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

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

ID:26746119

大小:5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_第1页
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_第2页
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_第3页
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_第4页
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应站在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体系上,与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及各种人文科学的思想体系结合起来研究。同时,西方大量存留的艺术家、艺术流派作品更有助于我们对同时期音乐思想史的研究。因为西方自古希腊以后,其音乐美学思想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音乐实践基础上的。  公元前6世纪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用数来测量琴弦的长度,发现弦长的比例越简单,发出来的声音就越和谐。通过音的和谐来自于数的比例这一主张,来探讨音乐美的本质。和谐是来自于宇宙规律,音乐作为天体中的规律,对人的内心具有净化的所用。古

2、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代表柏拉图也将和谐理论推广发挥,在他的美学思想中,音乐的美都源于道德和心灵,这也进一步延续了毕达哥拉斯的净化观,提出音乐美育。音乐对青少年性格形成起着积极作用。亚里士多德也在音乐美学的研究领域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认为音乐作用于情感,所以可以达到音乐美育的作用。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音乐具有重要的调节功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

3、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中世纪教会教父用音乐来宣扬教义,影响人的情感,同时又禁止世俗人民自由表现情感的音乐,因此,这时期对音乐美的认识是建立在神权基础之上的。在音乐的实践方面,经常可以发现宗教神权与世俗音乐的对立。波埃修就谈到:有三种音乐:宇宙音乐,宇宙的和谐或次序;人体的音乐,高尚的、健康的身心次序;以及应用的音乐,人们所做的,可以听到

4、的音乐。前两种音乐都无法用人耳去感知,只有第三种应用的音乐才有赖于乐器表现为人耳能捕捉的音响。  文艺复兴时期摆脱了中世纪长达千年的宗教对艺术的束缚,将艺术带入到普通民众中去。追求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的意识,所以,这时期的音乐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和声写作尚未建立功能体系;复调音乐写作手法已形成规模;器乐音乐逐渐上升超过声乐音乐占主导地位。音乐家将音乐审美当成激发情感的艺术,从音乐感性物质材料的属性上来激发人们对音乐的和谐感,也就是从音乐的和声、旋律、调式、节奏等形态来谈。此时期的音乐发扬了古希腊人本主义精神,为主调音乐、歌剧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巴洛克

5、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市民阶层的兴起,资本主义在意大利之外的整个欧洲发展开来。这一时期的艺术具有一种美学特征:艺术家们对艺术作品情感予以前所未有的投入。音乐形式上主要强调以下特征:节奏比前一时期有了更大的变化,节奏连续、反复、强烈;旋律常用颤音及自由运用其他加花装饰技巧,形成了该时期的一大风格。结构上,复调音乐、对位手法的运用在巴赫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但其旋律音乐在通奏数字低音的基础上,促进了歌剧音乐的诞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延伸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一些观念。作曲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该时期的

6、音乐审美规则。17世纪,意大利作曲家、威尼斯歌剧乐派创始人蒙特威尔第开始使用代表一定形象的主导音乐动机的主调音乐。乐队中的震音和拨奏演奏手法,在乐队中运用不协和音加强表现力,都表现出巴洛克时期音乐家相信人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代表的是情感派音乐美学思想。那不勒斯歌剧派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蒙特威尔第的情感表现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他在歌剧中首创了乐队序曲模式,为后来的交响乐套曲形式奠定了基础。乐器开始有独立的表现性能,并且在歌剧的伴奏中能够独立地塑造音乐形象。  18世纪在欧洲开展的文化运动,成为西方近代史上一个巨大的历史变革时期。该运动始于英

7、国,发展于法国,最后形成席卷全欧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欧洲封建主义制度,诞生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歌颂自由、平等、博爱,高举理性主义、人道主义旗帜的文化启蒙运动为思想理论变革做了准备。在欧洲乐坛上也发生了巨大变革。首先在音乐的实践中,音乐织体上和声性的主调旋律性音乐开始取代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乐队乐器日益完备,通奏低音逐渐从乐队中消失。这些现象与音乐理论界对于音乐美的剧烈争论有关。主张主情论思想的德国音乐理论家马泰松视旋律为音乐基础,他认为音乐的美主要来自于旋律的表现,音乐旋律能够引发人们内心的波动。而和声派的代表拉莫,站在传统音乐美学的角度上,对

8、音乐与数字的关系加以肯定,认为音乐的美应当看做是一门有规律的科学。启蒙思想还影响到一场歌剧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