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不孕症子宫内膜临床病理观察

36例不孕症子宫内膜临床病理观察

ID:26684753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36例不孕症子宫内膜临床病理观察  _第1页
36例不孕症子宫内膜临床病理观察  _第2页
36例不孕症子宫内膜临床病理观察  _第3页
36例不孕症子宫内膜临床病理观察  _第4页
36例不孕症子宫内膜临床病理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36例不孕症子宫内膜临床病理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6例不孕症子宫内膜临床病理观察【关键词】不孕症;子宫内膜;刮宫术;病理诊断  〔摘 要〕目的:探讨因子宫内膜因素引起不孕的诊断性刮宫时间。方法:收集了36例结婚2a不育不同时限不孕症妇女的诊断性刮宫病理切片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4例在月经前2d~3d诊刮的标本组织损害较小,能准确反映腺体、间质发育及分泌情况。月经后4h~10h诊刮的标本,有部分内膜组织变性、坏死,不同程度影响诊断。月经后10h以上的标本,有意义的内膜腺体基本脱落坏死,较难明确诊断。结论:对不孕症诊刮时间如月经规律最好在月经前2d~3d,如在月经后,最好在4h以内,不要超过10h。  〔

2、关键词〕不孕症;子宫内膜;刮宫术;病理诊断  由子宫内膜的分泌因素引起不孕的在病理活检中常见,为了提高对此不孕症的诊治水平,作者收集了本院自2002年至2004年间36例结婚2a以上未避孕不孕妇女的诊断性刮宫病理切片,进行临床病理观察,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不孕症妇女中原发不孕30例,继发不孕6例,农村妇女28例,占80%。年龄最大35岁,最小20岁;月经周期最长36d,最短20d,平均28.5d;行经天数最长8d,最短2d,平均4.8d。条件为健康的已婚育龄妇女,结婚2a以上未避孕。在诊刮前常规进行妇科检查,检查正常后作输卵管通水

3、试验通畅,并对其配偶进行精液检查无异常,嘱其1个月内不能服用任何含激素类药物,于月经前2d~3d或月经周期的第22天~23天诊刮,部分病例遵医嘱于术前测基础体温〔1〕。诊刮后视病理诊断酌情进行2个~3个人工周期治疗,包括输卵管通液通气试验,心理卫生和性知识教育以及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  2 病理检查  2.1 病检时间                        4例在月经前2d~3d诊刮,28例在行经后4h~10h,4例在行经后10h。  2.2 病检方法及标准                        送检子宫内膜组织均以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

4、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根据镜下子宫内膜腺体结构及间质细胞情况,将其按下列标准:第一,分泌正常:全部或绝大部分子宫内膜腺有分泌现象,腺体腔扩大,呈锯齿状,核固形。腺上皮细胞顶端模糊,有顶浆分泌。内部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增生明显,间质细胞大呈蜕膜样反应。第二,分泌欠佳:约50%~80%有腺体有分泌现象,部分间质细胞肥大。第三,分泌不良:约25%~40%的腺体有分泌现象,大部分间质细胞小,呈短梭型,胞浆少。第四,无分泌物:全部或大部分腺体无分泌现象,间质细胞几乎均为短梭型〔2,3〕。  3 结果  子宫内膜分泌正常者6例,分泌欠佳者12例,分泌不良者1

5、4例,无分泌者4例,4例行经后10h诊刮内膜活动性分泌腺体坏死脱落,较难明确诊断。  4 讨论  4.1 病理诊断                        在排除了激素药物和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的变化依次为正常、欠佳、不良、无分泌四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卵巢和黄体功能状况,对预测患者今后能否受孕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本组已随访1a~8a,其中分泌正常6例均受孕,受孕率100%;分泌欠佳12例,受孕10例,受孕率80%;分泌不良14例,受孕6例,受孕率40%;无分泌者4例,均未受孕,目前考虑可能为无排卵性月经所致。  4.2 诊刮时间   

6、                     本组有4例在月经前2d~3d诊刮,32例在月经后诊刮,病理切片观察证明,月经前诊刮的子宫内膜一般量较多,组织变性、坏死、出血成分较少,能够准确的反映腺体及间质的发育,分泌水平。月经后4h以内诊刮者,有部分内膜组织出现变性、坏死、出血较多,不同程度影响诊断,诊刮时间超过月经后10h者,则有诊断意义的内膜组织往往已脱落和坏死,较难明确诊断。故月经规律者最好在行经前2d~3d诊刮;不规律者,则尽可能在行经4h内诊刮,最迟不超过10h,如果能结合测基础体温来决定诊刮时机则更好。但本组病例大多数在门诊就医,故能遵医嘱测基础体

7、温,在月经前或行经后4h以内诊刮者较少。  4.3 诊刮次数                        在1998年以前,我们对不孕症一般诊刮1次,随访中发现少数病理诊断与患者的受孕情况不符。于1999年1月起对腺体分泌异常者一般在2个月经周期内作2次诊刮,并将2次的病理切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部分第一次诊刮时子宫内膜腺体发育欠佳或不良,在第二次诊刮时却大致正常,考虑与每个月经周期卵巢排卵和黄体发育不完全有关。这就说明1次诊刮则有时易出现腺体分泌不良的假象,而2次诊刮则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但过多的诊刮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故认为诊刮一般以2次为适宜,

8、个别诊断不明的可酌情诊刮3次,以弄清问题的本质,也能消除部分患者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