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生殖道微环境及性生活质量的分析

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生殖道微环境及性生活质量的分析

ID:26826294

大小:1.29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8-11-29

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生殖道微环境及性生活质量的分析_第1页
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生殖道微环境及性生活质量的分析_第2页
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生殖道微环境及性生活质量的分析_第3页
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生殖道微环境及性生活质量的分析_第4页
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生殖道微环境及性生活质量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生殖道微环境及性生活质量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前言前言20世纪80年代微生态学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是研究正常微生物菌群与宿主相互关系的学科。多种正常微生物菌群存在于女性生殖道的微生态系统中,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保持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进展以及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对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环境的深远影响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也为改变女性生殖健康及其预后提供科学依据。1982年Dederlein研究发现,健康女性阴道内主要由需氧菌、厌氧菌及病原体构成,并寄居于生殖道内,与阴道之间形成动态平衡,但并不致

2、病。生理情况下,以乳杆菌为优势菌,维持阴道酸性环境,从而保证阴道的自净作用[1]。女性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影响生殖道微生物菌群最重要的因素。此外,避孕方式、个人饮食、卫生习惯、初次性生活年龄、性生活频率、性伴侣数量、性传播疾病等是影响因素。因此女性生殖道正常微生物菌群非静止不变的微生态系统,微生物菌群与宿主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2],平衡中任何微小的改变,如病原体入侵等,均可导致炎症的发生。女性生殖道内宫颈与阴道相连,共同组成生殖道微环境的防御屏障,主要包括由正常微生物群组成的微生物屏障、完整管壁结构对抗病原体入

3、侵的机械屏障、管壁下淋巴组织细胞组成的免疫屏障和生殖道内具有对抗病原体感染的化学屏障。这四种屏障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任何一方面发生紊乱均会导致屏障保护机制失衡。正常女性宫颈管黏膜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当生殖激素水平发生周期性变化同时,所分泌的黏液成分和性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宫颈阴道部与阴道鳞状上皮相延续,阴道炎可引发宫颈阴道部病变[3],宫颈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的边界称为鳞柱交界区,交界处可能存在于内、外宫颈或阴道穹窿的任何一点,鳞状上皮化生发生的区域为转化区。鳞状上皮化可能是宫颈阴道部重塑的机制,激素水平、酸碱度变

4、化、慢性感染及精液等是否为独立的诱发因素尚不确定。由衣原体引起的慢性感染可能加剧这些变化,特别是宫颈阴道部有大面积糜烂1----万方数据----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前言或异位者。多因素分析发现,与早期鳞状化生有关的唯一因素是性活跃的年数,且与之呈负相关,精液、创伤和性传播疾病可增强鳞状化生相关的成熟过程,和性行为有关的因素被认为影响移行带发展,如感染、灌洗和避孕药的使用,一生中性伴侣的数量与异位呈负相关[4]。正常女性上生殖道为无菌状态,下生殖道存在多种菌群,如需氧菌、厌氧菌、霉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但阴

5、道内存在乳杆菌维持阴道低PH状态,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保持生殖道微生态的稳定。但也易受月经周期、性活动、避孕方法、分娩、手术及抗生素使用的影响,导致生殖道感染的发生。支原体、衣原体是女性生殖道中的常见病原体,衣原体是与多种生殖道和围产期感染有关的细胞内细菌,2%~25%妇女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阳性,单纯疱疹病毒(HSV)也能导致无症状性宫颈感染,在成年女性的调查中,生殖道中可分离该病毒占0.02%~0.1%[5]。正常精液产生过程中,精子通过附睾时获得能量,并与其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具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肽,精

6、液射入女性生殖道后,在凝固状态时抗菌活性最强,其抗菌活性来自精液凝固蛋白衍生肽[6,7]。赵晖等[8]发现精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抗菌肽(hCAP-18)。Liu[9]等亦证实一种来自附睾可吸附在精子表面的多功能糖蛋白β防御素(DEFB126),短时间内抗菌肽被水解为多肽,参与抗菌防御及免疫调节功能,对精子制动、获能及保证精子在女性低PH的阴道环境中免受病原微生物的干扰高效运行达到受精部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顺利完成受精过程,因此推测精液中可能存在某种天然的抗菌机制。由此,我们提出假说:无精子症患者精液成分和性状

7、与正常生育男性精液存在明显差异,直接影响其配偶的生殖道防御屏障的功能状态,容易导致炎性病变的发生。本研究收集我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配偶和精液正常者配偶(因女性输卵管因素),于围排卵期进行宫颈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宫颈脱落细胞DNA检测,宫颈粘液Insler评分、精子-宫颈粘液接触试验,并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调查问卷对两组配偶性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无精子症患者配偶的生殖道防御屏障及性生活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及可能的机制,为实施ART助孕患者配偶生殖道环境提供早期评估和干预性治疗

8、,以改善其助孕结局,并通过相应的性心理疏导,提高其性生活质量。2----万方数据----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1研究组收集2013年4月~2013年12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的不孕不育患者105例,按照第5版《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手册》精液诊断标准分为无精子症组和精液正常组,其中49例无精子症的配偶作为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