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审美、文化

修辞、审美、文化

ID:23243738

大小:53.73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05

修辞、审美、文化_第1页
修辞、审美、文化_第2页
修辞、审美、文化_第3页
修辞、审美、文化_第4页
修辞、审美、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修辞、审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修辞、审美、文化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或语词选择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话语现象、美学现象和认知现象。隐喻与交流、隐喻与文化传统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学中的隐喻是隐喻的高级形态,它建立了以本体为外壳、以喻体为中心、以喻旨为指归的新型三角关系。文学隐喻在本体、喻体关系的建立方面具有个体性、多样性和独创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和重构喻体和喻旨的共同点。进而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构筑并造就了新的相似性。在文学隐喻中。隐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是显性的、外露的,而喻体和喻旨的关系常常是隐匿的、含蓄的。关键词:隐喻;修辞;相似性;互动;认知中图分类号:1206.

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9-0090-06修辞、审美、文化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或语词选择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话语现象、美学现象和认知现象。隐喻与交流、隐喻与文化传统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学中的隐喻是隐喻的高级形态,它建立了以本体为外壳、以喻体为中心、以喻旨为指归的新型三角关系。文学隐喻在本体、喻体关系的建立方面具有个体性、多样性和独创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和重构喻体和喻旨的共同点。进而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构筑并造就了新的相似性。在文学隐喻中。隐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是显性的、外露的,而喻体和喻旨的关系常常是

3、隐匿的、含蓄的。关键词:隐喻;修辞;相似性;互动;认知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9-0090-06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等人认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从一般的意义看,隐喻是偏离本义的表达方式,即用某个语词暗示某种意义并实现交流的语言现象。隐喻虽然在诗歌里应用最为普遍,但在小说、散文、戏剧、故事、寓言、神话等中也很常见。甚至也存在于演说、政论和科学著作中。可以说,隐喻不仅是重要的修辞手段和文学手法,也是重要的美学、文化和人类思维现象。一、隐喻的修辞学

4、“隐喻”(metaphor)这个词源自希腊文“meta-pherein”,意思是“转移”或“传送”,“它指一套特殊的语言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一物的若干方面被‘带到’或转移到另一物之上,以至第二物被说得仿佛就是第一物”。也就是说,在隐喻中,字面上表示某个事物的一个词或表达。可以不需要进行比较而应用于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如《诗经?桃夭》中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盛开的桃花与新嫁娘之间有某种相似性,以桃花表示新嫁娘,就是隐喻。在《修辞学》(一译《修辞术》)中,亚里士多德把隐喻视为语言转义的一种方式,隐喻是通过

5、引入两个事物的比较,脱离了字面意义而充当了一个相似物的替代品。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隐喻的两个原则,其一,“隐喻关系不应太远,在使用隐喻来称谓那些没有名称的事物时,应当从切近的、属于同一种类的词汇中选字”,这就是隐喻理论史上著名的相似性原则;其二,“隐喻还取材于美好的事物”,即隐喻作为转义应当产生令人愉快、耳目一新的效果。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又说,“隐喻就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名词借来运用”,“运用好隐喻,依赖于认识事物的相似之处”。这种研究方式可称为相似性思路,该思路假定了用于比较事物的特征先在于隐喻,隐喻的使用既可以借此物来指代与认

6、识彼物,还可以加强语言的修辞力量与风格的生动性。这样,隐喻便与类比、转移、借用、替代联系在一起。《荀子?非相》也说:“谈说之术……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也是强调比喻、隐喻的解说功能,说明中西方最早关于比喻、隐喻的研究有相似的修辞学背景。在古典修辞学中,隐喻尤其借助于相似性。隐喻作为比喻的一种,包含了把两个事物进行关联、比较和替代的精神过程,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态,这一点在诗歌中尤为明显。如《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用雎鸠求鱼来暗示男子追求女子。青青河畔的雎鸠在静静守候小鱼的到来和男子向心仪的女子

7、表白,具有相似性。而对于这首诗的解读,就要破解这相似性。中国古典诗词中对比兴手法的应用就利用了相似性原理,以彼物言此物,先吾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所以常常包含了隐喻。然而,虽然类比是中西方隐喻共同的作用原理,但具体的导向却不尽相同。加拿大学者高辛勇认为:“西方偏好隐喻是因为它的思维作用和它的导向超越的作用。中国的比则侧重于它的解说功用。”西方的隐喻强调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距离,重视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中国受到天人合一等宇宙有机论的影响,隐喻的建构致力于拉近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距离,走向了“比”的“类同”。无论是道家的“物化”,还是儒家的“

8、比德”,都有这个倾向。正如汉代的王符所说,“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潜夫论?释难》)。而西方学者尽管承认隐喻是“依靠‘内部’和‘外部’特征之间的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的修辞手段”,却主张隐喻自身的独立价值,“隐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