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看中国的教育

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看中国的教育

ID:26726479

大小:371.1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8

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看中国的教育_第1页
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看中国的教育_第2页
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看中国的教育_第3页
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看中国的教育_第4页
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看中国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看中国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黄炎培的教育思想看中国的教育中文师本041班李晶学号0401012040黄炎培的生平黄炎培{1878——1965年},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从6岁起,即由母亲和叔叔教读四书五经,9岁后借读于外祖父家。1901年入南洋公学特班,从师蔡元培。1902年与蔡元培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董事。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江苏省议会议员。1915年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去美国考察教育,着重了解美国的职业教育,促进了其思想由实用主义教育

2、向职业教育的转化,1917年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以研究,提倡,实验,推广职业教育为宗旨的教育团体。为实践职业教育的思想,黄炎培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获得了一定实效,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1917年至1931年间,黄炎培参与了许多学校的筹建工作,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河海工程学校,厦门大学等。“九——八”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7月,应邀访问延安,作《延安归来》一书,积极促进国共两党和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1954年被选为全国

3、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5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其主要著作有:《学校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等。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职业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的方针职业教育的原则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地位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从理论价值来讲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从对社会影响来讲,在于通过提高国民的职业素质,使学校培养之材无不可用,社会从业者无不得

4、到良好训练,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乃至野无矿土,市无游氓,社会国家的基础由此而确立。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来讲,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问题,消灭贫困,并进而使国家每一个公民享受到基本的自由权利。在当时现状的中国,黄炎培的主张虽然充满了幻想,但的的确确表达了他力求改变中国教育和社会现状的美好心愿。对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他认为,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地位应该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一贯的是指应该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于个人的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要建

5、立职业熏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连贯体系。其中,进行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主要区别,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整个的是指不仅要在学校体系中应该有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并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应该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正统的是指职业教育的地位应该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并驾齐驱,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指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总要求。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十二个字,即“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论的核心是为个人谋生做准备。“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

6、育,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培养适用型人才,同时也解决了社会失业问题。“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职业道德与智能,使职业者能够胜任和热爱承担的职业岗位,从而能够有所创造发明来造福于社会和全人类。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特别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了教育目的观上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他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的崇高境界,实现了“谋生”与“乐业”的完美统一。还包含了他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次序的美好心愿,表

7、现了他的社会观和教育观。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顺应时代的变革,并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又及时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为“劳动者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造就新型知识分子”来服务好思想。职业教育的方针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平民化和科学化。一是他强调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必须与社会进行沟通并为社会服务,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组织和办学形式上都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平民化和科学化。一是他强调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必需与社会进行沟通并为社会服务,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组织和办学

8、形式上都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二是他认为办职业教育不仅要从发展资本主义商业着眼,还必须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他提出职业教育的重心应在下,真正“为大多数劳苦民众服务”,“要推广平民教育,主要从他们生计问题上着手”,体现了他爱国爱民的民主主义思想,说明了他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只有提高全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