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145)——以国际刑法《罗

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145)——以国际刑法《罗

ID:26625583

大小:7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8

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145)——以国际刑法《罗_第1页
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145)——以国际刑法《罗_第2页
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145)——以国际刑法《罗_第3页
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145)——以国际刑法《罗_第4页
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145)——以国际刑法《罗_第5页
资源描述:

《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145)——以国际刑法《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犯罪中止的比较法研究(145)——以国际刑法《罗 [摘要]国际刑事法院的诞生是国际刑法史上的辉煌一笔,个人刑事责任的确立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各个国家不断妥协的产物——《罗马规约》第25.3.6条的规定分析犯罪中止问题,重点论述了国际刑法中犯罪中止的特点,中国刑法与以《规约》代表的国际刑法在犯罪中止上的比较,然后再通过刑法判例来引介英美法系的放弃抗辩理论,从而为改进国内立法以及中国研究国际刑事法院提供参考。  [关键词]《罗马规约》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自愿)放弃刑事责任  一、导言  1998年7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的联

2、合国设立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CriminalCourt,ICC)的外交全权代表大会上,《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以下简称《规约》)获得通过,依据《规约》第126条的规定,《规约》因具有60个国家批准加入而生效,于是,国际刑事法院在2002年7月1日正式诞生。这是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刑事法院,在很多方面有力地冲击传统的国际法、刑法的观点,DavidStoelting给予了它甚高的评价:“一个独立的、遵守公平与正当程序的最高标准的国际刑事法院,是和平与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1截至2005年5月,共有99个国家

3、批准、139个国家签署了《规约》。其中,整个欧洲的态度已经十分的明显。《规约》确立的刑事责任的一般原则将在世界各国的立法改革中成为普遍的标准。2  作为尚未批准加入《规约》的中国,面临着对《规约》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从《规约》下个人刑事责任规定中具体的犯罪中止形态(第25.3.6条)入手,在比较刑法和国际刑法结合的基础上,加以深入研究,争取提出富有学术价值的观点。  二、以《规约》第25.3.6条为例分析国际刑法中的犯罪中止  《规约》第25.3.6条的英文文本3是“Article25(3)(f)At

4、temptstomitsuchacrimebytakingactionthatmencesitsexecutionbymeansofasubstantialstep,butthecrimedoesnotoccurbecauseofcircumstancesindependentoftheperson'sintentions.HoitthecrimeorothereshallnotbeliableforpunishmentunderthisStatutefortheattempttomitthatcrimeifthatpe

5、rsonpletelyandvoluntarilygaveupthecriminalpurpose.”按此条的中文表达,即“已经以实际步骤着手采取行动,意图实施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情况,犯罪没有发生。但放弃实施犯罪或防止犯罪完成的人,如果完全和自愿地放弃其犯罪目的,不按犯罪未遂根据本规约受处罚”。此条规定突出了在国际刑法中,犯罪中止是犯罪未遂的特殊形态,并且是意图犯罪的辩护理由。基于对各个内国刑法的国际化,《规约》体现的国际刑法中的犯罪中止具有如下若干特点:  (一)采用晚近刑法理论中的犯罪中止认识,和欧陆刑法保持一

6、致  早期刑法理论及实定法对未遂犯采取的是狭义界定态度,认为只有障碍未遂才是未遂的本质特征,因而认为中止犯同未遂明显不同,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晚期的刑法理论则认为,行为未能得逞的现象决定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中止犯与未遂犯在本质上都是未能得逞的一种反映,故无本质上的差异,两者的区别紧急在于导致行为不遂的原因,未遂犯的不遂原因在于意志之外,中止犯的不遂原因则在于意志之内。当前,大陆法系诸如德国、日本刑法1大都采用晚期理论观点,将中止犯视为未遂犯的一种特殊类型,并对这种特殊的未遂规定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消极的中止未遂,也就

7、是行为实行过程中,其手段和强度尚未能导致行为既遂的可能性,行为人以消极的中止方式回避既遂的未遂状态;第二,积极的中止未遂,也即行为已经实行完毕,或者行为已经具有导致行为既遂的可能性,行为人以积极中止的方式主动防止既遂的未遂状态。2依照《德国刑法典》、《西班牙刑法典》等3的体系设置,“中止”都是设立在“犯罪未遂”之下的子目。4  (二)糅合近世英美法系中的意图犯罪的抗辩,使之富有包容性、操作性  从第25.3.6条的英文文本(主要在于pletelyandvoluntarilygaveupthecriminalpurpose

8、)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英美法系的“意图犯罪之抗辩”——自愿放弃来得出这个认识。普通法和《模范刑法典》都要求“意图犯罪”必须有一个具体的犯罪意志或目的,5传统的普通法判例6并不承认“自愿放弃”作为意图犯罪的抗辩,但由于《模范刑法典》的“实质性步骤”测试降低了“意图犯罪”的惩罚门槛,因此引入了“放弃”(abandonm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