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

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

ID:26741688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_第1页
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_第2页
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_第3页
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一、《生活与哲.L.学》课缺乏生活化教学的危害  1.学生独特个性发展的缺失  在为考试而学的旗帜下,学生成为认知体,传统高中哲学课教学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下,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课堂教学成了考试知识点的教学,于是,学生具体鲜活的生活被舍弃,学生的私心杂念被否定,学生作为具体的人的感受、困惑、疑问、体验等等被拒之课堂外;学生灵动独特的个性被忽略,造成学生独特个性发展的缺失。  2.学生创造力的缺失  《生活与哲学》课主旨之一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

2、造能力。而生活化缺失的教学方式是造成学生创造力缺失的重要原因。生活化缺失的《生活与哲学》课教学,让学生心无旁物地潜心学习,但学生的自信心和生活激情下降,创新视野受限,批判求异精神匮乏,情感体验苍白、单一。  3.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哲学本意是爱智之学,追求智慧。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而不是让人记住智慧。当前《生活与哲学》课教学的不足还表现在只看到了哲学理论本身,认为哲学就是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片面强调知识目标,却无视哲学了所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素养,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人格培养都有深远影响。  二、《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

3、教学缺失的原因  1.教育教学的功利性、社会本位、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学校在高考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下,一味追求重本率、高考录取率等,教育教学的全部工作几乎都围绕高考开展。评价教师的各种荣誉和奖励也以学生考试成绩而划定,学生的评价更是以考试成绩的优劣为标准。在这样的环境里,知识目标的达成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知识本位抓得红红火火,从而导致教学远离其本身所应有的生活导向意义。  2.落后教师评价机制和教学方式  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标准、理念、方式、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学的主导,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评价机制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在一些学校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

4、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的唯一依据,作为教师评优树先的重要的依据,这种单一的教师评价机制导致了教师教学急功近利,千方百计提高学生成绩。  3.生活化教学实施的条件不足  有些教师没有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意识,为追求知识目标高效、教学进度的完成,删除了多余生活情景,而有些教师没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不知道还有必要开发利用教材、辅导资料之外的资源。  三、改善《生活与哲学》课缺乏生活化教学的建议  1.树立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我们倡导《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学生体验和情感,赋予哲学知识以意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提

5、升学生生命质量和生活状态。  2.明确培养人的生活品质的教学目标  《生活与哲学》教学,追求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品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实现求真、求善、求美的和谐发展,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和谐统一。教学应选择为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  《生活与哲学》课教学要植根生活世界,立足于高中学生实际特点,实现科学理论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多样的。学生们自主探究

6、这一世界观的内在涵义是什么,然后试用事例证明并说明其方法论要求。学生在经.L.过一番思考讨论后,说出了很多事例:有学生说,俗语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说明了植物、水土、气候存在密切地联系,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的性质也就不同。  4.建立生活化教学的评价机制  生活化教学的评价机制是《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的内在要求,是新课标的要求,这对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生活化教学的评价机制是指评价方式、评价的过程都富有生活色彩、人性色彩和生活视角,对人发展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勇敢、进取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7、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提升生命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