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药学”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学”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索中药学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索【摘要】《中药学》是中等医药学校中药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内容涉及的中药种类繁多、功效主治杂乱、易混淆、难记忆,学生学习时感觉枯燥乏味,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本文提出在《中药学》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记忆和掌握中药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等医药学校中药制药和中药经营
2、专业的学生而言,中药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成效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特别是方剂学的学习。但由于教材中涉及的中药种类繁多、概念抽象不好理解,内容庞杂不好抓重点,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中学生强烈反映犹如乱麻一堆无从下手。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提出多种记忆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乐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就如何在《中药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实施教学,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1.精炼内容,突出重点 《中药学》这门课的教学重点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和功效
3、主治,而总论中综合了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的采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炮制、中药的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由于内容多、涉及面广,给学生的记忆造成较大困难,容易造成顾此失彼,要想扭转这种局面,笔者采取的措施是在课堂上强化基础,精简内容,突出讲解中药的性能和应用,而重中之重又是四气五味和七情配伍及配伍禁忌,在此基础上以性能功效主治为纲,介绍各论部分各章节中重点药物的功效主治,将它们一线贯通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麻黄辛温,归肺和膀胱经。味辛可发散,性温可祛寒,还可治肺经和膀胱经病变,故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对应主治:风寒表证,肺气
4、壅遏咳喘和水肿。又如大苦大寒的黄连,味苦可燥湿,性寒可清热,故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尤善清中焦肠胃湿热而止泻痢,为首选药。通过精讲重点,以点带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相互比对,找出共点和特点 由于中药种类繁多,有些名称或功效相似相近,容易造成学生的记忆混乱,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找出同类药物的共性和个药的特点,加以对比、分析,以增强学生记忆。如辛温解表药中的麻黄和桂枝共点为发汗解表且常相须为用;清热药中的金银花和连翘共点为清热解毒和疏散风热且常相须为用。又有名称相近的羌活和独活共点为解表和祛风湿;苍术和白术共点为
5、燥湿和健脾。同能治疗鼻病的良药有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均可清肝明目的药物有夏枯草、桑叶、菊花、决明子等。另外还可同中求异,强调中药的功效特点,如呕家圣药生姜;疮家圣药连翘;凉肝猛将龙胆;驱虫良将使君子;夏月麻黄香薷。又如茵陈善治湿热黄疸;金钱草善治砂淋、石淋等。此外,在学习完各论第四章祛风湿药、第五章芳香燥湿药和第六章利水渗湿药的内容后,由于它们均是可治疗湿邪病症的药物,学生感到较为混乱,此时可通过列表概括如下: 〖HT6SS〗〖BG(!〗〖BHG2,FK6,FK6,FK6,FK6,FK6〗 章名〖〗性味〖〗主要功效〖〗主治
6、〖〗作用部位 〖BHG6,FK6,FK6,FK6,FK6,FK6〗第四章 祛风湿药〖〗多辛苦温〖〗祛风湿止痹痛舒筋络强筋骨〖〗痹症〖〗肌肉、经络、 关节、筋骨。 〖BHG4,FK6,FK6,FK6,FK6,FK6〗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化湿健脾〖〗湿阻中焦证〖〗脾、胃 〖BHG4,FK6,FK6,FK6,FK6,FK6〗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多甘淡〖〗利水消肿 利尿通淋 利湿退黄 〖〗各种水湿病证〖〗肾、膀胱〖BG)〗 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区分各类药物的不同功用。通过以上
7、各种不同的归类比对形式,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 3.现代教学,突出药点 传统的《中药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挂图+中药标本展示三方面结合进行教学,但是由于挂图的准确性和中药标本的局限性,会对教师的讲授起到制约的作用。一方面挂图要求绘图者绘画水平较高,否则会出现较大失真,不利于学生的辨认;另一方面药材标本有些经过加工炮制,与其原貌有了很大的区别,更增加了学生的辨认难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互联网、自拍图片等各种方式获取相关的图片资料,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注意突出中药的外观特点并结合图片对应讲解其功效主治,借助现代的多媒
8、体课件教学,让学生对各味中药的性状等内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避免了学生记忆中药功效时出现对不上号,张冠李戴的现象。 4.编制图谱,突出看点 目前的《中药学》教科书中,对中药材的描述仅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