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改造、新建20个左右具有学科特色和产业特色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完成20个省级重点科研院所的能力建设。选择区位和基础较好的城市或大学建立5—6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或孵化中心。(4)建立“十区二带”和“院地合作平台”为骨干的产业化创新示范基地,着力提高核心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河西星火产业带为主轴,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充实、完善现有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把“十区二带”和“院地合作平台”发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使其成为知识、技术、观念、管理等的创新源地和辐射中心。有重点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用高新技术盘活、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产业,尤其是兰州、白银、天水、金昌、临夏、张掖、平凉、嘉峪关等8个中心城市,由于其较好的历史基础和特殊区域地位,加快建设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化开发的核心区域。(5)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工作,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提高计划生育、城乡医疗保健和公共防疫系统的科技水平,基本建立覆盖全省的卫生、地质、气候、水文灾害检测预报和防治及生态恢复重建、污染整治的科技支撑体系。培育一批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和无污染食品基地,使它们成为甘肃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在贫困地区推广各类实用技术、生态技术、高效种植技术,促进农村区域的科技综合集成创新。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运行机制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营造环境为保障,以社会支撑服务体系为基础,以提高甘肃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全力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资源整合,推进科技与社会的多元互动,构建甘肃省科技创新体系。(一)建设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 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效地推动知识生产、传播、转移和应用的体系。它是由政府和各部门组成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活动的目的旨在推动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重视多部门的协调配合,要增强各执行机构、执行单元之间广泛与密切联系,合理配置内部资源,提高效率。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创新要素重组及知识资源和资本的合理有效运作,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带动整个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机构、大学相互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创新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科工贸、技工贸一体化,企业科技研发要吸收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力量参加,或合建技术开发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机制,以增强企业的研究与发展能力。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不断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要求。调动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主动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项目,促进科研单位面向市场,服务企业、农户和政府,加快形成企业、科研单位与社会的双向交流。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政、产、学、研、介、融联合互动发展的步伐。(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设高效率科技创新的协调管理体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建立政府决策执行及其反馈系统,完善市场体系,解决系统运作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人才、知识流动和各类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政府调控功能,促进技术、经济、社会、教育、生态环境等政策的制定工作,鼓励企业与农户的技术创新行为。引导创新科技活动运用财政、信贷政策,保障和增加技术创新的微观经济效益,促使经济行为主体积极从事技术创新。运用社会公共政策,增加高科技人力资本,引导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的外部推力。适时制定、更新高新技术发展领域和技术政策,强制淘汰落后技术,鼓励发展先进技术,营造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四)大力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社会支撑系统。随着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引导,由微观参与转为宏观调控,不断简化中间环节,强化服务意识,区域创新的社会支撑体系应当把重点放在沟通创新主体与应用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高效运作环境。发展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风险资本市场、人才流动为主要内容,以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的技术与产业、金融资本结合的市场体系。为创新主体及其成果产业化创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紧紧抓住科技中介这个重要环节,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健全功能,形成科技信息、孵化器、科学仪器和实验装备、信息咨询、培训、融资协作等网络,使原来处于分散、分离、分割状态下的科技资源和基本要素集成起来,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要素供给与组合奠定基础。为此,发展创新的社会支撑系统必须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综合协调全社会的力量,使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合力。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应重视有潜在竞争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培育,通过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形成有竞争力和规模经济的企业群,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应向这类企业倾斜,营造适应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这一点对落后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更为重要。(五)实现创新体系网络信息化,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 。合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加快创新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在更大范围、高起点地建设创新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努力提高政府和企业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网络化、信息化。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一)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全省科技创新网络甘肃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其集成度不高,科技工作对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型产业的影响及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全社会科技力量的协调运作和有限科技资源整合利用有待加强。因此,加强科技与社会互动机制的建设、调动和组织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建立协调有序的全省科技创新网络是新时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任务。要在继续关注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的同时,整合协调企业、高校、院所、政府、中介结构、社会团体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力量,使创新成为众多群体的自觉行动和价值取向。建设符合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网络。――企业是实施创新的主体。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中型企业和有条件的小型工业企业都应不断增强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围绕企业的自身发展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研发活动,提高对多变市场的应变能力,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里,要不断地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份额;积极增加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聘请吸纳高层次科技人员领衔组织产品研发;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力争科技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1%以上,加大对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积极加入行业协会进行技术信息交流;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振兴老工业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优势、特色技术和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群和星火企业群,逐步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星火企业一体两翼的产业发展态势,增强区域企业集群创新的能力。——独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部委、省属的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知识创新研究基地,要积极围绕国家和甘肃比较长远的任务,为国家和地方的长期发展提供技术和知识支持。充分发挥中央在甘科研单位和大学的科技力量,以西部资环中心为依托,整合科学研究资源,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包括兰大、中科院兰州分院、医学院、中医学院等)和新建大学农业科技园(包括甘农大、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在兰单位等),在研究内容上除了安排一些有商业化前景的技术外,还要积极开展为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以及人民的健康服务的研究任务。开发性研究机构集中面向市场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充分发挥他们对实现经济目标有明确的目的、创新速度快、周期短的特色,充当市场经济技术开发的重要角色。重点作好本行业和产业近期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校始终是我省科技活动中很有活力的一支科技队伍,善拼搏、勇攀登,在区域创新中既承担科研任务,又承担教学任务,具有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功能。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和科研的人才优势,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和跨文化操作能力的人才,具有金融、证劵、保险、会计、律师、外语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来促进区域创新和知识转移。―― 科技中介机构,包括技术转让和扩散机构、咨询与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思想库)、风险投资公司和股票市场等是创新体系中起桥梁和辅助作用的中介环节。从我省技术交易发育程度看,机构较少、功能不强,创新体系建设在这方面将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科技管理部门要下功夫将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相结合,加快科技中介机构的新建和已建机构充实人员、完善机构、健全功能的工作。――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创新体系建设的管理,制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并监督创新机构按机制规则运行。积极支持创新主体的科技研发,尤其是战略性技术研发(R&D),以规划和科技计划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科技中介机构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加快包括知识产权、法规和标准等在内的科技制度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动力的“大学科技园、推介与孵化中心、二带一平台的产业基地和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网络化管理”的科技创新网络。(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建设推进全省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科技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基本实现网络化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技术”这一贯穿于整个体系的载体,围绕先导技术、主体技术和基础技术三大部分的创新合理安排科技资源。近期,继续组织实施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行动、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主要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清洁能源等8个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先导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国民经济发展技术储备库,指技术发展的长远发展方向,关系到国家和地区前途命运。积极组织大学科技园等科研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自己在学科、技术和人员上的优势,根据企业发展的预测技术需求,开展涉及中长期目标的应用性课题研究,不断增加技术储备。省科技计划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提高投资强度,组织好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的预测、评估和立项,尽可能多的增加技术储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蓄热积能。—— 大力发展支撑当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应用最为广泛、辐射和渗透力最强、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主体技术,突出企业的核心主导作用,不断加大新知识的应用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组织人力开展二次创新,实现技术升级;企业要逐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研究开发和应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创新能力。主体技术重点集中在信息、生物、能源、材料四大领域产业化共性技术上开展科技攻关。在信息产业上,大幅度加强信息技术向各产业的辐射渗透,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电子产品和网络服务项目,在移动通讯、光通讯、数字音频等技术领域达到商用水平,拥有技术专利的产品比例不断得到提高。在生物产业上,集中优势力量在试剂疫苗、防疫菌苗、动植物育种、生态恢复、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胚胎移植、中医药资源、微生物发酵、酶工程应用等生物技术上进行自主创新,为行业发展作好技术准备。在能源和新能源产业上,要加速开发石油化工新技术,通过以催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建立油气资源转化利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石油、天然气、煤层气作为化工原料的交叉利用,重点改造提升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工业和能源工业,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高值化和精细化。加速洁净煤、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重点研发能量集取、转换、储存及节能等技术产品。在材料产业上,加快发展新兴材料、专用材料、功能材料、稀土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建筑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加强以镍、铜、铝、锌、铅等为主的有色金属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延长材料产业链的加工技术。关注西北冶金基地改造技术,注重矿物开采的新技术与精炼工艺,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加工业。——突出配套和服务的功能认真组织好基础技术开发。基础技术是其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共用性、基础性、公益型和公正性,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非盈利性科技机构要组织力量围绕节能技术、节水技术、环境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医疗卫生技术、信息基础设施技术、检测技术、质量标准技术等共性基础性技术进行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在政府的支持下,要积极主动地向企业和广大农户推广和扩散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高重点产业的科技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设计、生产过程、营销和管理等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大中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以网络计算机和网络软件为突破口,以数字甘肃、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建设为契机,带动一批相关技术产业。把握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动向和发展重点,力争获得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中(藏)药、生化药和其他创新药物,以保证未来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竞争,推进中(藏)药现代化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精、深加工的产业,突出畜牧业,特别是草产业、奶产业、果蔬业等种植、养殖和深加工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提倡合作,突出集成,争取高效。调整科技创新模式,在技术集成基础上形成具有经济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使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推进产品或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增强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保护。甘肃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比较少,直接影响着全省产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将会使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成果不断产生,专利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专利制度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保障和激励作用,大力支持专利知识及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加强专利保护工作的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专利管理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结合我省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企业优势,在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上,按照“统一规划、分层实施、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原则,研究制定有利于推进专利工作的有效举措和策略,建立和完善地方性专利法规,提供法律保障,加强行政执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专利管理体系,提高专利管理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相适应的专利管理和协调机制。加强专利人才队伍建设,把专利知识和有关法规作为各级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学习内容,努力提高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增强依法保护的意识,使自己的创新知识产权专利化,不断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是当务之急。――要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一是要高度重视国际技术标准及技术壁垒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行政策和潜在动态进行跟踪研究;二是要积极执行国家和世界权威组织的有关技术标准;三是要针对甘肃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等的发展,组织规划和协调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在内的全社会力量从事标准的开发、创新、应用等研究,使技术标准运用成为甘肃产业和科技竞争力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充实完善社会服务支撑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为主要形式的科技中介机构开始发展壮大。这些机构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与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信息传播、人才培训、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与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为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提供重要的中介服务,在为企业和农村作好科技服务和有效降低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咨询网络,强化包括技术市场、技术经纪人组织、技术评估机构、技术争议仲裁机构、创业中心技术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成果推广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民间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网络功能,委托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属市场化或社会化管理的职能,通过中介搭建桥樑,解决研发与产业两大系统的断裂现象。同时,置全省的科技中介服务活动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使政府及时了解和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甘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已设有信息、开发、培训、专家联络、企业服务等业务部门,与有关院、所和省内部分行业建立了广泛联络,具有较强的开发、交流、协调、服务能力。应在此基础上尽快成立市地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综合服务,通过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将生产力促进中心建成区域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帮助生产力促进中心完成机构和业务建设,建立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形成自我发展和拓展业务的能力。生产力中心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人员素质,积极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加大科技孵化器建设。大力推进孵化器的发展进程,制定相关计划,同时不断强化孵化器与相关领域、区域的合作,以促进创业孵化体系的建立。加快创业服务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产业孵化的功能。积极创造条件,充实、完善现有孵化的设施,补充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级创业服务中心办成设备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整的孵化基地。争取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设市级创业服务中心,逐步形成我省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不同专业的行业孵化基地。继续推进综合性孵化器建设,增加数量,扩大服务面。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积极推进专业性孵化器建设,大力建设面向特定创业对象的孵化器。加强孵化器创业服务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交流,促进孵化器之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加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市场服务体系。本着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原则,凝聚有志之士和高职能人才,尤其是学术、学科带头人和首席专家。通过人才价格机制,实现人力资本的市场化,使优秀人才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精心设计和寻求科技人才的就业岗位,对于那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留人设岗创条件。同时,吸引一批权威性和知名度高的科技评估、科技咨询、市场调查、企业诊断等科技中介组织在省内设立办事机构。—— 努力扩大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组织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中的作用,逐步委托有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承担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推广任务,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参与科技产业化和科技产业项目的市场调研和实施策划,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信息、人才、财务、评估、融资、法律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步伐,培养一批活跃在农村的中介企业和经纪人,为院地、院企合作牵线搭桥,促使农业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流向广大农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四)建设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平台,加速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化院地、院企合作是我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新举措,也是解决加速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等结合点形成的有效形式。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通过政府引导和组织协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部门、地方、企业和院校院所密切结合、科技管理部门综合集成的科技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院地院企合作以产业化示范基地为平台,实施技术入股、共建科技园区,要运用市场机制,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扩大合作范围,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项目技术为载体,切实稳固长期协作关系,着力构筑科技合作的发展平台,各市、州、地把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创新体系单位相互之间的结合点,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创建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工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区,由地方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创建,实现专家学者领衔,从多方面、多渠道引进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选择高新技术项目进入园区,加速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提高科技中介组织和技术市场服务水平,为促进院地、院企合作牵线搭桥。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激励政策措施,发展交易市场,努力为院地要求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依托科技中介组织机构,加强技术代理和评估工作,定期召开科技合作推介会、信息发布会,及时扩散项目和技术信息,为院地、院企合作打好台、牵好线,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科技人员与地方干部的交流,在天水、武威、庆阳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在全省全面推行这项制度,使科技特派员成为连接科研院所与地方、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依托。同时加大科技人员下派挂职的工作力度,扩大科技人员挂职的范围和数量,也要加强双向交流,密切合作关系,地方和企业的人员也可以到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挂职。――要把科技合作的着眼点放到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对地方财政增长有较大拉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筛选、论证、凝练项目。当前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加大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和工业项目的科技合作与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加强省属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能力建设。省属科研院所要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激活内部机制,不断提高科研院所的技术实力和水平,逐步解决在科研基础设施条件方面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差和科研手段落后的问题。科研单位和高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地域和部门界线,加强区域间的经济科技往来与合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组织教学和职业培训,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要根据地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科技需求,为地方多培养一些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努力提供适应性强、成熟度高的科技成果,为知识的传播做出贡献。(五)营造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环境,培育和增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化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众多特定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通过优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经济、以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和潮流。集群式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是一种更具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组织模式,有利于集体学习和技术创新群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甘肃创新体系建设要十分注重不同层次的集群单元建设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硬环境。加强各类集群单元的极化功能、扩展功能和自组织功能(包含自我发展、自我复制、企业衍生等功能)建设,创建不同层次的创新增长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紧紧抓住“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增强功能,提高水平,扩大规模,实现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转化。以“十区二带”和“院地院企合作平台”为产业化基地和产业集群主轴,集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工业园和农业示范园,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白银高新技术开发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连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陇南西成经济技术开发区、敦煌旅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掖干旱区节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临夏商贸经济开发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陇西文峰经济技术开发区,要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和大发展,扩大规模,增加技工贸总收入,使每一个园区都能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不仅成为我省的一个经济亮点,而且要使每个园区都成为工程化技术的辐射源。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河西星火产业带要以沿线中心城市为依托,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财、物的相对优势,认真作好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工作,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星火产业带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培育、紧紧围绕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在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上作足、作大、作强,不断扩大和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产业集群、推动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把兰州、白银、金昌、天水、临夏、张掖、平凉、嘉峪关等中心城市建设成区域创新资源的聚集与辐射中心,借助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建立,实现区域创新资源以城市为载体的集成与整合,并向周边辐射,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以兰州、白银为核心区建设兰州圈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支柱产业集群体,把天水、张掖两地市分别建成甘肃东片和西片的区域综合创新中心,把金昌、嘉峪关、敦煌、平凉等城市建成产业特色突出的创新城市。――加大品牌产品开发的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培育名牌产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大打名牌战,追求名牌效应,要以品牌为纽带,将集群内的企业、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大学等相关行为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创名牌。建立自发性利益保护机制、信誉保证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规范发展机制。形成甘肃地方特色产业如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草产业、奶产业、酒产业、土豆产业、花卉产业等自己的品牌和集群创新与发展的格局。――着力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通过企业家的技术和制度创新精神带动企业集群的发展和创新。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创新,营建创新环境,改善投资条件,促成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创新增长极的培育要因地制宜,与地方产业结构、创新资源、创新基础、传统禀赋、知识与技术相结合,体现城市竞争与协作。营建学习性城市网络,发挥城市网络体系的综合创新效益。——农村小城镇创新增长极的培育。 要结合科技创新的始发资源和城镇化发展的条件,发展培育小城镇农业、农村创新增长极。农业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农村技术扩散、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支点。培育农村小城镇创新增长极,应把科技扩散功能和集聚创新功能放在重要地位。以县城和重点农业产业化开发镇为龙头,发展乡村创新网络。通过农村企业家的培育和集聚,推进集群创新。(六)增强政府宏观管理职能、提高创新体系科学化、民主化管理水平政府是创新体系构建的组织者,直接干预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并根据省情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协调各创新主体的关系,实现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的参与将从以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导向、优化环境、提供服务为主,使政府调控作用渗透到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并通过区域特色的制度安排来推动创新系统的整合,提高区域内部创新效率。――大力改变多头管理、相互制约、效率低下的局面,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对整个创新组织体系的指导作用,不断强化战略性科技目标管理,省科技厅应尽快设立科技顾问委员会,吸收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社会各方面的学者和管理者参与,不定期地召开顾问委员会会议,讨论研究涉及全省的重大科技问题,对规划、计划、科技政策等进行咨询,对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的决策提出咨询意见,提高科技管理部门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管理水平。――科技计划的管理要调整现有的选项方向和立项方式,不断提高项目的显示度,尤其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目标,认真作好顶层设计,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突出小康目标及工业现代化的有关科技问题,集中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对涉及全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战略性课题立项开展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推行招投标制、评估制、课题制,提高课题管理的水平。――为保证创新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要研究制定推动体系发展、充分发挥创新体系网络功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以规范创新体系运行秩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护创新体系中的合法权益。重点解决系统失效和市场失效等方面的问题,保障区域的总体创新能力有效实现。——设立专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积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优先支持中小企业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高附加值、能大量吸纳就业、节能降耗、有利环境保护、出口创汇的项目。中小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展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项目。(七)加快创新网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以省级科技情报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协调十四个市地州局域网,联网建立“甘肃省创新体系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形成上下贯通、纵横联接和传递迅速的科技信息网络。采用各种信息传输方式和手段,提高信息传输速度,增加信息覆盖范围。开发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开展与省内地区间及东西部的技术合作与交流,适时网上发布国内外科技动态、科技成果发展动向,逐步解决信息不畅、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一重要制约因素,促进人才、技术、信息、管理、市场、政策等科技要素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研究、建立创新体系信息数据库。围绕省创新体系积极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努力提高政府管理决策及企业科技研发与市场开拓的信息资源利用的水平,加大创新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的力度,开发、建立创新资源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科技项目数据库、高新技术数据库、星火产业数据库等。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不断满足社会对信息的咨询、检索、交流、利用等需求。也要以市场为导向,规范服务经营,增加服务网点,加强服务管理,促进信息服务业有较大发展。――大力推进企业上网,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实现与国际接轨,缩减营销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通过企业网络建设、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及敏捷制造、虚拟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分散网络化制造,组织一批基础性、公共性的工业信息智能技术和产品开发。――加强信息资源开发,提高信息供给量,实现较广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围绕图书、情报、信息网络建设,整合中科院、兰州大学、省图书馆的图书和科技情报资源。省电子图书馆的建设要扩大馆藏、充实内容、健全服务功能,为创新体系提供一流的服务。――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实施网上人才科技培训,要逐步完善省、市地州、县三级培训体系,系统培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企业家、星火技术带头人等骨干人员;县科技局要不断加强面向广大农牧民的新兴实用技能培训,塑造应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新型劳动者;组织科学家、科技知识和科技成果的网上报道和宣传,大力普及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科技素养。――进一步开展智能化农业的研究及应用、推广和示范,在一期实施的基础上,面向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及农产品市场,研究开发“两高一优”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专家系统,为精准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降低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围绕星火产业带的发展,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数据库及其专家系统,指导星火产业的开发工作。五、区域创新体系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及发展方向(一)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技术1.甘肃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加快发展“3S”技术的开发与集成,建立“3S”技术开发服务工程中心,重点服务于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利用“3S”技术开展全省自然资源及环境本底调查与动态监测,进行生态与环境潜在灾害的评估和预警。在此基础上,应加强生态环境敏感及脆弱地区的社会经济承载力评估。重点发展生态环境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的处理技术及生态环境预警技术体系,为政府宏观决策及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信息和技术保障。建立重点生态类型区生态环境监测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及预测评估的技术指示体系。——河西绿洲—荒漠过渡带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其动态监测预警体系。——沙尘暴卫星遥感监测与减灾服务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预警体系。——泥石流、滑坡灾害多发区的动态监测及预警体系。——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三北”防护林的动态监测。——天然草场保护与建设的动态监测及预警。——省内大江、大河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及预警。——重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2、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甘肃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面积广,生态环境脆弱,并且破坏严重的地区。这类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是甘肃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创新的重点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本土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技术。大力发展生物种质资源遗传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筛选技术,为甘肃及西北的生态恢复重建提供更多的耐旱、耐盐碱、耐风沙、耐瘠腐、耐低温的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3、沙漠及沙漠化地区整治技术沙漠及沙漠化地区的土地整治技术关系着甘肃相当部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沙尘暴源地活动强度的控制。——生物治沙技术。应用生物技术防沙治沙,在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重点应放在保护绿洲、工矿、交通、城市和整治沙尘暴源地等方面。生物治沙技术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系统优化。突出发展农用防护林营造技术;绿洲内部及紧邻绿洲区的流动沙丘造林固沙技术;绿洲外围沙源接壤带防风阻沙林草带营造技术;荒漠沙源封沙育草带封育保护技术;微生物结皮技术和微生改造沙丘微环境技术;以及采用飞播造林、引种耐盐植物、弃耕还林还草、小流域营造水土保持林等技术。各种生物技术措施应根据不同沙地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与发展。——工程治沙技术。利用风沙自身的运动规律,发展风沙危害防治技术体系是工程治沙的基本出发点。今后应进一步发展完善铺设草方格、建立立体栅栏、设置各种材料网膜的固沙工程技术。——化学治沙技术。化学治沙应将沙地固结技术和保水增肥技术有机结合,同时应强调化学治沙技术与生物治沙技术的结合。今后应在发展完善铺设粘土、高分子化学材料、石油沥青制品治沙固结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功能高分子材料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增肥保水造林种草技术。争取在高效水性高分子材料(包括土壤改良剂、保肥剂、沙漠绿化剂);PVA系土壤保水剂;高分子材料种衣剂;以及植物生产抑制剂和保墒剂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促进科技成果的大范围推广应用。沙漠及沙漠化地区的整治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技术的应用应合理集成。应选择典型地区开展治沙技术的系统集成试验示范研究。4、河西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主要解决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而导致的过渡带生态退化及绿洲边缘区的荒漠化问题。重点发展退耕还林(灌木)还草技术;退化草场人工修复技术;生态用水灌溉技术;荒漠草原保育及轮牧技术;干旱区生物群落优化技术;干旱营林技术;防风固沙技术;苦咸水利用技术;以及生态经济开发和组合模式。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建设技术遵照试验—示范—推广—试验的原则。今后应在认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环境因素基础上,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系统的要求。寓治理于保护和整治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及其生态技术。——发展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决策与规划模型试验。——优化水土保护综合治理人工生态系统技术措施组配模式。 ——农、林、牧业综合发展仿真分析技术。——水平梯田优化设计及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退耕还林还草监测评估及技术支撑体系。——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治理模式。——有限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山区旱地效益种植模式。——产业化开发治理种植模式。6、天然草场生态环境整治、修复与改良保护甘肃的天然草场是我国五大天然草场之一,但是目前由于乱垦、滥牧、过牧等不合理的草场利用,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草场沙化、旱化、退化、鼠害、毒草等问题愈演愈烈。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应是:——沙化草场的治理与固沙。——退化草场的治理、保护与恢复技术;——鼠虫害防治技术。——狼毒、棘豆、艾毒草治理技术与示范工程。——草业系统工程和草原生态研究。——引种驯化、筛选培育优良牧草,优质牧草培育及人工草场和草产业发展技术。——草原生物群落的优化及生物多样化保护技术。——牧业防灾、减灾工程技术。——高效牧业开发示范工程。——草原生态监测技术及网络建设。7、天然林保护与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技术这一领域应紧密围绕甘肃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带建设、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重点发展:——水源涵养林综合培育技术。——黄土高原抗旱造林技术。——防风治沙造林技术与林草体系优化模式选定及实验示范研究。——甘肃省森林高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研究。——优良耐旱树种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网络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不同生态区适生优质苗木品种选育、快速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林业综合技术试验示范。——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甘肃林业资源遥感调查、动态监测及信息管理技术体系。8、甘肃湿地资源保护 甘肃湿地资源对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水源涵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应在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黄河上游玛曲、张掖高台、敦煌、黄河干流沿岸等的湿地资源合理布局。维护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不同类型湿地资源保护模式的研究,以及湿地生态恢复的重大技术和自然—社会—技术复合系统工程研究,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9、生物多样性保护甘肃地域辽阔、地跨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及特色居全国前列。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特殊生境和生态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其他生态环境和物种,对甘肃生态恢复与重建意义重大。同时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全国珍稀濒危动植物区的保护网络,保护遗传物质;建立珍稀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和种质基因库;扩大种群和重建野生种群的工作;增加畜禽品种保存繁育点;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农业驯养利用工作,寻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相协调的途径,重点解决保护区的管理与当地居民生计性开发的矛盾。为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开展生物区系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摸清甘肃物种资源的基本状况,筛选出甘肃在全国和全球最重要的优先保护地点和物种;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评价方法和受威胁程度划分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开展极端环境条件地区的生物区系调查研究和家养动物及栽培植物野生亲缘种的遗传学及生物资源合理开发与科学管理的生物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管理技术、保护技术的研究:包括就地保护技术,迁地保护技术、离体保护技术、传统农业区域牧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技术、药用物种资源保护技术、水产物种资源保护技术及其其他经济物种资源保护技术等;可持续利用技术的研究,包括野生经济物种的繁育技术、受损害的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人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技术等;生物多样性管理理论、方法、技术的研究,包括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研究、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发展生态农业等。——开发研究现代生物技术,评价生物技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正负作用或风险。——推广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示范工程建设。10、泥石流、滑坡灾害多发区的综合治理技术管理技术体系甘肃的陇南山地、部分黄土高原地区、甘南高原边缘区,由于生态脆弱,地质稳定性条件差,加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矿产开发等,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是:——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技术的研究。——灾害发生规律与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长防长治工程为基础,进一步发展泥石流、滑坡灾害的控制与治理技术。——防灾对策最佳组合方案的研究。——灾害多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防灾技术集成。——加强区域规划和开发建设项目的灾害影响评价。——探讨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或减缓人类活动强度,减少未来泥石流、滑坡灾害发生频率的可能性和减轻其危害的途径。 11、土壤次生盐渍化预防及盐碱地开发利用甘肃河西及沿黄灌区是我国北方土壤次生盐渍化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盐碱问题制约着部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次生盐渍化预防及盐碱地开发利用技术应重点解决:——引大入秦、疏勒河新垦灌区的次生盐渍化预防技术。——河西内陆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盐平衡、灌水压碱排碱、土壤培肥、耕作制度等技术及措施。——耐盐型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和培育技术。——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技术。12、甘肃江河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技术与模式研究甘肃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甘肃省区的江河污染有加重趋势。科技发展应重点解决:——改进和改善现有水环境监测站和水文观测站网,增设地下水、供水、排水水量和水质观测点,加强水资源评价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尤其是水文预报、水资源勘查和遥感技术应用。——水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示范工程。积极研究和推广保护水源地、水生态系统和防止水污染的新技术。加强重大水利工程的水生态环境评价,努力恢复重要江河及地下水的水生态平衡。——水污染控制与污水资源化的科学技术与示范工程。积极开发和建立全省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用的水质管理规划、总量控制方法以及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建立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水源保护示范工程;开发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污水资源化技术、工业循环用水技术、简便洁水技术、节能净水技术等。——开发低成本苦咸水淡化技术,为解决沙漠边缘生态用水、人畜饮水提供技术保障。——石油等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13、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建设——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园林绿化新技术、抗污染树(草)种的选育。——清洁生产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生活及工业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建筑节能和利用太阳能的关键技术。(二)水资源合理利用及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水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技术的创新重点,在于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是甘肃省水资源整体利用结构优化的核心。——水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管理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省内不同流域(特别是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承载力;工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生态用水的结构调整;地表地下水、上中下游水的合理调度与配水技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代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农业技术体系的集成与示范工程。重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措施的集成,构建适应不同灌溉区的节水综合技术体系。对农业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农业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优化因素;合理配置推广喷灌、微灌、防渗、管道输运水、沟畦灌、膜上膜下灌农业灌溉技术工程;开发试验推广农艺等措施,研究调整作物布局、节水高效农业品种、覆盖技术、水肥耦合技术、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及其灌溉模式;发展农、水结合技术;总结交流国外先进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加强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和灌溉标准体系研究;在河西不同类型灌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集雨聚流灌溉区选择典型地区,开展节水高效农业综合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水资源约束下的产业调整与布局,城镇适度规模效益。——河西生态用水调配、利用方式及生态用水的关键技术。(三)特色产业开发技术与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发甘肃特色产业、培育竞争优势,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扩大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建设及产业化开发技术。重点解决原种批培育、生产,马铃薯脱毒薯工厂化生产技术,脱毒微型种薯栽培技术,脱毒马铃薯高效种植技术,马铃薯保鲜技术,无害防治及脱毒种薯综合防治技术,品种更新及不同品种的系列开发,薯条、全粉、精淀粉、薯片等深加工关键技术。马铃薯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及产业化开发示范工程。为把河东地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种薯基地、最大的加工基地、最大的商品薯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特色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及中藏药现代化开发研制技术。甘肃是全国中药材种植的重点产区,也是全国药材资源大省。充分利用特色药材资料优势和生产的基础条件,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和成品药开发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发展的重点是:当归、党参、红芪、黄芪、大黄等传统优质中药材品种选育,种苗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技术;濒危野生中药材变家载的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干草、锁阳、虫草等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规范化生产技术及质量标准化体系研究;中成药、藏药的现代化生产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生产工艺工程化研究等。——优质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建设技术体系及产业化开发示范工程。围绕河西、沿黄灌区和泾、渭、洮河沿岸蔬菜基地建设,强化科技在光热水土资源利用和规模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构建蔬菜、瓜果特色区域,使蔬菜、瓜果生产向高档、精细、无污染、反季节方向发展。重点解决无公害蔬菜生产、品种筛选、病虫害防治、平衡施肥、高性能低成本设施农业等技术;蔬菜保鲜、储藏、深加工、包装技术与工艺。使甘肃形成“西菜东输、西菜西运”的西北最重要的蔬菜基地。优质名牌瓜果的引进,品种培育更新、生产规范及储运技术。为建立天水、陇东、陇南等地的名优苹果、桃杏、银杏等基地和发展河西的优质名牌瓜果系列提供技术支撑。——河西葡萄、啤酒原料、陇南天水花椒、核桃、桑蚕、油橄榄、银杏、茶叶、兰州百合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种选优、规模化生产、抗灾害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部、陇东优质小杂粮开发技术体系,为小杂粮生产基地扩大和深加工提供技术服务。——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技术。建立中国最大、最具区域特色的硬红春小麦生产基地。重点解决优质加工型春小麦的引进、筛选、搭配、原种生产、标准技术规范、深加工的配料配粉等技术问题。—— 特色种子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开发技术体系。充分发挥甘肃的制种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加快特色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建立小麦、玉米、瓜菜、棉花、啤酒大麦、杂交油菜、花卉等种子繁殖基地。技术发展应推动特色制种向优质、专用、营养、生态、高效和观赏型方向发展;制定特色作物良种繁育技术规范、建立特色种子加工和质量检测体系;实现种子繁育加工及营销的统一,为产业化开发提供各种技术服务。——花卉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开发技术体系。甘肃省鲜切花、种球种苗、花卉种子、野生花驯化和干花开发等基地建设已显初形。花卉开发应引进与自主培育相结合,开发名优特新花卉产品。加快国外优良观赏花卉品种的引进、筛选和原种繁育技术;地产特色花卉的品种改良及规模化栽培管理技术;现代科技在花卉产业化开发和基地建设中的运用;环保花卉、生态花卉开发技术;花卉农业的设施技术及综合信息资源开发服务技术体系。——草畜产业的综合开发体系与基地建设。发展草原改良、保护;优质草种培育,牧草、草坪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培育和改良畜种产品、发展地方特色肉用、毛用畜产品开发技术和深加工技术;发展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及农牧区养殖技术,减缓牧区草场压力,提高农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完善疫病防治技术体系,保障畜牧业基地建设等。(四)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及技术开发集成与经营模式加入WTO后,甘肃农业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加快建立起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技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对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应:突出引进、注重示范、加快推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推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化。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引进、选育、开发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集成传统与现代技术,促进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基地结构升级;普及推广成熟先进的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鼠害生物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通过技术的综合集成提高水、土、光、热、肥、种、药的高效利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深入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与农田生态结构优化调控技术与模式研究。突出旱地雨养农业生态系统优化与示范模式、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优化与示范模式。节水农业技术及农林草结合模式的研究。——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技术与模式研究。突出解决农产品基地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和低成本、高效益推广技术的问题。——配合“种子工程”、“植保工程”、“蔬菜基地和设施农业工程”、“沃土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发展农业综合技术开发与集成。总结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模式和经济、社会、自然、技术的复合模式。以实施农业科技重点工程为核心,开展若干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对主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源、农业环境等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质量标准体系,特别是要研究制定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及其监督检测的方法手段。——研究有机农业开发的技术体系与质量标准。——加强农业综合信息网络建设与咨询、决策信息服务技术。(五)石化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石化工业是甘肃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突出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围绕三大合成材料、工程塑料、专用树脂、新领域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新型涂料、高浓度复合肥、无公害农药。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工艺落后的产品;不断提高优势产品的技术水平,进一步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档次产品;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化项目,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性高新石化基地。——突出项目对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带动作用,把企业技术改造与改制相结合,发挥互动效应,通过技改项目的不断实施,优化存量资产,推动技术素质提高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坚持引进与输出并重,以石油化工、新型材料和精细化工为引进重点、逐步形成生产技术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新型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通过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力争改进现有生产工艺,缩短工艺流程,部分改变原料路线。另一方面要积极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以达到提高产品性能、节能节耗、改善环境、降低成本的目的。今后要重点推广重大科技成果,建立石油化工中试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结合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1000万吨炼油装置、大乙烯工程和其有机化工原料,突出地方下游深加工项目的开发和配套,形成优势突出的石油化工产品体系,带动甘肃地方工业的发展。——结合西北天然气资源开发,重点发展“油改气”及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按照“高起点、高附加值、替代进口”的原则,充分发挥甘肃已有的光气等装置的有利条件,延长产品链,发展“高投入、高科技、高产出”的三高新型材料项目。建设聚碳酸脂、聚甲醛、聚苯硫醚、TDI等高科技项目。——根据甘肃和西北农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农业化工技术。增加复合肥、多元混肥、多元微肥、生物肥、专用肥的比重,提高高效、高浓度化肥的质量。开发农药新品种,重点发展新型高效、低度、无公害农药,生物杀虫剂,农药中间体,缓解甘肃农药品种少的矛盾。——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新领域精细化工项目。(1)利用金川镍资源优势发展镍系列产品。开发有机镍盐300吨,球状活性氢氧化镍1000吨。(2)加快发展金属氧化物系列催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系列产品,新建13000吨甲酚系列产品,5000吨新型采油微生物系列产品,光固化引发剂系列产品等生产装置。(3)引进国外“液相空气氧化法工艺”建设3000吨偏苯三酸酐,采用常压气相加氢技术建设环已胺催化剂系列产品。(4)积极发展生物化工。在武威新建100吨糖化酶项目,黄原胶由600吨/年扩建至1000吨/年。(5)钛白粉有由年产1.5万吨扩建至3万吨。(6)发展高纯钾盐系列产品。(7)重点发展高性能、低污染、专用、功能性涂料,如水性、粉末、高固粉、光固化涂料等,积极开发新型建筑涂料,高档汽车涂料,防腐涂料及其他专用涂料。(六)冶金及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 采取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加强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针,改造和提升全行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围绕节能降耗、改善环境、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及调整产品结构等内容,采用先进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实施以铝、铅锌、镍、钢和稀土的冶炼系统改造,提高生产规模和加工深度,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和效益。(1)矿山采选:应用现代化综合开发技术和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优化选矿工艺;加强废水净化再生,最大限度利用尾矿和水资源。(2)炼铁和炼焦:以精料为基础,提高入炉矿品位,提高烧结矿、冶金焦质量,推广应用富氧喷吹技术和高炉高效长寿低耗技术,生产低硅、低硫优质生铁;推广干熄焦工艺。(3)炼纲:推广溅渣护炉、炉外精练、铁水预处理技术,提高炉役寿命和钢水成分的稳定性。积极采用煤气回收和余能利用,推广负能炼钢,减少环境污染。发展高效连铸,提高连铸比。尽快淘汰化铁炼钢工艺。(4)轧钢:推广热送热装、直接轧钢及采用高精度轧制和控制轧制技术,提高成材率,淘汰横列式和多火成才轧机。(5)碳素:采用振动成型和内串石墨化技术和设备,对现有配料、泥捏、压型及石墨化等工序进行改造,形成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优质碳块生产线。(6)研究应用计算机在线控制特别是智能化控制技术。(7)冶金炉窑余热、余能综合利用及冶金工厂钢渣、铁渣、粉尘综合利用,加强冶金工厂环境保护措施。(8)铝工业用先进的大型预焙电解槽生产工艺取代落后的自焙侧插电解槽生产工艺。电解槽直流电耗每吨降到13500千瓦时、电流效率提高到95.5%以上。(9)淘汰仍用落后的反射炉、鼓风炉铜冶炼生产工艺、烧结锅炼铅工艺和土法炼锌。(10)加快稀土应用新材料和花牛山集团合金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力争形成规模生产。(11)加大新材料研究开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特别是金川镍钴粉体新材料的产业化,羰基镍规模生产,纳米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七)机械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机械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甘肃机械工业经过“一五”、“二五”、“三线”建设和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基础。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现行价)30.02亿元,工业销售产值31.95亿元(现行价),出口创汇2838.5万美元。但是面对激烈的竞争,机械产业的亏损面较大,亏损企业60户,占企业的41%。产品品种少,水平低;大企业不大不强,小企业不精不专,企业技术水平低,开发市场能力弱;中低档机械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多数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60%,市场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专用设备的开发和生产水平不高;名牌产品有优无势,市场占有率低;不但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而且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及工艺的进度也缓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今后,甘肃的制造业更面临着国际制造业大环境的严峻挑战。一是面临绿色挑战。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制造模式,要求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使用率高。甘肃的制造业产品还很难适应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二是面向WTO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迅速降低,发达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品将大举进入我国,这将使甘肃的制造业举步维艰。 三是面临着未来制造业模式的挑战。未来制造业模式的特点是: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多层管理向扁平网络管理转变;固定制造组织形式向动态组织形式转变;质量符合观念向全面满意观念转变;集中制造向分散网络化制造转变。而甘肃的绝大部分企业仍以传统制造模式为主。为此,甘肃在制造业领域创新过程中应确立“模仿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方式,将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投入的先进制造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上,通过优势互补、共同研发,积极推进中外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与甘肃企业之间的合作。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的重点是:——制造技术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精密化、成套化、绿色化。——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制造业,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推广先进的制造模式(如虚拟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精良生产等)、先进的制造技术(工艺)、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全方位的制造活动等。——在制造业创新主体之间建立市场、技术、产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按照市场需求,重点研究和推广能够推动机械产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深化推广CAD/CIMS技术。——重点引进、研究开发、推广制造工艺和生产管理信息化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技术、汽车节油、环保型发动机产品技术、营销和服务网络技术。——围绕甘肃主导机械产品发展,重点改造电工电器、农业机械、石化通用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形成甘肃的机械产业特色优势。——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重点是:强束流电子加速器以及脱硫脱硝等应用装置的开发制造;微波X射线(ECR源)装置以及在食品、医疗、家庭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水下机器人及声纳技术产品的开发、利用;无机膜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的开发;工业低温升温回收装置——升温型吸收热泵及其应用的开发;天然气液化调峰供给系统、液化天然气加注等应用装置及其他设备;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开发;大型精密复杂模具的生产及相关技术;新式太阳能集热器等太阳能利用的开发;无油自润滑轴承;小型光学镜头、非球面镜片及其加工技术;大功率臭氧发生器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开发;燃料电池的开发;光纤复合架空线和自控温加热电缆的开发。——高技术材料领域。特殊智能合金材料。要大力发展NiTi合金和CuALBeX合金为主的形状记忆智能合金材料,NiFe硬面合金材料、CuCrX高导电合金材料及CuW碳纤维氧化物粉末冶金材料。智能合金材料产品。要大力开发智能合金材料产品,如医用器械、智能火花塞、温控阀、自动控制仪器、石油采油管道修补器、管接头、密封件、防伪瓶盖、机器人部件等产品。(八)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电子信息产业是甘肃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销售产值在全国排名已跃居第19位,在全省工业行业排名中跃居第3位。已形成了以兰新通讯设备集团、兰光电子集团、长风信息科技集团为主体的、以生产移动通信、微电子、计算机、电子专用设备、军工电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的重点是: ——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不断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在军工电子、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和特种半导体器件、SCDMA数字化无线接入设备、电子专用设备、数字技术产品、网络产品开发中大量采用前沿科技成果,争取突破性进展。——优化技术、设备、品牌、资本、市场等资源配量,集中力量,发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整体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改造发展一批重点技术。集成电路和特种半导体器件领域主要实施:国营永红器材厂年产10亿块贴片式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年产800万块厚膜电路和集成化功能模块生产线技术改造,使甘肃成为国家贴片IC封装基地;天水天光集成电路厂年产4英寸肖特基二极管芯片(12亿只管子)生产线及年产1.5亿只固体放电管新型半导体器件生产线技术改造。——通信产品领域主要实施:兰新通信设备集团公司年产50台MF-MODEM调制解调器、8000套数字化列调设备、2000信道集群系统设备、4000套弱场中继设备等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生产线和年产100万线SCDMA数字无线接入网生产线改造;甘肃庆华仪器厂年产6万信道宽带合路器、20万件基站天线等移动通信关键配套件生产改造。计算机及网络产品重点实施:兰光电子集团年产300万台频带自适应大屏幕彩色显示器、50万台TFT彩色液晶彩显生产线和年产50万台中小学教学无盘PC机及网络技术改造;长风信息科技集团年产25000台PDP等离子平板彩色显示器生产线和年产50万台线缆调制解调器、光传输设备、数字机顶盒等网络数字技术产品生产线技术改造。——软件产品。应重点发展应用软件,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工业过程控制软件,金融、财税、商业与保险业软件,信息服务软件。大力开发嵌入式软件,提升甘肃省电子信息产品、军事电子装备及传统产品的技术水平。在信息安全软件、数字化加密系统软件等重点软件产品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并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主要实施:兰州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联创软件园工程;甘肃省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飞天网景信息产业公司、甘肃信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及嵌入式软件开发;以兰州联创公司、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为主,组建兰州软件园区。——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重点发展甘肃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半导体材料和石英晶体切磨抛设备。主要实施:兰新通讯设备集团年产1500台(套)电子专用设备生产线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数字化、程控化;甘肃庆华仪器厂年产30000台液晶多功能特种示波器生产线改造。——名优家电及环保节能产品。重点实施:长风信息科技集团年产80万台变频超静音洗衣机、20万台无氟节能电冰箱、30万台节能电热水器、500万只高光效节能灯生产线技术改造;兰光电子集团年产30万台数字音响系统技术改造;以省电子集团公司为依托,建立我省光伏电源生产基地。—— 加速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制造领域的应用。重点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产品及工程设计的自动化和最优化;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水平;用信息控制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提高连续化生产的过程控制水平;用嵌入式软件技术提高加工业的智能化水平。加速企业管理信息化,要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发挥对企业资金链、研发链、生产制造链、供应链、客户链的支撑作用,实现企业基础管理的信息化和经营决策的科学化。通过加强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密切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的联系,跟踪技术、跟踪客户、跟踪市场,确保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企业信息化重点项目有:——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利用通信网络组建科学、教育、金融、财税、贸易、农业、医疗、旅游、文化等各种类型应用信息系统,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主要实施:兰州信息港建设工程,文物安全防护电子工程;全省金贸工程、金商工程;甘肃网络大学教学平台、数字图书馆、研发生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及课件、实施远程教学;建立全省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全省旅游计算机信息网络;全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完善政府上网工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大型企业要积极建立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加快建设兰州软件园、天水电子电器科技园等园区。(九)建材产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建材产业是甘肃的最重要产业之一。2000年底,限额以上建材企业510户,职工人数9.04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9.22亿元。但是甘肃建材以传统建材为主(占90%以上),工艺技术装备多数为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属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约三分之一左右,由此造成的产品档次低、消耗高、环境污染比重严重的状况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的重点是:——以新型墙体材料和化学建材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利废、轻质、低污染、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人身健康的绿色新型建材及制品技术体系。墙体材料技术应适应建筑结构体系、建筑节能与建筑功能改善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建筑防水材料要进一步加大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重点开发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酯胎、玻纤胎为胎体的APP、SBS卷材为主)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技术,并向复合方向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应向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建筑节能技术发展,重点开发岩棉、玻璃棉、聚氨酯泡沫新产品技术;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技术应重点向耐久、抗污染、防火、防燃、无毒的健康型方向发展,发展多品种、多功能、多样化、方便施工的技术体系。——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及水泥制品技术。加快淘汰落后工艺,重点是祁连山、武山、永登、金昌、山丹、甘草、大通河、西部等水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发展散装水泥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煤矸石、矿渣、粉煤灰、磷石膏等工业废渣开发利用技术,使水泥生产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发挥甘肃非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优势,引进开发产品深加工技术体系。甘肃非金属矿储量大、质量好。开采条件便利的有硅石、石膏、铸型粘土、膨润土、萤石、石灰岩、石墨、石棉、白云岩、花岗岩、蛇纹岩、玄武岩、石英砂、石英岩、重晶石、石榴子石等。科技创新应围绕非金属矿的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开发和出口创汇,开展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开发。 ——加快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技术,重点开发推广玻璃钢、纳米金刚石等产品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优质浮法玻璃和平板玻璃深加工产品及技术。中高档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生产技术改造。——加强新型建材开发、应用研究及信息服务,开展新型建材投资指导和配套技术的软科学研究,建立和培育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和防水材料三个技术开发中心。——建立建材行业国家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及质量保证检测、监督技术、方法体系。(十)制药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甘肃制药产业是全省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药工业体系。现已能够生产化学原料药、中间体及药用辅料20多种。中西药品制剂400多种。2000年,全省医药生产企业近50家,资产总额21.8亿元,医药工业总产值13.8亿元,1978至2000年,年平均递增15%。2000年全省医药产品结构中中藏药产值7亿元,占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生物医药2.7亿元,占总产值的20%;化学药品3亿多元,占总产值的22%。优势医药企业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佛慈中药集团、神龙公司、奇正集团四大制药企业2000年工业总产值已占到全行业的60%。同时以奇正藏药、大得利药厂、独一味药业、岷海制药、威信制药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显示旺盛的发展势头和活力,产值已接近全行业产值的1/4。制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水平低、医药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医药工业的0.59%,居全国第26位;医药企业多、小、散、乱;专业程度不高;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医药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建立;医药产品结构中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重复生产品种多、独家品牌少;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与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药材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不高,大部分药材资源仅以原药材或初级产品供应市场,加工增值的效益较低;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反应迟缓,市场开发落后。科技创新方向与产业改造的重点是:——大力发展以中药为主的甘肃特色医药技术,改造提升甘肃医药产品结构。加入世贸组织和天然药物需求的日益扩大,将为中药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供了机遇,在巩固提高现有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发展特色名优产品。传统产品中重点发展以兰州佛慈中药集团为代表的中药浓缩丸系列产品,扩大出口,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加快中药新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重点发展贞芪扶正系列、当归萃取系列、当归腹宁滴丸、陇马路胃药、前列泰片、宫瘤宁片、金参润喉剂、疏肝益阳胶囊、舒肝消积丸、宫膜康胶囊等名优特新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搞好传统中药产品还少丸、二益丸等甘肃独有品种的二次开发或剂型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加大中药新产品开发的力度,改造提升甘肃医药产品结构。 挖掘藏医药文化,大力发展民族藏药产品,依托奇正集团、甘南制药厂、独一味制药公司等藏药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以奇正消痛贴、独一味胶囊、洁白丸等产品为主的系列藏药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改造步伐,形成自主开发体系,把甘肃建成全国的藏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加工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搞好兰州威信药业有限公司国家级戒毒药福康片的规模化生产,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加快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力发展生物制品和生化药品。生物技术药品主要是指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技术,开发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可溶性蛋白质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是优化产品结构、开辟医药产业新增长点的重要内容。(1)充分利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和技术优势,继续在种苗、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治疗用品等研究开发方面推出3-5个国家一、二类新药;加大对已获新药轮状病毒疫苗、A型肉毒毒素、冻干神经生长因子等产业化生产,提高国内外竞争能力。(2)重点扩大兰州大得利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生化药抑肽酶原料及制剂的生产规模,形成市场优势,发挥规模效益。(3)进一步加快定西金羚集团有限公司的肝素钠原料、低分子肝素胶囊及脂质体软膏产品建设项目,增大生化药品在我省的占有份额。(4)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生物技术领域。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增加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上的投入,占领技术制高点,扩大控制力。(5)加强有关生物技术科研机构与、重点医药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有效机制,引导企业早期介入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大力发展现代化中医药技术,促进中药现代化。中药是甘肃医药发展的重点。中药现代化是中药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中药研究开发体系,加快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今后要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切入点,即: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促进其向“稳定、可控”的目标迈进;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商品化及扩大出口;采用新技术改造名优中成药传统工艺,按现代药学理论制定新的质量标准;推广免煎饮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濒危和稀缺的中药材。(2)在中药新产品的开发上取得突破。要针对市场上较短缺的急诊和急救类中成药、防止老年病类中成药(如:心脑血管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骨质舒松症、泌尿系统疾病等)、儿科类中成药、防止疑难杂症类中成药、预防类中成药的用药需求,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3)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吸附技术、微米纳米技术、微波干燥等先进的制剂技术,推广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提高中成药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重点通过甘肃岷海集团超临界提取微孔草油、当归油项目的实施,促进甘肃中药产业生产技术的提高。(4)加强中药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术改造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挥存量资产,通过开发和技术引进,提高中药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重点改造项目有:兰州佛慈中药集团新建年产50亿粒浓缩丸生产线;定西扶正制药有限公司贞芪扶正系列产品异地扩产改造;武威制药有限公司中药新药宫瘤宁片产业化建设;兰州佛光股份有限公司五大中药制剂扩产改造;甘肃独一味药业有限公司以独一味片为主导产品的异地改造。 ——积极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综合集成,促进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在中药材种植上,结合甘肃省中药材区域分布特点,积极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农业规模种植技术、生态保护技术、遗传育种及基因改良技术等,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前提,建立规范化的无公害“绿色”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地和优质种源繁育生产基地以及综合利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生态保护作用大的物种示范生产基地,全面提高药材种植质量和产量,逐步实现常用大宗品种、濒危稀缺品种和效益显著的中成药产品所需的特殊原料品的基地化供应,推进药材产业化发展。鼓励大企业积极参加开发,为逐步形成全省统一有序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和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以适应中药现代化对中药材“品种与内在质量稳定、产地固定、种植业生产规范、可持续利用供应”要求。①在传统适宜区建立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示范、推广GAP规范化栽培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施用,提纯复壮,优选种苗,实现质量可控性,生产绿色无公害中药材。在区域布局上,主要以定西地区、陇南地区为主,重点抓好当归、党参、大黄、黄(红)芪、甘草、麻黄草等名优药材基地的建设。其中,在岷县、宕昌、武都、漳县、渭源、舟曲等县建立30万亩优质当归生产基地,总产量达到5.4万吨;在文县、临洮、漳县、渭源、通渭等地建立30万亩优质党参生产基地,总产量达4.6万吨;在岷县、漳县、陇西、临洮、渭源、武都、昌宕、礼县、迭部、卓尼等县建立20万亩优质黄(红)芪生产基地,总产量达5.6万吨;在礼县、宕昌、临洮、文县等建立10万亩优质大黄生产基地,总产量达到2.5万吨;在定西、陇西、通渭、临洮等县建立5万亩优质柴胡生产基地,总产量达到0.8万吨。②在加强栽培技术研究,驯化野生资源的同时,建立野生名贵珍稀中药材资源保护区,对野生及名贵中药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立甘草、麻黄草、益母草、黄连、山茱萸、银杏、半夏、连翘、天麻、冬花、防风、丹参、板蓝根等名贵中药材种植和保护基地;逐步扩大药用木本植物和杜仲、黄柏、厚朴、地骨皮等生产规模。在中药材加工上,重点解决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一要加强政府在中药材生产加工的产前、产中、产后宏观调控,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加大投入,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为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以市场为导向,对当前低水平分散经营的加工企业(户)做好服务与政策引导,使之形成产业联合体,变分散经营为集约化经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创立国际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三要结合药材基地化建设,选择3-5种批量大、品质优良的地道药材,在技术先进、工艺规范、质量可控的基础上建立中药饮片现代化生产基地、中药标准提取物商品化生产示范基地等,生产名牌优质中药饮片,同时加快中药饮片浓缩颗粒和精制饮片的研究和市场开发。四要组织科研力量搞好中药材的基础研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技术,生产中药提取物如浸膏、干燥粉末、当归油、党参精化素、红芪多糖、甘草酸、微孔草籽油、沙棘油、薯芋皂甙、黄连素、苦参素等,改变中药以原产品供应市场的现状,实现加工增值效益。——大力推进医药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医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要按照形成产品优势、规模效益的原则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要求,从产品结构调整入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围绕建立生物制药和中药产业化基地,改造提高医药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含量,培育新优势,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医药工业的跨越式发展。(1)加大对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力度,加快新药研制从“仿制”向创新的战略转移,同时注重名牌产品、传统产品的二次开发。重点对海桂愈疡胶囊、盆腔炎康胶囊、足叶乙苷分散片、贞芪扶正速效制剂、虎梅止泻颗粒、流感减毒活疫苗、吸附精制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四联疫苗、抑肽酶注射液等进行开发研究。(2)突出重点,围绕培育有竞争力的新产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施甘肃神龙药业有限公司的抗肿瘤天然药物生产线改造、甘肃奇正公司藏药帖剂生产线改造、甘肃河西制药厂前列泰系列产品GMP改造、甘肃和盛堂制药有限公司以主导产品当归腹宁滴丸、金参润喉合剂的改扩建,促进甘肃医药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实力。(3)初步形成医药集团、重点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组建和改善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技术创新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多方引进和培养人才,提高整体素质,使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开发能力,具备相关医药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加快新药研发和新产品产业化发展步伐。(4)加快“产学研”联合机制的建设,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共建技术开发实体,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组织产学研共同攻关,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积极推进医药产业的信息化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促进工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制药企业要逐步推广、使用计算机在线控制技术,实现制药过程中各项单元制造技术与装备的智能化组合应用及关键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连续采集和程序化、自动化控制;医药流通企业要创造条件发展电子商务,同时完善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大中型医药企业要全部开通互联网;政府及医疗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也要实现网络化;进一步建立完善医药信网体系。(十一)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食品工业是甘肃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部门之一。2000年,全省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51亿元,实现利税8.54亿元,产值和利税增长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长水平。已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具有甘肃特色的食品加工体系。培育发展了以兰州黄河企业集团、甘肃皇台实业集团、甘肃荣华企业集团、甘肃农垦啤酒股份公司、甘肃莫高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兰州正林食品公司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所依托的食品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水平、规模效益低,市场覆盖率、占有率低,多数行业产值和产品产量不足全国总量的1%;农业资源的加工增值程度低,食品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23:1,食品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较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弱,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的产品短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的重点是: ——依托农业资源与环境的比较优势,围绕创特色、创名牌,大力发展特色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技术。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食品加工业,提高食品工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促进产学研用联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速开发绿色保健方便食品和民族特色食品。甘肃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绿色食品创造了条件,目前已有36个食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今后应围绕专用小麦、玉米、啤酒原料、酿造葡萄、优质肉牛、马铃薯、优质蔬菜、鲜果、花椒、油橄榄、茶、银杏、百合、木耳、核桃等基地建设,加大绿色食品资源开发的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发展啤酒、干红、乳品、牦牛肉、黑瓜籽等规模化生产经营技术;大力开发婴幼儿学生食品、老年食品、抗衰老食品及适宜特殊人群的保健食品,特别是保健功能因子明确、功能作用显著的第三代保健食品;积极发展方便食品、清真食品、藏式食品及其他民族特色食品的技术和工艺,利用现代技术改良传统食品生产工艺,使兰州牛肉面、靖远羊羔肉等传统名优食品实现工业化生产,制成货架期长的方便食品。——开发完善优质系列饮料酒技术。围绕甘肃啤酒原料生产、酿造葡萄基地、特种果品及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低度、保健系列酒工艺技术,针对国内外不同市场需求,开发优质名牌产品。——围绕玉米、马铃薯资源和基地建设,在河西地区重点发展推广玉米淀粉深加工技术、变性淀粉、柠檬酸、味精、谷氨酸、糊精、玉米酒精等精深加工产品技术;中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推广马铃薯淀粉深加工技术,开发全粉、雪花粉及方便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围绕甘肃及临近省区畜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奶产业,积极开发城市型液体消毒奶、高原特色牦牛乳制品及各种风味乳制品和含乳饮料,大力推广学生奶。积极开发干酪素、酪蛋白活性多肽、酪脘酸纳等深加工技术。开发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围绕蔬菜瓜果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加工技术,不断提高加工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百合、苹果、桃、梨、杏、枣、油橄榄、银杏、脱水菜、番茄酱、瓜子、果汁饮料等的深加工技术水平,提高在全国蔬菜瓜果的基地地位。——围绕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质牧草生产及加工技术。在河西、平凉、庆阳、甘南等地建设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草产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好玉门大业草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颗粒饲料等项目。——整合甘肃食品科技力量,加强产学研联合,建立多边协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组建甘肃省食品工业技术工程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食品工业重点实验室。(十二)轻纺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甘肃轻纺工业拥有54个行业(含食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2100多家,已形成国家资产净值70亿元,总产值213亿元,从业人员76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4.14亿元。主要轻纺产品中:油墨、PVA生产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4位,麻纺居第8位,玉米淀粉居第9位,柠檬酸居第12位,食糖、毛纺居第13位,葡萄酒居第14位,已有40多家企业建立了ISO9000 标准运行体系,其中兰州三毛、兰州维尼纶、兰州黄河、武酒集团、条山酒厂等企业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已跻身于国际合格供应商行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优势行业地位不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弱,大部分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科研开发投入不足。很多中小企业基本没有技术开发能力,企业管理粗放,缺乏国际营销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造的重点是:——积极发展以油墨、颜料、生物工程为主的日用精细化工技术体系。要继续扩大高档油墨、专用颜料的生产规模,力争在2005年建成我国西部最大的油墨、颜料出口基地;发挥我省镍资源优势,开发稀土——镍储氢材料、二次电池镍钴材料系列产品,发展碱锰电池、镍氢电池;采用生物技术、高新分离技术进行中草药、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和开发。——围绕大乙烯工程下游产品开发塑料深加工产品。重点发展农用塑料制品、建筑用塑料制品、土工合成材料和包装用塑料材料。农用塑料重点发展经济作物栽培所需的各种功能性棚膜、地膜等。水利方面主要发展渠道防渗的管材和防渗膜、滴灌、微喷、渗管等节水灌溉器材以及各种土工材料,满足甘肃省及周边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筑用塑料发展系列化、标准化的,为不同类型建筑配套的各类管材、管件和型材,如大口径上下水管、室内上管、热水管、燃气管、复合管与复合型材、各类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墙体装饰材料等。包装用塑料材料重点发展各类食品、饮料、药品等包装及高阻隔包装材料、热灌包装材料、保鲜材料、粮食储运的防霉防虫材料等。——积极开发维纶、丙纶和产业用纺织品。适当扩大PVA产品品种及生产规模,积极开发生产高强高模量PVA工程纤维、PVA水溶性纤维,开发功能化、差别化、复合型纤维,积极扩展消费领域。研究用天然气乙炔法或乙烯法替代电石乙炔法生产PVA的可行性;充分利用甘肃省丙纶原料的优势,开发非织造布、高强工业长丝机织布、短纤针刺布及各种复合土工布、复合土工膜等产业用纺织品;研究大乙烯工程下游产品加工在化纤方面的产品定位。——积极开发麻纺织品印染后整理技术,规模化生产亚麻色织布、装饰布和亚麻大麻针织产品。加快生物技术等清洁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开发亚麻装饰布、亚麻服装、亚麻保健袜新产品。——棉纺织工业应向合理经济规模和专业化协作方向发展,重点更新改造落后棉纺织能力,提高技术装备。积极发展彩色棉产业化开发技术。毛纺重点提高毛纺面料的整体水平,开发高支纱、轻薄型产品。提高高档面料比重,“替代进口”的同时,要延伸毛纺工业产业链,发展服装工业、形成毛纺与服装加工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要突出服装的现代设计研究及品牌开发,扩大出口的市场占有份额。——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造纸、包装装潢、印刷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造纸行业应按照“关小治大、集中制浆治污”的技术经济政策,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建立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包装装潢印刷要重点提高包装制品的结构设计、装潢设计和印刷水平,推广应用彩色桌面系统、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数字式打样技术,实现设计、制版电子化,推广柔性版印刷技术应用;按照“四化”方向提高后工序的综合配套水平,即印刷分色高速自动化,模切成型联动化,后工序加工产品多样化,产品加工精度化。要重点发展低克重、高强度的高档纸制品,开发环保型纸包装制品。引进国际先进的彩色印刷设备,推广高频电阻焊工艺,提高彩色印铁包装产品档次和水平。要大力开发绿色包装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研究开发可降环保型塑料复合包装产品。要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促进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六、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与支撑条件实现创新体系的建设目标和完成发展的重要任务,必须有针对性比较强的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主要包括:(一)加强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认识,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我省科技工作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认真研究制定促进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的有关政策,营造创新体系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加强市场导向、推动创新体系持久发展的运行机制,组织人员编制全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编制以战略性项目为主、体现政府目标的年度科技发展计划,实施对创新体系的支撑。要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宏观管理职能,给科技中介组织委托、下放或授权有关管理职能。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做到全面、准确、细致地把握科技需求与发展方向,加强对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的支持和领导,从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高度把握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从宏观上强化创新体系的管理与协调。政府搭台,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及全社会构建创新体系,为科教统筹,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对接条件。(二)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科技经费要改变政府资金的投入机制,积极营造投资环境,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筹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融资体系。各级财政部门要争取在预算科目中设立科技经费一级科目,不断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确保对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严格监管、注重资金流向,保证有限的资金在为政府目标、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上发挥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倡导技术商品的有偿使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要不断加大对技术开发中心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资金投入,确保达到国家要求的投资比例,也要不断地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的数量,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把社会上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科技开发活动。充分利用我省西部大开发的契机,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多方争取国际组织与外商对我省创新体系建设的援助和支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以利益共同体扩大资金筹集的来源。(三)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领域和不同层面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经纪人、管理人员共同来实施。加快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打破人才属部门、单位所有的封闭机制,鼓励各类人才的科学合理流动,推进知识资本化、资本人格化,把科技人员的技术贡献量化到股份制中去,使其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以调动其发挥个人专长的积极性。高校要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定向招生的名额,在职成人高等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多设置一些工程类专业,人事部门每年从高校中尽可能多地招录一些毕业生,尤其是硕士生、补充省级科技队伍,解决我省科技人员数量不足和科技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在全民中积极倡导“以勤奋学习为乐,以知识创新为荣”、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首先在全省市州府和行署所在地城市,开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车间、学习型班组活动,培育知识化职工;在城市社区开展创建学习型个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小区活动,实施社区发展的“软件工程” ;加强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开展学习型政府创建活动,提高政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新的学习理念,在广泛地学习活动中,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四)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虚拟技术与人才库。以实现技术跨越为目标,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并重的原则,通过与国外、东部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围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有重点的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摸索技术跨越的发展思路。广泛建立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长期合作关系,拓展国内外科技人才资源,积极营造对外开放的大环境,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来甘进行创业和进行合作开发。鼓励省内企业与国内外企业集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吸引外商在省内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或设立科技开发机构。鼓励具有实力和特色的企业、科研机构迈出国门、走向境外,设立甘肃窗口,在不断扩大境外宣传的同时,直接介入经济全球化及其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良人才资源,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虚拟技术与人才库。(五)深化改革,加强对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的管理。创新体系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运行规则和激励性很强的管理办法。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创新体系的建章建制工作,以规章制度规范每个创新单元的行为,加大监督的力度,执行定期报告制度,确保创新体系的健康发展。建立大科技意识,实施属地化管理与组织协调,充分发挥中央在甘单位和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两个积极性,积极组织中央和地方联合的科研团队。研究制定各类比较科学、符合实际、容易操作的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和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跟踪管理,实行扶优劣汰的激励办法,每年进行一次评估,执行好的加大投资力度,重视不够、执行不好的要限期改正或取消资格,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始终保持高质量或比较高的质量。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将创新体系建设任务纳入甘肃省“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从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上作好顶层设计,指导年度计划编制工作。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分析市场需求,听取科技人员的要求和积极建议,及时掌握创新体系运行情况,研究创新体系基本发展规律,更好地协调、指导创新体系的建设工作。科技中介组织要积极主动地、根据行政授权履行职责,加强管理,搞好中介服务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