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7663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进展【摘要】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能获得药物在体内的各种信息。随着近年的科技进步,体内药物分析发展迅速,更快速、更高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高自动化的分析方法已成为今后体内药物分析发展的新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本文综述了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进展。【关键词】体内药物分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免疫分析联用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1]。体内药物分析借助于现代化的仪器与技术来分析药物在体内数量与质量的变化,以获得药物在体内的各种信息,有助于从生产、研究、临床使用等方面对药物作出估计与评价
2、,从而改进和发展[2]。目前,应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色谱法色谱(Chromatography)技术具备分离和分析的双重功能,且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同时分析结构相似的药物和代谢物等,一直是研究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最强有力的手段。色谱法可分为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最为常用,特别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现已成为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并常作为体内药物分析中评价其它方法的参比方法。1.1柱切换技术柱切换技术(columnsS)联用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文红梅等[
3、3]用LC/ESI/TOF/MS测定了环维黄杨星D在Beagle犬血浆中的浓度,对环维黄杨星D在犬体内的药动学进行了研究。于治国等用LC-MS鉴别出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1.3.2色谱与核磁共振联用技术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NMR)仪在灵敏度、分辨率、动态范围等方面技术的提高,色谱(特别是HPLC)与NMR仪直接联用已成为可能,并已经成为体内药物分析中有力的结构鉴定技术之一。目前HPLC-NMR联用进行体内药物分析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尿液中代谢产物的研究。为了解决NMR的灵敏度低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截流模式或采用高频仪器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这些均为LC-NMR
4、联用技术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1.4胶束色谱法胶束色谱(micellarchromatography,MC)法是一种在常规色谱柱上实现体液样品直接进样分析的色谱方法。MC使用表面活性剂SDS的水溶液作为可溶解血清蛋白的流动相,使血清蛋白保持溶解状态而不干扰测定。早期MC的主要缺点是分辨率低,对蛋白质与固定相之间以及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显示,降低流动相中SDS的浓度使其低于CMC,提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如甲醇)的浓度,既能对生物样品作直接进样分析,还可以得到较高的分辨率。2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HPCE和高效液相色
5、谱法(HPLC)相比,相同处在于都是高效分离技术,仪器操作均可自动化,且均有多种不同分离模式。差异在于:HPCE用迁移时间取代HPLC中的保留时间,分析时间比HPLC短;对HPCE而言,从理论上推得其理论塔板高度和溶质扩散系数成正比,对扩散系数小的生物大分子而言,其柱效就要比HPLC高得多;HPCE所需样品为nL级,最低可达270fL,流动相用量也只需几毫升,而HPLC所需样品为μL级,流动相则需几百毫升乃至更多;但HPCE仅能实现微量制备,而HPLC可作常量制备。HPCE和普通电泳相比,由于采用高电场,分离速度要快得多;检测器除了未能和原子吸收及红外光谱连接以外,其他类型检测器均
6、可连接检测;一般电泳定量精度差,而HPCE和HPLC相近;HPCE操作自动化程度比普通电泳要高得多。胡晋红等以MECC分离模式,以酮康唑为内标,建立了适合环孢菌素A临床治疗监测的定量分析方法。3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的原理是被分析药物(Ag)和标记后的该药物(Ag*)与该药物的专属性抗体(Ab)竞争有限的结合部位,未标记药物(Ag)的浓度决定于标记药物(Ag*)与专属性抗体(Ab)结合的量。它将分析方法与免疫原理相结合,进行超微量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用量少、样品一般不需进行预处理等优点。因此,该法特别适合分析大批量低浓度的体液样品。其缺点是测定药物的种类受试
7、剂盒供应的限制,且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不如色谱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