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筑企业贯彻iso9000质量标准初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企业贯彻ISO9000质量标准初探[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建筑企业实施IS09000系列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办法。 [关键词]ISO9000标准企业影响因素 ISO9000是国家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世界各国关于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结晶,体现着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建筑企业使用ISO9000标准进行质量管理,能够完善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的建筑市场上活跃着众多的建筑企业,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取得ISO9000认证,能够满足业主选择施工水平较高、建筑产品质量可靠的建筑企业的需求。我国已正式加入WTO,我
2、国的建筑企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建筑市场的严峻挑战。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其中技术壁垒又主要是产品的品质认证和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壁垒。因此,通过ISO9000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是建筑企业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自身管理的必由之路。 一、存在问题 由于建筑企业开展贯标认证的时间不一,对IS09000族标准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不同,对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作用认识不同,内外部环境和质量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开展贯标认证的水平和效果也各不相同。总体上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认证的目的仅为了获取权威机构的认证证书,造成认证工
3、作与质量管理脱节;不注重质量管理水平提高,质量体系处于简单的维持阶段,开展认证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因种种原因,对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够;对质量改进重视不够。其主要目标是全面质量改进,企业只有真正领悟其精神,把实施ISO9000标准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才不流于形式,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其成本,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加市场占有率。 二、建筑企业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注意的问题 1.正确认证目的 贯标认证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证目的。取得认证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不是目的,通过开展贯标认证,建立并不断改进本企业的质量体系,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工程质量才是目的。 2.原材
4、料采购控制 建筑企业使用的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目前,工程建设行业已经全面展开ISO9001:2000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宣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就其中的重点问题做一部析。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理解不到位,运作漏项较多 标准的第4章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作出了规定。但是,一些企业不太理解标准有关过程方法的要求,没有真正按照企业的实际进行策划,过程识别不
5、到位,过程准则不到位,过程资源不到位,特别是对外包过程的识别仅限于材料、设备和劳务,外包过程漏较多。 针对上述情况,企业应正确理解标准的要求,结合建筑企业设计与施工的特点,识别并合理策划过程的运作准则、要求。一方面,规定管理体系的总体运作要求;另一方面,以落实总包责任为目标,完整识别外包过程,包括外埠的试验手段、工程供方、设备租赁及人员采购等。识别外包过程后应按照7.4“采购”的要求进行控制,对外包过程进行动态监视和测量(检查、监督),重点对重要管理过程、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进行验证。2.管理职责的设计及运作错位较大,领导的职责不到位 标准的第5章对企业管理职责的内容和运作重点
6、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核心是对领导职责的要求。但是,从现场审核情况看,一些企业存在以下的问题:领导职责规定内容不完整;员工职责没有实现任务、权限和相互关系的要求;管理评审没有与企业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运作:一是尽快完善领导的职责,对领导者的权限及运作的关系进行细化。二是适当对下级授权,赋予其一定的权利,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能满足“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原则。三是适当增加管理评审的频次和项目。 3.对资源管理的理解与实施反差较大,能力考核与培训的接口不清 标准的第六章对资源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培训、能力与意识的接口关系更加清楚。具体
7、表现为:一是不能正确理解资源管理策划的,策划方式和内容空泛、繁琐。二是不能把握人员能力的确认能力识别不到位。三是培训需求输入信息不足,未能与岗位能力的识别与需求接口。四是培训的覆盖面不到位,对一些岗位(特别虽关键岗位)的培训力度不够。五是基础设施的理念与运作相差较大,基础设施(特别是施工条件)未真正满足要求。六是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未将季节性施工与专业施工的特点结合考虑,环境管理动作层次较低。 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资源管理的策划,可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