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ID:2679882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_第1页
“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_第2页
“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_第3页
“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_第4页
“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摘要:“问题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教学的起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这种学习来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从而加强他们学习热情度,也就是要把学生创造精神的本质激发出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不仅能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提出质疑的勇气与能力,争取养成多思多问、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这样就为学好历史以及其他各门功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也提高了当代中学生的自身素养,使他们能够尽快的将来更

2、高层次的教育以及科研,成为社会发展所亟需的全方位人才。中国4/vie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1003-9082(2015)09-0238-01  新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

3、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然而高中历史教学的客观现实,总是不能令人乐观:课堂效益不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不高。这使我们意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教学中,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益非冲破这套程式不可,而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式教学。  一、“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问题式教学的创始人是杜威。,他认为,儿童并不是先了解了事物以后才利用事物的,而是在利用事物达到某一目的的过程中了解这

4、一事物的。问题式教学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并认为只有把教学和学生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有内在的自发的兴趣。  二、“问题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提出问题、以疑导学。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尽量让所提出的问题呈现出多种形式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的欲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二步:自学思疑、横向议疑。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出自己一定的结论或形成一定的见解、看法;然后有目的组织学生进行横向交流

5、,展开讨论,以互相启发,推动问题教学走向深入。  第三步:充分解疑、总结升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给予总结后,对于有难度的问题,对于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对于教材知识的关键点,必须额外进行重点讲解,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  三、“问题式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课堂教学的问题目的要明确,具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不能盲目、随意。教师要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的衔接点、情感的触动点等处精心设计问题。比如,我在讲授《走向“大一统”的

6、秦汉政治》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分层次上,都要把课本知识掌握好,精心设计以下的问题: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有哪些?秦朝采取了哪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秦朝的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影响?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是非?  2.课堂教学的问题要具有新颖性  与其他的课程所不同的是,历史课本上的内容比较明了,学生很容易看懂。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只是一味的去读课本,或依据教材直接提问,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对学习历史也失去了兴趣。例如:我在执教《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时,针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举了如

7、下的问题:1999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美国破坏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条?2001年在中国的南海领空发生的美国侦察机撞落我执行巡逻任务的海军航空兵战斗机事件,美国违反了五项原则中的哪一条?这些问题的设计既突出了重难点,又加深了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课堂教学的问题要步步深入,具有阶梯性  人们认识问题时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如我在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8、》一课时,就是这样设计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是“一国两制”?它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用史实来说明“一国两制”构想的可行性。“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了哪些重大发展?这些问题设置的很有技术,环环相扣,引领学生由浅入深的去了解这一制度,并对其产生深刻的感悟。这既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又让课堂的效率大大的提高。  4.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