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5878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 寒窗苦读十余载,三尺讲台七八年,听到很多的老师对学生这样忠告:遇到不懂的问题要问老师,多问多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慢慢进步;也经常听到学生对老师的如此评价:这个老师上课满堂灌,讲得很多,问得很少,缺少师生互动,我们就是不懂……我们都认为: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但教师上课提问的问题又是所有问题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提问是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深入钻研、严密思维的良好习惯,能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能够增强师生互动、融洽师生感情。总
2、之,良好的提问活动可以制造亮点,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而设置问题则是教师对参差不齐、瞬息变幻的学情的驾驭,是整个教学水平的展现,所以语文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置。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本人从如下几个方面作简单分析。 一、提问的普遍性,关注每位同学。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一些学生不会合作,只在那里听好学生“主讲”,一些小组的学生
3、还在闲聊,尚未进入讨论状态。老师提问时这部分学生就是不知所云了。由此可见,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让“师生互动”变成“乱动”或“不动”。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的提问要像阳光普照大地,不能让沉默的同学更沉默,千万不能让差距越来越大。 二、提问的层
4、次性,做到先易后难。 我国最早的教育 三、提问的激发性,推动深层思考。 在讲授戏剧《雷雨》时,在了解了创作背景,理清了情节结构之后,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我抓住时机发问,鲁侍萍该不该要周朴园的五千元情感赔偿金?问题一提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要,一种认为不能要。然后,我组织他们辩论,最后总结再回归到课文内,通过分析人物台词,对鲁侍萍身上体现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的某些观念进行比较,课文中鲁侍萍撕毁了支票的做法带有中国传统道德的烙印,感情无价,真
5、情与青春是不能用金钱来换的。而学生们中已有很多人以现代的经济观点从“利”的角度出发来估算感情的价格。有同学认为不要钱太亏了,还有人认为要了以后仍然恨他,这与鲁侍萍的刚强、忍辱不屈的人格相比就显得低俗。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差异的比较中更能引起学生思辩探讨的兴趣,激发出热情,达到师生共享的效果。而探讨本身也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较深的认识,既学会了阅读,又升华了境界。这就是教师的提问问到了学生心里,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提问打开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催动积极思考,想方设法探究问题答案,最终更好地理解
6、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四、提问的研究性,调动创造思维。 深度的问题在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推进思维的纵向发展。主要针对优秀学生,或由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在讲授李商隐的《隋宫》时提问:全诗富于想象,找出其中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并说说它们的寓意。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深度思考、探究。既要注意表现虚拟、假设情形的语句与写实性语句的区别,而且要通过细心体会前者所蕴含的意味,了解其艺术效果。“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这是推想,是假设,也是夸饰之辞,但
7、却不是没有根据的瞎想,而是把握了史实和人物性格的合理推断,深刻表现了杨广穷奢极欲导致亡国的后果,而他还至死不悟。了解了这种假设语句的寓意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去探究《鸿门宴》,假如鸿门宴中项羽杀了刘邦,历史会怎样?引导学生推测结果然后再回到课文,事实项羽没能杀掉对手,这是为什么?从课文中筛选、归纳,来寻找原因,学生会更积极主动,会以更大的兴趣探讨。最终发现项羽人格的不足:1、对敌斗争胸无城府,早早出卖向他告密的曹无伤;2、沽名钓誉,为项伯一句“杀有功之臣不义”就放了刘邦,置范增多次举玉块而不顾;3、狂妄自大,
8、受刘邦的假意恭维而飘飘然。认识到草莽英雄的悲剧实际上是性格的悲剧,从人性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深化了思想境界。 可见,提问是一门艺术,小的方面说是服务于教学,大的方面说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手段。只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提问的方法得当,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定会达到极佳的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