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ID:26816980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_第1页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_第2页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_第3页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_第4页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变化,资产减值问题已经引起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从经济学和会计学的角度全面解析了资产减值会计的涵义,并创新性的提出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观。  关键词:资产;资产减值;会计目标    1资产减值会计的涵义    1.1资产的涵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向企业注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未消逝成本观强调,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过程。在这种观点下

2、,资产负债表沦为成本摊销余额表,企业资产的价值不能得以真实反映。经济资源观根据会计原则来界定资产,认为资产取决于依据公认会计原则对经济资源的确认和计量,这显然颠倒了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确认的主从关系,仍然未能揭示出资产的本质。  我国在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这一定义没有真正反映资产的质量特征,忽略了作为企业资产的最基本性质,即资产应当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直接的后果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不能再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因其符合资产定义,而仍然作为企业的资

3、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造成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也失去了真实性。前几年出现的中农信、广国投、海发行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财政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采用未来经济利益观对资产进行了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按照资产的这一不可或缺的特征,不具备可望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也不能作为资产继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我国资产的定义更偏重于拥有和控制,这是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息息相关的,而且,此定义也符合会计原则中

4、的稳健原则。  1.2资产减值的涵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资产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高于或等于其市场价格时,才会做出资产购置决策。但在有效市场上,供需双方的互动往往会导致商品的预期收益等于商品的生产支出加合理利润,亦即等于其市场价格。因而,购入时的资产价格代表了当时对资产在其寿命期内所能产出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合理评价,并且在购买当时也已预计到资产的价值会随时间的流逝及资产的使用而减少。但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在购买时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从而导致资产取得时的价值会与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在特定时点上产生差距,而这个差距即资产的减值。  从会

5、计学的角度看,由于“受到基本假设和原则的制约……按经济本质定义,资产确实是未来的经济利益,但用于会计确认,有些问题就不好解决”。因而,在对资产进行会计定义时,应当考虑资产的计量问题。正是基于此,在会计学角度看来,资产减值是分别运用历史成本与可收回金额这两种计量属性,对同一资产进行计量所产生的计量差异。  由上可见,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在会计上则体现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历史成本。    2资产减值会计的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观    会计目标不仅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而且也是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

6、。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期望达到的预期目的或境界,它是会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决定着整个会计活动的发展方向和方式,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会计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呢?这似乎还难以形成共识。由于研究者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不同。西方会计学者在会计目标问题上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会计目标理论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2.1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比较完善的理论,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公司制下,由于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这样,在委托者

7、和受托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公司制下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客观上要求会计反映和报告受托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观。  该观点认为,会计涉及三方:受托者、委托者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是处于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中介角色。由于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往往存在着利害冲突,所以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中立性、不偏不倚性等等就显得尤其重要,会计人员只能以“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到委托受托责任关系之中,反映和报告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会计人员的行为既不受委托者的影响,也不受受托者的影响,而只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