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

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

ID:26705760

大小:127.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8

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_第1页
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_第2页
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_第3页
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_第4页
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  周兴涛  摘要:宋代是典型的科举社会。武举在地位上低于文举,但它作为科举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受到社会的尊崇,其及第后的庆典仍有赐钱物、酒食、诰牒,也置闻喜宴、状元局等,依然有朝谢活动,只是其待遇、地位均比照文举而略低。地方社会(官方和民间)对武举者也建有武状元坊,作《题名录》以旌扬之,且有贡士庄、鹿鸣宴、义约等资助活动。武举子和武学生在参政意识上与文士同样积极,尤其对南宋政治影响甚大。宋代武举、武学是文治的表现而非尚武精神的反映。  关键词:宋代武举社会  史学家刘子健先生《史学的方法、技术和危机》一文认为宋代开启了中国“新传统时代

2、”,其给出的四点理由中有两点最重要:其一,自尊为正宗道统,排除不同的思想,同时特重教育,普及上下(连文盲的平民)都大体上遵守的价值观;其二,从旧传统演变为新传统,这过程是调和的,不是冲突的;延续的,不是中断的;缓进的,不是骤进的。[1]笔者以为这个判断非常有价值。新传统可以用“文治”来概说,过程演变的主要手段之一即教育与科举结合,形成科举社会,并影响深远。在此角度研究宋代武举、武学,对把握历史趋势不无俾益。  一、中第后的荣耀  教育与科举的目的是培养、选拔符合统治阶层标准的官僚,如何让其标准被广泛接受,最终成为引导社会的主流价值尺度,赵宋较李唐显得更为积

3、极和睿智。仅就武举、武学而言,即可分辨。  (一)在京的恩例与庆典。  由于及第和舍选后的释褐都是在京城进行,故一系列的恩例与庆典首先由此向各地辐射,明目之繁琐,气氛之热烈,堪称盛事。武举中第后的庆典活动大多比照文举而来,计有:  第一,赐物。主要为衣物和酒食。宋文举进士于太平兴国二年(977)赐袍,其功用在于使之感激“衣被皇帝之恩”。大中祥符元年(1008),“诏应登科人并庭赐绿袍、靴子、笏。”[2]武举的恩赐则较晚,且随意。元丰八年(1085),武举进士赵国徽等三十九人并赐袍笏、银带。元祐六年(1091),武举“特赐袍带靴笏”,但这仅是内借职郭彦卿一人

4、以三年磨勘为代价换回的。[3]其余人并未享此殊荣。南宋时,才成为惯例。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三:“武举进士,前三名照文科为状元、榜眼、探花,恩例各赐紫囊、金带、靴、笏。”周密《武林旧事》卷二:“武举人赐紫罗袍、镀金带、牙笏。”各时期略有差异,但紫袍、金带必不可少。又淳熙二年(1175)诏自今武举特奏名赐紫罗窄衫一领、一十两数金镀银五子荔枝腰带一条。咸淳元年(1265)毕祈凤武举廷试第五,赐紫袍、金带、象笏。衣物是身份的标志,文官皆绿袍,武官则是紫、金。宋人表达中第后的喜悦,说“程文奏御宸心悦,青紫纷纷换白袍。”[4]青是文举,紫则是武举。又台州之人“相继以武

5、举擢”,“自是联肩接踵,腰金纡紫,项背相望。”[5]通过服饰的变化,表明身份的提升。  赐酒食。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赐状元等三人酒食五盏,余人各赐泡饭。”目的是“饮食以将厚意”。[6]  第二,赐黄牒。元丰八年,文举进士由吏部给敕牒。乾道五年武举唱名始给付身,称保义郎承节郎、承信郎之类付身即唐之告身。《通典》卷一五《选举》三云,“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各给以符,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武官则受于兵部”。乾道八年降旨武举唱名日给黄牒。[7]武举牒则作“武举正奏名某”,绝伦人于正名上添“绝伦”二字,其后拟第一名赐武

6、举及第(余并赐武举出身)并所补官;特奏名前作“特奏名某”,而后“拟所补官资,展减磨刊。候黄甲指挥下,令吏部出给公据”。[8]淳熙四年,武举特奏名改称“武举推恩”。[9]宋武举从告身到黄牒,虽比拟文举而来,但较之唐之文举和武举,其待遇已自高出不少。  第三,赐钱用于期集。文举情况请参阅《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武举则材料甚少。吴自牧《梦梁录》卷三言期集:“每日祗直,皆两司给官钱供应。及于诸州府守臣、诸略三司,及制阃殿步三司等官,俱有馈送助局钱酒。”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凡费悉出于官及诸阃馈遗云。”唯《宋会要》选举一八之三:“淳熙二年四月十三日诏,武举朝集增给

7、钱三百贯(自此每举如之)。”“朝集”或为“期集”之误。无论如何增,当不会超出南渡后文举一千七百贯之数。不足的费用,由地方官府补贴。  第四,闻喜宴。文举闻喜宴制度始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北宋在琼林苑举办,南宋则在礼部贡院。武举闻喜宴未知何时开始。南宋程鸣凤《赐武举第一谢恩表》云:“伏蒙圣恩赐臣等闻喜宴于礼部贡院。”[10]而当时“排办礼部贡院充文科状元局,或别院或借祥符寺充武科状元局”,[11]“赐闻喜宴于局中,侍从已上及馆职皆与知举官押宴”。[12]则于别院或祥符寺设武举闻喜宴也有可能。  第五,置状元局。主要负责一切庆典活动。首先是游街。《武林旧事

8、》卷二云:前三名“骏马快行。各持敕黄于前,黄旗杂沓,多至数十百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