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86378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我区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三连丰”,连续跨上2250万吨、2500万吨和2750万吨大关;畜牧业实现了“十二连稳”,2016年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36亿头只,年均增长4.7%;“十二五”时期,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先后跨越了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大关,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我区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粮食总播面积和产量的60%和80%,羊存栏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79%;玉米“一粮独大”、羊“一畜独大”的
2、单一种养结构明显。受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以及进口冲击等因素影响,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未契合消费者需要,造成农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着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调整优化我区农牧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中国2/vie 一、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改善农牧业供给体系 农牧业供给侧突出问题是生产还没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买难”与“卖难”并存。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把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农畜产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创新农畜产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适销对路的农畜产
3、品。大力实施“粮改饲”和“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开展千万头肉牛发展专项行动,在粮食主产区推动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不断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畜群畜种结构、种养结构,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形成多元支撑的农牧业发展格局,构建农牧有机结合、种养循环、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围绕“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目标,结合“粮改饲”试点项目,在农区养殖聚集区,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在农牧交错带,扩大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鼓励养殖大户、规模化养殖企业采取土地流转等方式进行规模化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提高种植比较效益。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
4、,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渔业等种养结合循环农牧业试点示范,实现我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一)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依托我区资源优势,顺应自然、顺应环境、顺应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我区强筋小麦、优质稻米、高蛋白大豆、绿豆、荞麦、莜麦、谷子等绿色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化玉米品种种植结构,重点围绕玉米深加工企业需求,推广种植加工专用品种;围绕农区畜牧业聚集区、农牧业交错区养畜需求,推广种植专用青贮或粮饲兼用活�成熟品种。大力发展马铃薯主食化的同时,围绕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商品薯“三薯”协调发展,提高优质、早熟、专用品种和适合主食产品开发的品种种植
5、比例,到2020年,全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鲜食薯种植面积达到2:3:5的比例。大豆在稳定高油大豆基础上,扩大高蛋白大豆、芽豆和豆浆豆、豆腐豆等品种种植面积。加大蔬菜产业发展力度,重点突出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促进设施蔬菜、露地冷凉蔬菜、加工蔬菜协调发展,建立丰富多样、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放心蔬菜基地,到2020年,全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50万亩。 (二)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我区科尔沁肉牛和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巴彦淖尔肉羊等地域品牌优势,加快种养业协调发展。牧区稳定养殖规模,提高个体单产,提升草原品牌核心竞争力;农区增加牲畜数量,提高繁殖率
6、,提高品质效益。调整优化基础母畜种群结构数量,继续实施以提升牲畜个体产出为目标的“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加快品种改良步伐,通过提高牲畜个体产出,提升养殖效益。加强引进和自繁相结合,促进优质肉牛提质增量,实现北繁南育。 二、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匹配资源配置 目前我区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与资源禀赋条件不尽匹配,应主动适应资源禀赋、市场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变化,坚持以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农牧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
7、、宜渔则渔,着力推进农牧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升级,提高农牧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 (一)优化种植业区域布局 河套土默川平原农牧业主产区、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主产区及大兴安岭沿麓、阴山北麓农牧业发展带等。加大玉米功能区建设,重点支持光热水资源丰富的西辽河流域、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等优势区域发展籽粒玉米生产,提升优势区域集中度和规模化玉米种植水平,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鼓励农区养殖聚集区和农牧交错带发展粮饲兼用全株青贮玉米生产;压缩高海拔、高纬度、冷凉及严重干旱区域玉米生产。建设马铃薯产业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