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要生活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要生活化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化;兴趣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那么,我们如何把数学课放到生活中去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才能积极主
2、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太阳从地平线慢慢的升起或太阳慢慢的落下这一动态效果,让学生观察太阳升起或落下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画出直线和圆所有的位置关系,并进行总结、讨论。通过真实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体会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找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如在讲解“平移”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引用电梯的上下移动以及其他动态的生活图片,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增加生活经验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3、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因此,如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融入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从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那么,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在认识数学的同时,还能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源动力。比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节内容时,我没有采用教材上的例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例题进行了改编,我根据刚刚结束的校运动会出了两道例题。课上首先展示了校运动会现场一些精彩的比赛场面,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回了校运动会举行的那两天,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
4、,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为了不让学生过分把精力分散到运动会上,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学习的任务,留有充分的时间联系教材进行自学,最终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得出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乐于自主学习,才易于探究学习,才有可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会自主发现知识、归纳结论、总结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三、通过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应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知识融会
5、贯通。因此,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就应该把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才会产生终生学习的愿望。比如在学了相似三角形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测量旗杆、树木、房子等等不太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这个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定方案。测量前可以先分好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方案,然后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并标好要测量的数据和准备好测量所要用到的工具。第二阶段:验证方案。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以预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验证,这时仍以第一阶段分好的小组进行,教师可以在旁指导学生数据的收集。第三阶
6、段:归纳、小结。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对方案验证的结果做一个评述,可以让每个小组把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做一个介绍。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只要我们始终能用“爱心”去了解、理解、关心学生,
7、用精心备课,不断的继续学习充实、改进教学,那么就会促使学生学会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