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33965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8
《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促进和谐校园构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促进和谐校园构建摘要:贫困生问题是当前我国众多社会问题之一,其存在对贫困生自身发展及和谐校园构建都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及其特点,提出应从物质和精神、外因和内因多方面协同纾解贫困生困境,同时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关键词:贫困生问题;纾解;和谐校园 1当前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主要特点 (1)人数众多,涉及面广。据官方公布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另外,与贫困生个人相联结的是其身后的几百万个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因此对贫困生的关爱就是对几百万家庭的关爱;(2)贫困生分布呈现区域性和学校类属性差异。据统计,中西部地区高校与东南沿海相比,贫困生数量明显较多,有的甚至超过30%。像浙江这样的东部沿海地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10%左右。另农、林、师范、地矿类高校贫困生相对集中,比例也超过了30%。(3)由城乡差别产生的经济差距是贫困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把握贫困生问题,笔者在宁波大学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随机抽取了100名贫困生进行调查。关于贫困生问题形成的原因,结果显示:57.5%的来自农村或欠发达地区,13.8%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失业,12.5%的由于自然灾害或其它伤病等突发性事件,17.5%的是由于企业不景气等其它原因。(4)贫困生问题涉及贫困生的方方面面。贫困生问题虽发端于贫困,但并不只是贫困问题,它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包括外在生活、学习等物质上的贫困,也包括交往、心理等精神面的贫困,还包括对校园和谐、社会稳定的影响等深层问题。 2贫困问题对贫困生及校园和谐的影响 2.1生活上的窘迫 贫困,带给贫困生的首先是实实在在的经济问题。据调查,37.5%的贫困生月生活费都在300元以下。在宁波地区,300元的生活费仅能维持吃饭问题,其它日常开销便无法保障。人群中他们总是衣着朴素,没有条件像其他同学一样打扮得光鲜亮丽,甚至很长时间也不添件新衣服。吃饭尽可能买便宜的饭菜,地点也选择便宜的地方,很少外出就餐。诚然,他们确实生活在物质匮乏中,生活的自我满足度极低。并且也不能像其他同龄人那样,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常为生活担忧。 2.2学习上的被动 学习上,一方面由于忙于生计而在时间和精力上无法保证,另一方面相对其他同学,学习资源十分有限。这些因素妨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使其学习陷入被动状态。首先,学习时间有限。如前所述,贫困生为了生计经常要去做各种兼职,大部分的闲暇都被勤工俭学占据了,学习上多少有些力不从心。正如一位贫困生所说:“我每年通过勤工俭学能拿到2000元左右,但是这2000元意味着要浪费我400个小时,另外由于贫困我还要到外头找点家教什么的做做,这又要浪费我不少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学习。”其次,学习资源有限。这里学习资源主要指能为学习提供帮助的学习资料、学习用品或学习工具等外在的物质条件。①学习资料占有少,该买的书、该用的资料都无法及时买到。②学习工具占有少,像计算器、文曲星、电脑等之于贫困生,依然是一种奢侈,拥有者寥寥无几。 2.3交往中的不自信 调查中,当问到刚上大学时,最令你烦恼的是,32.5%的认为是人际交往,25%的认为是朋友太少。同时也显示,27.5%的人很少参加集体活动,15.2%的人表示自己喜欢独来独往。由此可知,一方面贫困生渴望与人交往,需要朋友,但往往朋友很少,不能很好地融入同辈群体中。从贫困生自身探究原因,应是交往中的不自信。首先是物质上的匮乏,作为贫困生面临囊中羞涩的窘境,在其简单素朴甚至有些寒碜的外表下,与人交往的热望与自信也随之消失。其次是成长环境所限而带来的能力欠缺。因其家庭经济条件,父母能为其营造的成长环境毕竟有限,且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相比之下,在某些方面肯定没有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 2.4严重的心理问题 调查中大部分贫困生有着良好的心态,但也发现部分贫困生存在消极悲观心理。首先表现为敏感、自卑、焦虑、脆弱及压力大等心理特征,他们往往把贫困看成包袱,承压能力有限,行为缺乏自信。同时,对现状不满,感觉不到幸福;对将来缺乏信心,也看不到希望。由于这种心理,其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某种程度的动摇和变形,于是倍感社会不公、极力放大社会黑暗面,从而产生悲观厌世心态。而这是一种危险信号,一旦外化为行为选择,则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会危及他人,有碍和谐校园的构建。 3多途协同纾解贫困生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1物质解困,是纾解贫困生问题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措施 贫困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上的贫困,所以,物质解困,是纾解贫困生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措施。调查中,当问到最希望的帮扶是什么时,28.75%的选困难补助、减免学费、贷款等,66.25%的希望多创造一些勤工俭学机会,而只有5.25%的选了需他人理解和同情。如把理解和同情看作精神解困的话,则前二者都应属于物质解困的范畴,其总和就占到了95%,所以,对于经济上缺乏保障的他们来说,物质解困依然是最期待最有效的措施。当然,物质解困其现状也并非尽善尽美。问卷调查中,18.75%的人认为贫困生的帮扶举措都是形式而已,能够享受的人毕竟有限,这说明目前的帮扶体系在运作中还没有做到实处,具体操作中存在不公平、模糊化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另有38.75%的人认为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治标不治本,这说明这一体系还未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所以,宏观上,帮扶体系应不断完善。只有建立贫困生帮扶的制度体系,才能使贫困生问题有根本的制度保障,只有不断完善贫困生问题的帮扶制度,才能使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落到实处,从而最有效地纾解贫困生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2精神解困,是纾解贫困生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精神保障 贫困生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往往是物质与精神的“双困”。而较之物质贫困,精神上的贫困具有更大的潜隐性和危害性。它不易被人察觉,但当其积聚到顷刻间爆发时,对整个校园和社会的震荡却相当大。这其中,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对于一个人而言,尤其是一个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与创造的空间,更需要有心理的支撑和成长的助力。”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层面看,精神解困必不可少,是纾解贫困生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精神保障。因此,从长远计,物质解困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解困。而要做好精神解困,首先,要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时刻关注其思想动态。贫困生的心理有其特殊性,思想上相对不稳定,而作为相关人员要经常留意并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以疏导。其次,要弱化差距感。差别产生差距。要使其在生活中逐渐淡化差距感及由此产生的疏离感。如多创造一些让其展示自身的机会,以增强其自信。也可增进贫困生与其他群体的了解和沟通,这样能使其积极融入其中,精神上的困惑和无助才能得以消减,心中逐渐也能升腾起幸福感。第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节。调节形式可以多样,如平时的谈心谈话,专门的心理咨询疏导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