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68100
大小:1.88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1-28
《大学生审美文化第五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中国审美文化的源头——儒释道文化前言从总体上讲,中国的大一统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要义是一种集体文化,讲求天人合一)1、传统人文(人本)主义——文艺复兴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更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从个体上讲人的全面发展,从群体上讲解放全人类,人要在解放全人类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方面的例子有:苏联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静的顿河》,《保尔》,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保卫延安》,《野火春风斗古城》,《新儿女英雄传》,《暴风骤雨
2、》,《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寂静的山林》,《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三进山城》,《奸细》,《甜蜜的事业》,《今天我休息》,《国庆十点钟》,《车轮滚滚》,《锦上添花》等。2、新人本主义思想——非理性的人本主义。跟传统人本主义相比,理想、崇高一扫而光,追求感官刺激,属于感性的人本主义,逐渐从牺牲个体保存群体到极端的个人主义。《日瓦戈医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3、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分类:一是庙堂文人,屈原、苏轼等;二是江湖文人;三是隐士文人,但缺乏像鲁迅这样的广场文人——传经布道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1,西
3、周时天命观2,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轴心的形成3,汉唐儒学地位的确立和儒释道格局的形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和君权天授佛教的传入隋唐儒释道并起4,宋明理学的创立及中国文化格局的定型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以人伦为中心的文化)1,世界观(解释系统)—天人合一本体论:天道论时空观:华夏中心主义历史观:退化论天人合一: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易经》有明确论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署,乾道成男,坤
4、道成女。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纹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观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这样,就把阴阳的概念和自然、人世中具体的秩序天地、寒暑、男女、乾坤、尊卑、吉凶、动静、刚柔通体一观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二元对立是完全不同的。2,价值观(价值目标)—民本思想价值目标:社会的整体和谐价值主体:人民(得道即民心。)3,行为准则(规范系统)—和谐中庸道德核心准则:中庸之道中庸根本根据:阴阳相生相克4,信仰体系:信仰对象:天信仰的维持:宗法制度中国帝王是相对王权,是实力主义的结果,打得赢为王,王朝更迭使每个有野心的人额能过一把皇帝瘾;日本是从君权神
5、授直接过渡到君权是神的化身,天皇就是太阳的后代,千古不变。中国官僚是皇权统治手脚的延伸,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官僚采用任期制,定期轮换不在家乡,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条件下鱼肉百姓的现象严重,因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科举制度与农民的个人主义精神相结合产生中国经济的混合经营体制,以饭碗为特征的国有企业与高流动性为特征的民营企业这一中国特色的经营体制,通过等级和考试设置职业上升阶梯。支撑科举制度的思想是孔孟思想,核心是中庸,它在本质上是活命的哲学,如何活得有意义,活得巧妙,都有一套说法。儒家文化提供种种原则,佛家因果报应,道家文化中的神鬼谱系。
6、儒家文化提供善恶标准,佛家因果说告诉人们作恶之人死后进入地狱,来世变成牛马,行善则进入西方净土来世投胎也要投向好人家;道教中的神鬼谱系告诉我们,神鬼时时监视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念之善神必保佑之,一念之恶鬼必缠上他。这种三教合一的文化模式,使得传统的中国人形成了恪守封建纲常伦理的被动意识,保守、内向、安分守己、被动挨打的性格,这样的群体自然就会呈现出超常稳定的特征。以家族为社会生活的中心,消除了个人和社会的对立冲突。西方作品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描写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冲突。三,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的转型1,传统文化的衰落2,时代主题的改变:
7、西方的挑战从秩序文化(非生存预设)到发展文化(现代化)3,新文化运动的三大贡献民主与科学,进化论、白话文4,三大支流: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自由主义不同流派的学者都指责新文化运动摧毁了传统文化。事实正好相反,它拯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确认一个基本态势:19世纪或更早,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进入穷途末路。(1)知识阶层原有知识结构无法应对面临的内政外交问题。“书小楷,诗八韵,将相文武此中进……昨日大河决金堤,遣使合工桃浪诗。昨日楼船防海口,推毂先推写檄手。”【魏源: 《都中吟》,载《魏源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 1976年,第675 - 6
8、76页】。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只能培养出知识如此贫乏的人。承平年代,萧规曹随,尚可马虎应对,稍有事变,只能手足无措,更不要说推动社会转型了。(2)对外部世界惘然无知。“岛夷通市二百载,茫茫昧昧竟安在。”“为问海夷何自航?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