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问津民俗文化

导论问津民俗文化

ID:26708367

大小:5.37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1-28

导论问津民俗文化_第1页
导论问津民俗文化_第2页
导论问津民俗文化_第3页
导论问津民俗文化_第4页
导论问津民俗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论问津民俗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民俗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孙庆忠对民俗的认识与定位民俗存活于“山野”,民俗是古老文化的“遗留”;民俗与传统的乡村文化有关,与现代的都市文明无缘。田野来风传统民俗观念的现代展演京西妙峰山碧霞元君信仰进香之后的 欢悦与满足!2007年春运将于2月3日开始,1月24日在杭州城站火车站内已经开始出现了返乡客流爆棚的场面。生活观察“春运”:传统民俗观念的别样传达2007年2月6日晚7时许,北京西站售票广场,聚满了排队购票的旅客。春运购票高峰。“春运”的民俗意涵2007年春运的40天期间,共有1.54亿人次奔波在归乡的路

2、上……“回家过年”背后——“家乡情结”还乡二00七年二月一日,在南京火车站,一名民工背着行李开心返乡。如影相随的民俗传统的民俗观念并没有因为我们拿着掌上电脑,穿上时尚靓装,就远离了我们。作为一种习俗惯制,它们总是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始终以不同的形式,传袭着过去,参与着现在,并干预着未来。对民俗与民俗学的判断其一,民俗文化支配着大多数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它潜移默化地养育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成为民族凝聚的基础,它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根基;其二,由于民俗文化始终以不同的形式,传袭着过去,参与着现在,干预着未来,因此民俗学,

3、就不仅仅是历史学、当代学,更是未来学。学习民俗学的意义与价值当我们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民俗和民俗学的时候,我们也便开启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对我们所属民俗文化的理性思考,也便踏上了回归生活的文化自知之旅!一、审视生活、理解文化的起点人生仪礼与人生周期诞生、成年、结婚、丧葬四大过渡性人生仪礼构成了人生周期的全部人生就是一条由生迈向死的直线……浮世现实的人生———成年礼—婚礼—————————————葬礼……诞生礼诞生诞生礼认识自我和理解人生的基点民俗文化给单纯的人生模式涂抹上丰富的色彩,使我们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了社会人、

4、文化人。从被父母接引到尘世,到儿女守护身边的临终送行,我们都会自觉地接受民俗赋予给我们的点点滴滴。二、民俗生活何以永续相“传”?衣食住行——“食”(个体生命的延续)婚丧嫁娶——“性”(群体生命的延续)民俗的本质:传“传”的内在机制“习俗化”(民俗养成)熟稔民俗符号获得民俗信息接受民俗控制传习民俗文化理解“习俗化”中国四大传统民俗节日的意蕴拜年:祝福吉祥清明的祭扫龙舟竞渡明月乡思民俗节日与民俗养成每逢佳节,习俗中人就会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在生活中,传承生活观念与生存本领,并对自己所属的民俗文化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

5、感与归属感。润物无声……正是民俗文化这种润物无声的传承方式,才使我们短暂的人生与那绵延不绝的文化根脉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三、民俗文化的特点与功能1.民俗文化的特点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在其漫长的流变中,满足着人们生存的需要,它也是一个民族、一种文明得以延续的根基所在。民俗文化从远古走来,在绵延相续中形成了在时间、空间,以及内涵上的六个特点:1.民俗文化的特点①口传心授、世代传习的传承性是民俗文化最基本的文化传递特点;②空间扩散,形成许多同质或异质的文化圈,是民俗文化借助地缘关系移动的传播

6、性特征;③以家族、村落、社区、民族等群体为单位,不约而同地参与民俗活动,显示出其群体性;1.民俗文化的特点④民俗文化因具有保守倾向而具有稳定性特征;⑤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民俗文化也呈现出了被动的变异性特征;⑥具有符号思维的象征性体系是民俗文化最为直观醒目的特点。2.民俗文化的功能民俗文化是在各个民族群体的民众中自然、自在、自发产生的约定俗成而又习以为常的文化。它的创造者、享有者、维护者和传承者是占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它左右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究其根本在于它不是广大民众生活的外在文化,而是民众日常生活本身,是每一个个

7、体生命中内化了的精神文化。因此,在民俗主体的习俗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2.民俗文化的功能①规范文化行为;②模塑文化人格;③传习文化成果;④整合文化心理;⑤调节文化生活。点评:民俗在文化发展的流程中,不仅有动势,更有流向。各种显型的习俗,既有传统的纹理,也有未来民俗可供展现的依据。因此,我们从博大而深厚的民俗文化现象入手从事民俗学的学习与研究,是对“文化失忆”的理性回应,更是审视我们自身所属文化的智慧之旅!四、作为学术研究的民俗学学科史上关于民俗之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历程(何为民俗之“民”?何为民俗之“俗”?)——民俗

8、学研究的前提。1.学科史上关于民俗之“民”与“俗”探讨①汤姆斯(WillianJ.Thoms):以乡民为主的国民②人类学学派民俗学家(EdwardTylor;AndrewLang等):乡民和野蛮人③从纳特(AlfredNutt)到弗斯特(GeorgeFoster):农民④多尔逊(RichardM.Dorson):乡下人和部分城里人⑤邓迪斯(AlanDund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