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68822
大小:322.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1-09
《湖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湖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共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庄严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鄂”战略,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创新体系建设是“科教兴鄂”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调控科技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振兴湖北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湖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1.1.发展现状“九五”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优先的战略地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创新环境日益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产出稳步上升;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提升。1.1.1.科学研究体系初具规模湖北是我国重要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截止2003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5所,政府和高校属科研机构共647家,依托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57个,省级重点学科76个,部委重点学科28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8个,科学研究中心2个,野外观测台站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各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7个。共有研究人员545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截止2003年,全省招收博士后770名,出站人员385人,位列全国第四。1989~2001年,全省累计发表国际论文(SCI、EI、ISTP收录)13959篇,在全国居第5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湖北省国内科技论文数12045篇,居全国第5位。两系杂交水稻、水稻基因图谱、人体器官移植、Bt生物农药、鱼类转基因育种、光纤通信传输系统、GPS-GIS-RS一体化等研究已成为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优势领域。2002年,全省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775项,其中获国家科技奖19项,居全国各省市第4位。23 1.1.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快速成长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2002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106.31亿元,其中来自企业的资金为60.68亿元,占到61.8%;科技活动人力投入167732人年,其中企业106344人年,占到63.4%,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2002年,全省大中型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达16.45亿元,占到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0.74%,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6.21%。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快速成长。全省有科技活动企业397家,占企业总数的45.53%;企业办科技机构254家,平均每1.5家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就有1家企业办科技机构。2003年,全省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2家;建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开发机构60家,其中共建技术中心、研究院49家,共建研发实体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日趋活跃,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1616个,职工总数130190人,年销售收入387.86亿元,上缴税金达25.01亿元。1.1.3.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湖北科技基础条件已具备较强的实力和保障能力。已拥有的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达5.1亿元,其中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2450台。科技信息服务有了较大发展,全省共有独立的综合型科技情报文献机构14家,大专院校图书馆54所,拥有文献资源量突破10000万件,75个单位的195个学科文献收藏规模达到研究级,拥有各类数据库300多个,形成了以长江技术经济信息网、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华中地区中心等为主的科技信息计算机网络。实验动物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武汉大学建成国内高校唯一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依托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建立了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武汉生物制品所、中科院病毒所的P3实验室已经国家检查批准投入使用。以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风险投资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8家,其中723 家为国家级创业中心,武汉市成为全国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试点城市,初步形成了以武汉为龙头的湖北沿江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全省共注册各类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31家,注册资本近24亿元,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风险投资体系;建有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8家,其中省级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4家,2002年开展咨询服务数千次。1.1.4.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日趋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汽车、化工、轻纺、建材为支柱,以武汉为中心,黄石、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鄂州等城市为骨干的沿江经济开发带。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五大支柱占工业利润的比重仍在80%以上。2002年,全省各类汽车整车年产36.4万辆,居全国第二位,汽车行业占湖北省机械汽车工业的比重已高达82.4%。冶金工业中,年钢产量已过千万吨,成为全国冶金大省;化工、轻纺、建材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地位。在高新技术领域,全省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和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为核心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四大产业规模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份额已超过70%,围绕特色和品牌产品的聚集效应初步显现。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批准在湖北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葛店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武汉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863计划武汉·黄石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武汉青山国家环保产业基地、南湖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谷城节能与环保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十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等,湖北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初步形成。1.2主要问题面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湖北科技人才多、科研开发水平高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低的结构性矛盾日显突出,严重制约了湖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1.2.1.区域创新供给与区域创新需求对接不畅高等院校、23 科研院所是湖北创新资源的重要聚集地,也是湖北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托力量。但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活动多以出成果为导向,以争取政府奖励、发表论文、著作为目标,离商业化应用有较大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工程化的成熟技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创新活动常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错位。1.2.2.创新组织机制不健全,区域集成创新能力弱科技资源单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分布在不同单位、部门的优势科技资源难以有效集成。科技活动创新以课题组为单元,规模小,以导师为核心的小作坊式的师生研究团队普遍,跨学科跨机构的协作交流合作少,创新效率低下,难以培育出重大创新成果。同时,创新活动通常以专业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科技资源分散在基础研究、高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各个环节,难以按统一的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区域集成创新能力弱。1.2.3科技资源布局不均衡,闲置与短缺并存武汉地区集中了全省科技人员的近90%,科技经费的75%,科技信息资源的60%,是全省科技资源聚集中心;而其它区域的科技资源非常贫乏,尤其是占全省国土面积80%、人口总数70%的县区,科技资源堪称匮乏,加上科技人才外流和人才老化现象突出,县域创新发展问题十分紧迫。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科技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1.2.4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不力金融支持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决定性因素。湖北位于中部腹地,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少,加上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外资进入不多,区域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力度很弱。大量科技成果因为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不能在湖北得到转化,纷纷落户外地开花2.湖北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和目标2.1.主要功能2.1.1.双向服务功能23 一是湖北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大系统的重要支撑。在创新能力有优势和国家战略必争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立足高起点,形成区域国家科技创新高地;二是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服从服务于湖北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培育并强化战略重点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为实现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2.2.2.集成创新功能区域创新体系重要功能在于促进创新主体互动和科技资源集成共享,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促进区域创新各类创新资源的集成,打破不同所有制、机构、区域限制的围墙,建立新型创新组织机制,以重大产品创新为载体,加速培育产业集成创新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2.2.3.资源聚集功能形成洼地效应,促进科技资源聚集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功能。要树立开放观,不断提升创新体系对科技和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培育完善的环境支持体系和金融支持体系,变成果输出为产业化基地;加快政策和科技计划的开放,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向湖北汇集。2.2.4.知识扩散功能促进创新供需对接和创新成果应用,建立有利于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转移扩散的新机制和新体制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科技中介和科技服务是加快知识扩散的重要环节。突出解决制约知识扩散的瓶颈,搭建成果转移平台。2.2.5.产业培育功能以产业化为导向,引导湖北创新活动;围绕特色产业的培育,突出机构、项目、管理,建设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基地,在重点特色产业构建若干研发、成果转移扩散、产业化等环节有效集成促进的创新链。2.2.主要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一体两翼”(一体指以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为核心,两翼指区域知识创新系统和科技服务系统)区域创新组织体系和以区域环境支持系统、科技创新投融资系统为重点的区域创新政策环境体系;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创新应用系统不断扩展,特色产业创新链不断完善,以高新区和产业基地为载体的特色产业群落优势日益明显。重点领域、行业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高新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扩散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较大提升;湖北沿江创新走廊成为我国继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之后重要的区域创新基地。23 2.2.1.创新能力目标在光电子、生物技术等优势领域,建成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开发基地,成为国家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中心、国家重要的创新与产业化高地。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八位2.2.2.创新效益目标优势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形成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光电子信息、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0%;武汉中国光谷、襄樊高新区等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高新区技工贸总额达到3000亿元。2.2.2.创新投入目标全省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财政科技投入力争达到财政支出的5%,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省科技投入的比重超过70%,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风险投资机制逐步确立,社会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初步形成。3.湖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部署3.1.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坚持“创新、产业化”的科技工作方针,以重点区域、特色产业科技资源需求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以提高科技资源配置力、推进创新主体互动和知识技术扩散为核心目标,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培育特色产业的创新聚集为重要举措和切入点,加快形成开放集成的运行机制,汇集国内外优质技术、人才、资本,全面提升区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区”战略目标提供强力支撑。重点布局:分三个层面布局(附图1)。一是跨行政区划的重点经济区创新体系。即:以“环武汉城市圈、襄——十经济带、荆——宜经济带”为战略支点,23 以武汉为创新经济增长极,以襄樊、十堰、荆州、宜昌以及环武汉或武汉周边地区为创新技术产品生产制造带,构建全省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链条,形成向全省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强力辐射和扩散的格局。二是重点产业聚集区创新体系。即:以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为重要载体,营造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拉动持续增长的氛围,以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切实增强对省内外、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的凝聚力和吸纳力,着力构建比较完善的高新区创新体系,加快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完善和发展壮大,力争成为国家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布局先进生产力的重点。三是以光电子产业,即以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为突破口,以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技术及机械汽车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为重要增长点,倾力建设特色产业创新体系。要以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亚太传统医药网、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省、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等国家战略性项目的实施为契机,依托龙头企业,构架完善的配套企业群,培育区域内、产业内高效的物流系统和网络化创新产业化链条,促进形成具有交易成本优势、国内外知名度日益扩大的特色产业品牌,着力培育中部最强、国内外知名的特色产业群。3.2.基本原则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分类指导,“抓小促大”。对大企业以通过行政策引导为主,依靠市场机制,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政府要重点针对广大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难的突出问题,突出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创新活力。坚持产业化导向,正确处理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的矛盾。面向企业创新、产业创新规划科技投入;加强技术转移、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领域,主动争取纳入国家总体部署,有选择支持重点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坚持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通过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改变以学科为主线、以出成果为目标的传统科技组织模式,坚持以产品创新为单元实现组合创新;构建开放合作的公用创新平台,实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3.3.总体部署湖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是:“一个核心,四大系统,五大平台,六个产业创新链,一条创新走廊”。23 一个核心: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技术创新系统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线。(附图2)。四个系统:区域知识创新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面向区域技术创新系统需要的知识储备,以研究性大学和部分科研机构、企业为主体,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围绕我省战略重点科技产业,培育持续知识创新能力,提高重点科技产业领域技术持续创新的能力。区域技术转移的科技服务系统。主要功能是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包括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技术转移和扩散等,其主体主要有高校、市县级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科技信息网络、技术市场、科技中介机构以及由政府举办的、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和农业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如: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检测中心、公共实验室、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站等)。区域环境支持系统。主要功能是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主要包括政策与法规保障、计划调控等促进知识、技术无障碍流动与扩散的运行机制。科技投融资系统。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主体包括金融、证券、风险投资、技术产权市场、社会民间资本等。五个平台:重点建设区域知识创新平台、社会创业平台、成果转移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六大产业创新链: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支柱产业竞争力提升,构建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创新链、汽车与现代制造技术创新链、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创新链、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创新链、材料技术与产业创新链、水利水电与能源技术产业创新链。一条创新走廊:以特色产业基地、高新区等为依托,构建沿江创新产业带。4.主要任务4.1.实施科技能力建设计划,建设五大创新平台4.1.1.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知识创新平台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入国家基础研究体系。支持3~5个研究所跻23 身于中科院50强的行列;巩固现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地位;在此基础上再提升5~10个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拟抢占国家创新制高点的知识创新平台包括:光电国家实验室。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与中船重工集团717研究所等单位为依托,设置光电材料与微系统、物理光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激光技术、光通信技术、光存储技术与军用光电技术等六个研究平台,围绕光电学科领域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全面提高基础研究的持续创新能力,形成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成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技术创新的源头。病毒与发育国家实验室。以武汉大学病毒生物防治国家专业实验室和武汉大学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中科院病毒研究所为依托,瞄准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大病毒学问题,突出人类重大和突发病毒疾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与保藏,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病毒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病毒的感染、免疫与致病机制研究,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研制,病毒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六大研究方向,使我国病毒学基础研究和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和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以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水生生物所为依托,突出植物基因组研究、植物转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动物转基因研究三个重点方向,使湖北走在我国动植物基因研究的前列。国家水资源与水电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农田水利与水环境、工程泥沙、水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三个部级开放实验室,以及长江科学院等,重点突出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洪涝灾害形成机理与减灾办法、水电工程结构与施工过程仿真、水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等五大领域,建设我国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地理信息研究中心。湖北是我国乃至世界“数字地球”的发祥地。湖北空间地理信息及3S软件位于我国发展前列。依托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建立我国空间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园。同时,知识创新平台还应23 以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为重点,突出湖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应打破以专业为主线组织研究开发的传统模式,以产品、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类技术集成;突出与产业链联系紧密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现有优势科技产业化领域的创新知识储备,为这些产业的持续创新提供新的知识源;动员高校科研机构以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任务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依托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重点建设50个左右省级重点实验室。力争通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培育1-2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10个左右具国内领先水平的知识创新团体、基地和一批有份量的科技成果;突出资源整合,动员多方力量推进知识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省级重点实验室专项计划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的衔接,力争3-5家优秀重点实验室进入国家基地建设行列;科技厅、教育厅等相关主管部门联动,对依托高校建设的重点实验室,采取合作共建的形式实现资源的整合;推进重点实验室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作机制。4.1.2.以培育创业中心为重点,构建社会创业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是转化科技孕育科技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家的重要基地和载体,是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湖北社会创业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加快和完善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构建全省孵化器网络。省科技厅继续支持各地,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各自的科技优势、地域特点和产业布局,加快创业中心的建设。创业中心建设,坚持综合型与专业型、特定对象型相结合,坚持数量扩张与基础条件设施建设相结合。力争到2010年,全省创业中心数量达到70家以上,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达到3000家。推进创业中心服务质量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推行创业中心低成本进入政策,落实对入孵企业的政策优惠;积极引入风险资金和中介机构,推进“一站式”服务和标准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创业中心的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孵化能力。23 引导社会资金对创业中心的投资,促进创业中心管理与运行体制的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创业中心转为孵化器公司和投资性孵化器,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企业化、市场化。4.1.3.以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为载体,构建科技成果转移平台未来5~10年,湖北省按照“有限目标,择优扶持”的原则,结合重大专项计划的实施,选择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竞争优势、有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支持的重点行业重点建设5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功能定位是:以重大特色产品工程化研究为主线,以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合同为主要形式,针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同时,积极开展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成为企业的技术依托,并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工程技术中心的组建主要依托行业实力雄厚,有一流的工程技术开发、设计、试验的人才条件和试验条件的重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企业。鼓励作为挂靠单位的科研院所或大学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鼓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工程技术中心。在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方面,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法》,加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力度,力争到2010年,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达到4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10家;服务企业数量2500家,使企业增加收入40亿元。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技术难题库、技术成果库、专家库,建成湖北省生产力促进网;重点发展面向特定行业和技术的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形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结构体系;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质量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到2010年,力争全省有30家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4.1.4.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建立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加快建设湖北科技信息保障平台23 。建设宽带湖北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以网络为载体,建立全省公用科技信息提供中心,向全省发布包括中文科技期刊、重点科技数据库、科技基础数据等公用电子科技信息资源;以网络为纽带,突出光电子、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农业等重点领域,联接在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构建虚拟科技图书馆,形成重点学科领域科技文献保障体系;依托我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立一批代表中国水平的特色科技网站;加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和科技基础条件数据库建设,建设一批特色科技信息资源和湖北虚拟科技环境。着力构建大型仪器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发挥省科学仪器装备协作共用网的示范作用,按照“资源开发,管理规范,竞争有序,服务优良”的原则,与在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重点企业共建国内一流的、专业化的实验室及大型仪器共享网络,建立全省分析测试联盟,提高科学仪器装备利用率和使用水平。不断完善实验动物生产、供应管理。以实施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为重点,全面推动实验动物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以实验动物产品的市场化为目标,推动实验动物的产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建设4-6个常用品种的实验动物生产供应基地,加强实验动物的研究开发能力,开发培育1-2个具有湖北特色的实验动物新品种;建立健全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4.1.5.以培育风险投资机制为核心,构筑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投资机制。按照政府“有限参与,积极扶持”的方针,进一步探索以政府引导性风险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新途径;进一步推进政府风险投资机构的机制创新,扩大社会股本规模,弱化国有股本地位;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机构来鄂设立办事处或联合创办风险投资基金、股份公司,以国际先进的风险资本管理经验和模式带动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风险投资有限合伙制、基金等新型运行方式,培育职业风险投资家和风险投资经理人。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深化“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改革,学习上海经验,不断完善席位会员制,延伸增值服务链,促进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成为风险资本的聚集地、创业项目与中小企业的对接地,成为全省风险资本“择偶”和“退出”的主渠道。不断拓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渠道。积极推动和建立商业银行、民间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融资渠道,促进商业银行对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直接投资或授信投资;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贷款难的问题。4.2.突出特色产业聚集与竞争力提升,构建六大特色创新链4.2.1.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创新链23 湖北是农业科技大省,截止2002年,全省拥有农业高校和科研开发机构300余家;研究开发人员近5万人,其中有两院院士10人;建有国家、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测试中心30多个,在转基因技术、双低油菜新品种、瘦肉型猪选育、Bt生物农药等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全省已形成了九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九大特色农产品,建设了国家级武汉南湖高新技术农业园,建有星火密集区,其中谷城石花、武汉吴家山等5个密集区被列为国家级密集区。湖北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创新链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建立现代农业研究体系、市场化推广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促进新技术开发与转化,加快湖北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农业由单纯的种养性产业向农产品加工、生物农业、工厂化农业和信息农业转变;由以农民为生产单元向农户+基地+企业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转变。(1)重点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发展畜禽水产良种,生物药肥产品(生物兽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功能基因、转基因作物品种,动物疫苗,动植物疾病诊断试剂,动物胚胎,植物组培快繁等;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大宗农产品加工、特色资源加工、天然绿色产品、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技术与产业化开发。现代农产品种植养殖。围绕湖北九大优势农产品和九大特色产品,重点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改良,生物灾害控制、集约化高效养殖、绿色农业技术及产品开发等。设施农业与观光农业。设施园艺、工厂化养殖、组培快繁、农业机械设备、可降解地膜及农用新材料、观光农业、果园农庄管理与服务。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数字农业终端产品、精确农业、农机一体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自动化管理、工厂化养殖环境工程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及产品,规模化种养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2)创新平台及主体企业重点建设好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以测试中心、区试基地为重点的公共平台(见表1)。23 重点建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群,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种植、养植及信息农业产业群(见表2)4.2.2.汽车与现代制造技术创新链2002年,全省共生产各类汽车36.4万辆,位居全国第3位,汽车年产业已成为湖北第一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主体,沿武汉、襄樊至十堰分布的,重、中、轻、轿、微、特、专为特色的500km汽车走廊。湖北机电一体化产业2002年共实现增加值94.67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9.86%,其产业规模位居高新技术产业诸行业之首。湖北汽车及现代制造技术创新链建设的思路是:以汽车零部件、电动汽车开发、现代制造技术及产品开发和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为建设湖北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高新技术发展区提供支撑。(1)重点领域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重点发展轿车、卡车、改装车、特种车、商务车及农用车;高性能发动机,新型车桥、转向器、气门、缸套、曲轴、电池等;电动汽车。重点发展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混合动力轿车,燃料电池轿车,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制造业信息化。信息化方面重点发展产品设计自动化系统、制造过程信息化技术及产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经营管理信息化技术及产品。数控化方面,重点发展高质量的车、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特种数控机床,专用数控系统。先进制造与工业自动化。重点发展精密成型技术及产品,快速原型技术及产品,虚拟制造技术及产品,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开放式控制系统等制造过程主控系统;智能仪表、智能执行器、智能变送器、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及优化系统等工业自动化专用装置。重大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大型加工机床、大型工业锅炉、造纸机械、纺织机械、工业用泵、食品机械、新型高速船、新型旅游船、其它专用船舶、先进造船技术、工艺及设备等。(2)创新平台及主体企业23 重点建设好6个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1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见表3)。建立汽车及零部件、电动汽车、制造业信息化、重大装备产业创新链群(见表4)。4.2.3.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创新链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与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不同,湖北是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率最高的省份之一,其中,光电子技术独树一帜,是我国距世界水平最接近的领域。(1)重点领域软件。重点发展网络平台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3S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教育软件、文化娱乐软件、IC设计平台软件、专用集成电路技术及产品、系统集成软件、信息化应用软件及嵌入式软件等。现代通信。重点发展通信用核心交换设备、业务接入设备、用户终端设备、数字移动通信产品、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车载移动通信系统、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及设备、卫星通信产品、通信电源等。光电子技术及产品。信息光电子方面,重点发展光同步数字系列设备、密集波分复用设备、全光网络传输系统、光交叉连接和光分插复用设备、综合宽带接入系统及全业务网接入传输系统、光纤预制棒、光电显示及存储器件、光纤及光电传感器等。激光方面,重点发展性能稳定的新型工业及医用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切割、熔覆、热处理、焊接设备,激光精密加工系统及设备,激光标记防伪设备,激光诊断及医疗系统与设备。数字家电及网络终端。重点发展视频点播设备,家用安防、消防及医疗信息系统设备,各种人机界面信息设备以及有线宽带网络终端产品,宽带无线接入终端,家庭专用网络系统及终端,智能建筑终端,手持网络通信设备如新型多功能手机,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并能通过网络交互信息的信息家电产品,如智能电话、高性能数码相机、数字电视、嵌入式家电等系列家庭网络电器等家庭新型数字产品。新型元器件。重点发展晶体器件、新型陶瓷器件、表面贴装器件等。(2)创新平台与主体企业23 重点建设好4个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见表5)。重点培育软件、通信、光电子技术及产品、数字家电及网络终端、新型元器件特色产业支撑企业与基地(见表6)4.2.4.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创新链2001年,湖北省科教领导小组发布了《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标志着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湖北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以生物工程产品为龙头,保持和壮大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的优势地位。(1)重点领域中药现代化。重点加强疗效确切、市场前景良好的中药新药创制和名优品种的二次开发与产业化,形成一批优质中药品种,塑造一批精品名牌;纵深开展茯苓等地道、优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和示范推广,全面推进优势中药材及其饮片、标准提取物的规范化、产业化开发;鼓励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制剂和生产控制技术及先进装备;支持建立并推行现代中药种植、研发、生产和销售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逐步实现中药产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推动中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生物工程药物(制剂)。重点发展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抗感染类等基因工程药物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生物制剂产品,生物芯片、新型诊断试剂、新型疫苗等预防、诊断用药物,人工关节、人造皮肤、无创、微创监护、诊断、治疗、康复医疗设备等生物医用材料和新型医疗器械。化学药与原料药。重点围绕激素、氨基酸、抗病毒、解热镇痛、维生素等优势门类原料药、化学合成药,不断提高技术工艺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领域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大力发展缓控释制剂、微囊制剂、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粘膜给药制剂等药物新剂型,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创新药物开发、生产体系。功能食品。重点发展氨基酸、微生物酵母、天然色素、、炯酰氨等食品及添加剂,生物保健品等(2)创新平台及主体企业23 重点建设好7个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已建和6个拟建的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创业中心,和亚太医药网(见表7)。重点建设中药现代化产业、生物工程医药(制剂)、化学药与原料药、功能食品四大特色产业群支撑企业与基地(见表8)。4.2.5.材料技术与产业创新链湖北是我国材料工业基地,钢铁、化工、建材三个行业是湖北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新材料方面,2002年共实现增加值62.98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额的比重达到17.61%,居第二位。(1)重点领域金属材料。重点促进新技术在传统金属材料中的应用;磁性材料;表面改性金属材料、高性能特殊冶金材料、金属卷材及异形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发展耐火材料;摩擦材料非金属矿加工;新型建材精细陶瓷;新型复合石英玻璃。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管带、纺织纤维有机硅、有机氟。复合材料。玻璃钢、金属基、陶瓷基、树脂基复合材料;子午线轮胎。精细化工材料。农药及中间体;食品添加剂;染料及中间体;皮革化学品混树脂、油田化工品涂料;化肥催化剂;土工膜粘胶剂。生态环境材料。纳米材料。纳米扭送化铝粉、合钛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累托石纳米塑料。(2)创新平台与主体企业重点建设好3个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5个开发机构(见表9)。培育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纳米材料等特色产业群支撑企业与基地(见表10)。4.2.6.水利与能源技术产业创新链。(1)重点领域水利工程。电工及输变电设备。23 重点发展500kV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直流控制保护、换流阀、换流变压器、阀控及站控设备、交直流滤波设备、交直流开关场设备、远动通信设备等关键设备,先进的变电站、配电网综合自动化装置,水电站自动监控装置等。水力发电设备及系统。气轮发电机、高效节能电机及其调速装置。新能源技术。大功率智能化快速充电机,新型高能电池。(2)创新平台及主体企业重点建设好4个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见表11)。培育水利工程、电工及输变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及系统等支撑企业与基地(见表12)。4.3.促进特色产业聚集,构建沿江创新走廊为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必须加快特色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特色产业聚集。长江(宜黄高速公路)、汉水(汉十线)沿线,集中了湖北省主要大中城市和相当部分小城镇,是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带,也是湖北省乃至中国国中部创新资源重要的聚集区。建设沿江创新走廊,不仅符合分层推进、局部优先的创新创业原则,更是湖北生产力布局优势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中国中部快速崛起的战略选择。湖北省沿江创新走廊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10年,沿江创新产业带(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先进制造业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初步形成;沿江创新走廊成为我国中部创新高地和科技成果辐射中心;成为中部地区最大、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物流中心和集散地;沿江地带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4.3.1.着力建设一个中心——武汉武汉不仅是湖北沿江创新走廊的区域中心,也是发展特色产业的聚集核心和辐射源。武汉必须尽快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势能,并以此带动全线创新产业的发展和沿江创新走廊的形成。23 依托集中于武汉地区的大专院校、大院大所,积极开展产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合作,积极参加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大力推动地方技术创新体系的构筑,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使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若干领域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技术保障中心。以武汉中国光谷为旗帜,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集全国之力,借世界之力,超常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壮大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三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成为沿江最大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示范中心。以汽车及零部件、钢铁制造、石油化工、环保产业为重点,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山红纲城、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节能降耗技术以及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武装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使武汉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中心。以服务城市生活为目标,依托南湖农业高科技园、吴家山星火密集区,在武汉市郊发展蔬菜种植基地、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观光农业和工厂化农业。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把武汉建成技术产权交易、产品贸易集散中心;加快信息化步伐,加强国际、国内、区域的信息交流,建成沿江高新产业带的信息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4.3.2.武汉—黄冈沿江创新走廊武汉—黄冈具有建设发展创新走廊的优越条件。国家已批准武汉、黄石为沿江开放城市,建有黄石、鄂州、黄冈三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星火示范镇。鄂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被科技部批准为火炬计划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基地。 鄂州。依托鄂州葛店开发区,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国家重点化工试验基地,湖北省纳米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鄂州红莲湖度假开发区建立高新技术农业园区和高新技术观光农业区。发挥武昌鱼品牌优势,发展淡水养鱼和淡水鱼加工。黄石。依托磁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与国民经济信息化相关的电子信息网络产品(卡、卡机具)和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以三九制药、长征制药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以高级柠檬酸产品为主导的现代生物食品基地;以冶钢、华新水泥、东山钢铁公司、宝钢益昌等为依托的冶金和建材基地;以美而雅、康赛为依托的制衣业和服装城。黄州。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依托黄冈高新区及武穴产业园,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及生物医药产业。23 4.3.3.武汉——宜昌沿江创新走廊武汉——宜昌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富饶美丽,物产丰富,沿江县域经济发达。这一区域发展的重点是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包括:沿江双低油菜种植与加工产业带;江汉平原优质稻米和优质棉产业带;江汉平原水产养殖带;江汉平原速生林产业带;江汉平原优质三元猪产业带;宜昌优质柑橘和奶业基地。荆州。以荆州高新区为依托,建立以新型农药、油田化工品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新型微生物农药基地,新型洗洁剂产业基地。仙桃。按“突出重点、培植主体、立足优势、综合发展”的原则,努力培植以新型农药、化装品为重点的新材料与精细化工基地,以湖北迈亚为依托的精毛纺业。潜江。以潜江市制药集团为龙头,建立眼科用药基地。宜昌。依托三峡工程,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和电力材料、输变电产品,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建立以新型酶制剂,活性干酵母、现代医药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工程基地;建立以电子元器件为主导产品的电子元器件基地;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和以宜化为依托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4.3.4.武汉—十堰沿江创新走廊武汉—十堰沿江创新走廊的特色是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其中,十堰是我国知名的卡车生产基地;襄樊是轻型车和轿车基地,武汉是轿车基地。这一走廊同时是我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之一,十堰被科技部批准为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随州是重要的改装车基地。同时,优质农产品产业连点成片,包括孝感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鄂北优质小麦基地,鄂西北特色农产品基地。襄樊。襄樊具有雄厚的军工科技实力,是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依托襄樊高新技术开发区,建好汽车及零部件基地、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谷城节能环保基地。孝感。依托孝感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工业,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荆门。荆门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精细化工基地和重要的电子元气件基地。23 5.对策措施5.1.加强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领导省政府成立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省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地市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组织动员全省力量加快创新体系建设。5.2.加大引导性投入,增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力拟设立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创新体系建设。省有关部门也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投入,达到以政府科技投入引导社会优质科技资源流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效益和特色产业竞争力、推动湖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5.3.以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宏观调控职能调整现有科技计划结构,增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纵向计划,横向安排;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项目,可考虑由多个企业参与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模式;计划管理要实行创新目标合同管理与成果转移目标合同管理的有机结合,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涵;要实施环境与能力建设计划,大力构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要加快科技计划的开放进程,汇集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为提高湖北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服务。5.4.以培育持续创新与发展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和专利战略建设湖北区域创新体系,关键是要有人才保障。实施人才战略,要把发现、培养和稳定人才,特别是中青年尖子人才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要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部门、地区、单位间的人才壁垒,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为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宽松、宜人的政策与社会环境。实施专利战略,要引导广大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观念,不但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学会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创业、产业扩张、市场开拓的重要武器,科学地经营知识产权。5.5.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加快开发类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进程。要防止创新机构23 “穿新鞋,走老路”,将建立新型创新机制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要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努力建立“开放、流动”的科学运行机制。要改革对机构的管理办法,推行理事会制;鼓励产学研联合组建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建设科研机构;改革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办法,推行研究人员客座制度,促进机构企业化管理。5.6.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培育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优良的创新文化是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树立以人为本和提倡竞争的创新价值观,营造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文化;要在全省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创新文化,加速形成重视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在教育培训机构开设创新文化课程、促进形成创新型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要结合科技体制特别是科研机构改革,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推动形成科研机构依靠创新自主发展、科技人员勇于创新创业的新局面。湖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布局(子体系构成)重点经济区创新体系环武汉城市经济圈子体系襄——十经济带子体系荆——宜经济带子体系重点产业聚集区创新体系高新区子体系经济开发区子体系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光电子产业子体系生物技术产业子体系新材料产业子体系先进制造及机械汽车产业子体系农产品加工产业子体系现代物流产业子体系湖北省沿江创新产业化走廊附图1湖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布局(子体系构成)23 研究型高校中科院院属科研机构部属院校知识创新体系源泉政策法规省属高校、市县科研机构环境支持体系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工程技术中心科技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创新创业代理服务机构高新区科技评估、咨询机构支撑银行、证券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技术产权市场科技投融资体系附图2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框架图23 表1构容内机支撑机构已建拟建研发平台国家重点学科与大学重点学科:武汉大学植物学、病毒学,华中农大果树学、微生物学、农作物育种大学与研究机构:华中农大、武汉大学、华师大、武汉工业学院、湖大、湖工大、中科院水生所、水库所、植物所、病毒所、中油所、省农科院、林科院等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农产品加工转化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武汉大学生物学,华农大果树学、生物学、农学、微生物学技术转移平台工程中心国家植物基因中心、国家家畜工程中心国家淡渔工程中心、国家油菜工程中心农产品加工程中心、马铃薯中心、玉米中心改良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国家柑桔育种中心、棉花改良湖北分中心公共基础平台测试中心农业部质检中心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基地武汉、黄冈、荆州、襄樊、十堰、恩施、咸宁、孝感基地28 表2产业名称支撑企业(基地)农业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东湖高新、科诺、生物制品所、湖北康欣公司、华农、蔬菜所等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产业群种子、饲料湖北省种子集团、襄樊正大公司粮油加工银欣集团、天荣集团、天颐公司、嘉禾粮油公司水产品加工武昌鱼集团、多福公司、三峡鲟公司养殖及肉类加工天门健康集团、宜昌双汇、仙桃绿生林产品加工福汉公司、吉象公司果品加工宜昌汇源果汁奶业均瑶公司、友芝友公司农产品种植、养植宜昌优质柑桔、鄂西魔芋、大别山板栗蚕丝、十堰食用菌、三峡及大别山茶叶、大别山鄂西中药材、两江流域双低油菜带信息农业产业群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湖北基地、华中农大28 表3机容内构支撑机构已建拟建基础研发平台国家重点学科与大学重点学科:华中科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华中科大电机与电器大学研究机构:华中科大、武汉理工大、湖北汽车学院东、风汽车研究院、汉阳专业汽车研究所、武汉汽车标准件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华中科大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大智能制造教育部开放实验室、华中科大教育部新型电机开放实验室、武汉大学水机电固渡过程教育部开放实验室、武汉理工大数字制造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省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华中科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控制、机械工程、电工、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理工大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开发平台国家技术中心武汉锅炉厂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京山轻机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湖北重型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宜昌机床集团技术中心、洪城通用机械股份公司技术中心、通达汽车零部件公司技术中心、多菱动力机器股份公司内燃机研究所、宜都运输机械厂技术中心、沙市轻工机械公司技术中心、湖北电机厂技术开发中心、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技术中心、黄石东贝冷机集团技术开发中心、武汉四方泵业公司技术中心、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特种车辆技术中心、宜昌至喜集团技术中心、宜化技术中心技术转移平台工程中心国家激光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机电生产力促进中心、快速原型生产力促进中心、黄石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公共基础平台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网、e-works网络28 表4产业名称支撑企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东汽、东风股份、神龙公司、通达零部件、三江特种车辆、宜都运输机械厂电动汽车东风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华中科大、武汉理工大制造业信息化开目公司、天喻公司、菲旺公司;华中数控、重大装备武重、武锅、长动、武船、洪城通用机械、沙市轻机、京山轻机、湖北电机集团28 表5构容内机支撑机构已建拟建基础研发平台国家重点学科与大学武汉大学空间物理、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武汉大学空间电离层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大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大学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开放实验室、华中科大计算机外存储系统专业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华中科大电子学与通讯、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无线电物理、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空间物理技术转移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武汉大学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邮科院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国家激光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卫星定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平台东光电子股份公司技术开发中心30 表6产业名称支撑企业(基地)软件华软公司、天喻软件公司、适普公司、维毫、菲旺、开目公司、中地通信长飞公司、NEC中原集团、武汉邮电科学院、龙安集团、733厂、710厂、武汉日电、力兴电源、精伦电子、洲际集团、长通产业集团光电子技术及产品邮科院、长飞光纤光缆、楚天激光集团、华工图像公司、迈驰公司、晨光实业集团公司、华工激光公司数字家电及网络终端黄石万达金卡公司、新型元器件东光电子公司、京都电子公司、石首致远公司30 表7构机容内支撑机构已建拟建基础研发平台国家重点学科与大学武汉大学生物院“植物学”、“病毒学”,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普通外科学”华中农大、华中师大、湖北工学院、湖北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研究院中科院病毒所、水生所武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水生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病毒生物防治国家专业实验室、华中科大器管移植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华中科大病理生理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华中科大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与荷兰合办)无脊椎动物病理实验室、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单克隆抗体卫生部中试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武汉大学生物学、华农生物学、华农微物学、华中科大基础医学、华中科大临床医学、华中科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技术开发平台湖北医工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琪酵母技术转移平台工程中心湖北生物新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氨基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化学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输液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中药标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人类病毒疾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介亚太传统医药网创业平台武汉医药科技产业园孵化器、青山环保科技产业创业服务中心37 表8产业名称支撑企业(基地)中药现代化产业武汉健民、中联药业、马应龙、中和本草、清华药业、福人药业、联合药业、同济现代、施恩堂药业生物工程医药(制剂)武汉生物制品所、八峰药化、武大弘元、广济药业、天奥制药、潜江氨基酸、海特生物、人福药业、瑞德生物、华龙生化化学药与原料药百科药业、诺佳药业、湖北科益、武汉抗菌毒厂、广济药业、华中药厂、宜昌药厂、黄石抗菌素厂、黄石芝威化工、滨湖药业功能食品红桃K、华珍保健品、安琪生物集团公司、多人多集团、春天药业、八峰药化、武大弘元、三峡制药、田田珍珠37 表9构机容内支撑机构已建拟建知识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学科与大学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华中科大材料加工工程、武汉理工大无机非金属材料、武汉大学、华中科大、湖大、武汉科大、武汉科技学院、江汉石油学院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材料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实验室、武汉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武汉大学化学、武汉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开发平台技术开发机构化四院、湖北省化学所、湖北省化工院、冶金所、武汉材保所、省建材研究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沙隆达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武汉钢铁公司技术中心、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美尔雅纺织实业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活力二八集团技术中心省技术中心技术转移平台国家生物农药工程中心、武汉市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工程技术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粗细化工中试基地、湖北大学湖北省高分子材料中试基地、湖北省生物医学材料工程中心、湖北省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湖北省微波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研究工程中心37 表10产业名称支撑企业(基地)金属材料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鄂城钢铁集团公司、大冶钢铁集团公司、武汉兴井钢材公司、武汉冶金所、宜昌黑旋风金刚石锯片厂、咸宁超强金刚石膜公司、黄冈白莲铝业、武汉耐火材料厂、武钢耐火材料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华新水泥股份公司、葛洲坝股份公司、湖北摩擦密材封材料厂、沙市石英玻璃厂、湖北恒莲石墨股份、应城石膏矿、武汉市吴角材料公司、三环墙材公司、凯龙集团、襄樊华光厂、湖北汽车工程槊料厂、湖北化纤厂有机高分子材料东风轮股集团、中南橡胶集团、武汉征仪康琪公司、湖北化纤、湖北迈亚复合材料欧文斯玻璃容器公司、湖北银鑫铝复合材料公司、武汉理工大学精细化工材料沙隆达集团、仙桃农药、武汉有机实业公司、荆襄化工、楚源精细化工、老河口化工集团、荆门石化、武汉石化、江汉石油学院、武汉双虎涂料、襄樊制漆厂、省化学所、孝感亚风集团、葛洲坝粘合剂公司、宜化集团、葛化集团、双环集团生态环境材料利川齐跃化工公司、武汉绿华降解塑料公司、武汉远东绿世界、楚虹化工纳米材料湖北顾地塑胶公司、地大纳米材料制造有限公司、鄂州独峰化工有限公司37 表11构机容内支撑机构已建拟建知识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学科与大学武汉大学农田水利工程、华中科大热能工程武汉大学、华中科大、三峡大学重点实验室热能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泥沙工程教育部开放实验室(相关)、武汉大学水机电固渡过程教育部开放实验室、高电压工程教育部开放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武汉大学水利工程、武汉大学高电压工程、武汉大学水工结构技术开发平台技术开发机构华中电管局电力实验所、高压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华中电管局技术中心省技术中心技术转移平台37 表12产业名称支撑企业(基地)水利工程葛州坝公司电工及输变电设备湖北开关厂、红旗电缆厂、湖北变压器厂、广水变电陶瓷厂水力发电设备及系统长动集团37 表13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一览表序号基地名称依托(所在)地区批准单位批准时间1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计委20012国家火炬计划武汉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部2001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外经贸部、科技部20004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武汉东湖开发区庙山小区科技部20015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武汉东湖开发区、黄石高新区科技部20016国家火炬计划湖北软件基地武汉东湖开发区、黄石高新区科技部20017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武汉市石乔口区科技部20029国家火炬计划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省(市)湖北省、武汉、黄石科技部200210国家火炬计划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武汉市科技部200211国家大学科技园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部、教育部20013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