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摘要: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而综合创新能力不强。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大量的工程创新型人才。我国工程师主要来源于高等工科院校毕业生,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仍然存在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联系实际不够、市场意识淡薄等诸多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为此,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与企业紧密合作等培养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一些对策和突破口。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企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二、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不少工程技术人员感到,由于传统教育
2、因素影响,使自身缺乏必要的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创意与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从而造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先天不足,影响了在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他们迫切希望大学教育加强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如何做好创新教育是个庞大的课题,这里提出几方面作为突破口: 1.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的训练,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创新人才来说,实践能力至少与理论知识同样重要,当然实践能力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但集中教育阶段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工作阶段中不可得的[2]。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强工程实践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考虑工程的综合性及其技术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特点,学校应突出工程特
3、色、注重市场需求、技术水平领先,以培养现代工程师为主要目标。 要努力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让大学生到企业实习,真正在企业中发现问题,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协同解决问题。在突出工程实践特色的同时,鼓励、支持工科高校教师、学生跨学科组成合作团队,深入企业第一线,建立以解决工程问题为核心的培养体系。 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一次“实战演练”。这就要求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来源于工程实际和科研课题,做到“真题真做”。在这一过程中,激励学生发挥独创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现
4、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辨析、选择、更新和重组,删去那些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补充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及企业需要的有关知识。教学内容还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法律、管理、沟通等方面。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好习惯。 3.培养复合型人才 企业目前最缺少的是既懂技术又会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要重视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一般人才大规模培养的基础之上,高度重视能够带动一个企业、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产业的“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5、,利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为造就茅以升、詹天佑式的我国21世纪的工程大师和巨匠奠定基础。 4.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针对目前工程教育中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训练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努力引进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也可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当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 高等学校还可通过厂校联合进行科研、教学,选派教师到工厂、企业锻炼,指派教师参与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参与学生实践实训指导等,以提高实践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眼前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某些工科青年教师进行实践再教育,如鼓励青年
6、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对应的工程技术岗位实际锻炼一段时间,培养工程意识和能力。 5.与企业紧密合作 高校可充分利用校董事会、校友会、校企合作会等组织机构,把培训大学生创新智能的相关实践课堂尽量多建在相关企业中,建立产学双方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良性协作关系。高校还应发挥自身的人才与技术优势,通过与企业组建紧密合作型的研究开发中心,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注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转变技术创新意识,积极配合、参与企业的重大工程技术创新活动。 高校还可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生产实践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继续工程教育服务,传授科技最前沿的内容,加快其知识更新速度,以加强与企
7、业的紧密联系,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步伐,全面增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下,产品的竞争说到底是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竞争。能否尽快培养与造就一大批高质量、多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就成为提高国家工业竞争力、实现强国之梦的关键,更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高校应主动出击,加快工程教育的改革,强化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大规模工程开发提供人力资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