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方案

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方案

ID:13026215

大小:106.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20

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方案_第1页
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方案_第2页
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方案_第3页
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方案_第4页
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方案(草案)以问津书院为历史载体的问津文化,属湖北地标性文化品牌,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湖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杨松主席、王群老领导、尹汉宁部长提出的“做好问津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特别是要在收集与问津文化有关的历史资料方面施以推手,真正将问津书院打造成传承中华文明、培养时代精神的吸引地”的指示精神,拟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一、目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任何一个地区乃至

2、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伴随经济的强盛,而且伴随文化的兴盛。“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观点)。问津书院曾一度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东林书院齐名,在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问津书院折射出的“进取精神、和谐理念、民本思想”所形成的问津文化,通过语言、文字及各种具体的文化活动,渗透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曾是鄂东广大地区繁衍生息、不断旺盛的精神家园。组织编辑出版《问津文化丛书》,旨在梳理和研究问津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服务。

3、二、《丛书》构架《问津文化丛书》编写以清代《问津院志》为主要线索,遵循史实准确、内容翔实、以史鉴今的原则,真实地展示问津文化地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影响,体现一定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问津文化丛书》由《问津史话》、《问津人物》、《问津诗赋》、《问津文论》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独立成册。28《问津文化丛书》之一《问津史话》《问津史话》以史为据,以话辅之,图文并茂,全面介绍问津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影响。全书分7个部分,36篇章,约20万字左右。总序分序问津源流一、石碑惊现二、刘安建庙(汉始庙学)三、唐代兴教四、宋元延续五、明清兴盛(问津名世、独黄

4、为冠、康嘉御匾)书院讲学一、名儒主讲二、学规章程三、管理制度四、学派纷呈五、名士辈出书院祭祀一、历代鬯祭二、庙院供制三、文魁配祀四、礼乐祭器五、祀曲佾舞殿宇文韵28一、堪舆选址二、庙院合一三、人文特征四、儒佛意境五、中西合壁官绅修缮一、毛宝始修二、杜牧重兴三、孟珙扩修四、麟州筑室五、定向移建六、翼轸捐修胜迹遗存(典故传说)一、山川脉络二、九山奉圣三、名胜古迹四、项橐垒城五、农妇借斧六、子路问津七、颜回晒书八、孔子讲经文脉传承一、周边书院二、学堂兴起跋28《问津史话》编写示例之一宋元延续在唐末至宋初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地方的官学被废止,教育没落。然而,正是这种离乱的环境以

5、及官学的不兴,给了私学性质的书院更好的生存空间和更高的生存价值。(插配问津书院宋代遗存碑刻拓片及文物构件图)新洲“问津书院”宋时延袭唐代庙学。纵观“问津书院”的历史,其庙学与全国的书院一样,至南宋时发展较为兴盛。尤以南宋后期的庙学逐步趋于成熟,形成“楚黄”传播“廉、洛、关、闽”多学派的基地。成熟的标志有三:一是庙学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首先,“问津书院”的建筑格局基本定型,有讲堂、斋舍、先贤祠堂、藏书楼和仓廪厨房等;其次,“问津书院”活动规范化。其学术研究、讲学传道、收藏图书、刻印图书、祭祀圣贤和经营学田等“事业”基本配套;再次,“问津书院”职事分工比较明确,组织管理队伍

6、渐趋完备。二是庙学祭祀对象转向个性化。南宋时,“问津书院”祭祀的对象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在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同时,还祭祀能够象征本书院学术渊源与特色的人物,如子路、长沮、桀溺二隐士等。三是庙学教学方式实行多样化。“问津书院”的教育功能逐渐被强化,教学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不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相互启发,还开展不同层次的讲学活动。此时之所以如此,这与一大批鸿儒大师的积极参与、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有极大的关系。《问津书院旧志.<本末原序>》记载:“宋宗室士袅封国齐安,夙与宗辅、汝愚、朱紫阳、张南轩、吕伯恭、蔡季通游,一时诸儒往复其地。孟珙(字璞玉)守黄州,亦于止立庙设学,作

7、屋千间,以待游士”。(插配孟珙及诸儒画像)28南宋间,诸大儒往复授业,尤其是灭金抗蒙名将、民族英雄孟珙设学作屋,为后来“问津书院”的教学和建置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清光绪《问津院志》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其一生曾多次游学楚中,并对楚黄教育非常重视和关心,撰有‘黄州州学二程先生祠记’等文於黄郡。晚岁曾讲学孔子山庙学(即“问津书院”),并於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二月八日题诗赠像给孔子山庙学。诗云:‘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编’。”《问津院志。子朱子像图说》载:“书院自宋以来,即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