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ID:26783408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_第1页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_第2页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_第3页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_第4页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关键词】大豆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大豆异黄酮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成熟种子〔1〕,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大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食物之一。大豆异黄酮由于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具有雌激素样用,故称之为植物激素。近年来对大豆及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具广泛的生物效应,能预防和治疗癌症,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防止鼻出血、抗炎、改善骨质疏松等。由于这些新发现使我们对大豆异黄酮防治疾病有了更新的认识,因此我们对大豆异黄酮近年来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化学结构大豆异

2、黄酮的基本骨架为3苯基苯并二氢呋喃,主要有黄豆苷元glycitein(7,4二羟基异黄酮)、染料木素genistein(5,7,4三羟基异黄酮)、大豆黄素(大豆苷元)daidzein(7,4二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2〕。天然存在的大豆异黄酮较多,共有12种,它们大多以β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关键词】大豆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抗肿瘤作用大豆异黄酮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成熟种子〔1〕,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大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食物之一。大豆异黄酮由于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具有雌激素样用,故称之为植物激素。近年来对大豆及大

3、豆异黄酮的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具广泛的生物效应,能预防和治疗癌症,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防止鼻出血、抗炎、改善骨质疏松等。由于这些新发现使我们对大豆异黄酮防治疾病有了更新的认识,因此我们对大豆异黄酮近年来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化学结构大豆异黄酮的基本骨架为3苯基苯并二氢呋喃,主要有黄豆苷元glycitein(7,4二羟基异黄酮)、染料木素genistein(5,7,4三羟基异黄酮)、大豆黄素(大豆苷元)daidzein(7,4二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2〕。天然存在的大豆异黄酮较多,共有12种,它们大多以β葡萄糖苷形式存在,其中起生理药理作用的主要

4、是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大豆食物中的异黄酮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不易被生物体吸收,苷在人体的消化酶(特别是β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成苷元的形式才被吸收。2抗肿瘤作用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的居民乳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低,同时激素依赖性疾病发病率也较低〔3〕。近年来Hom等〔4〕提出,亚洲国家居民大豆的高消费量是这类癌症低发的主要原因。Joann等〔5〕在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和LNCaP研究后发现,染料木素能抑制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使细胞阻滞于G2/M期,并可通过上调p21GFT的增殖。方庆伟等〔10〕也报道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进行研

5、究,发现大豆异黄酮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iNOS的基因表达实现的。Zhou等〔11〕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能过诱导膀胱癌细胞系G2M期抑制使细胞发生凋亡,肿瘤生长抑制。Alhasan等〔12〕报道染料木素能抑制鳞状细胞癌细胞系NH4的增殖,能引起细胞周期抑制在S/G2M期,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井乐刚等〔13〕报道采用α脱氧核糖氧化法和连苯三酚氧化法,分别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自由基均有清除能力,但随着大豆异黄酮的浓度增大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大增强,而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却呈下降趋势。

6、张俊文,刘颖等分别报道采用MTT法检测法,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大豆异黄酮处理SGC7901细胞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阻抑细胞周期进程有关,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阻抑细胞周期进程可以是大豆异黄酮抗胃癌作用的机制之一〔14,15〕。马吉祥等〔16〕还报道大豆异黄酮可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大豆异黄酮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而胃癌细胞发生凋亡。河福金等〔17〕也报道大豆异黄酮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以及减少肿瘤的血管生成,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减少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的体内

7、生长。徐璐等〔18〕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免疫细胞的体外作用时发现,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苷元体外能剂量依赖性的刺激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增强NK细胞活性,这种增强的免疫功能可能是大豆制品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余丽梅等〔19〕研究大豆异黄酮对YAC1细胞及小鼠ESC艾氏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时发现,大豆异黄酮能明显抑制YAC-1细胞和小鼠ESC艾氏肉瘤的生长,同时也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可增强正常雌性小鼠免疫功能。闫祥华等〔20〕报道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抗脂质过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